搜狐網(wǎng) 2018-11-14 00:00 一、引經(jīng)報使: 手太陰肺:桔梗、升麻、白芷、蔥白。 手陽明大腸:葛根、白芷、升麻、石膏。 足陽明胃:白芷、升麻、葛根、石膏。 足太陰脾:升麻、蒼術(shù)、葛根、酒芍。 手少陰心:黃連、細辛。手太陽小腸,藁本、羌活、黃柏。 足太陽膀胱:麻黃、黃柏行下,羌活行上。 足少陰腎:獨活、肉桂、知母、細辛。 手厥陰心包絡:柴胡,丹皮。 手少陽三焦:上柴胡、中連翹,下青皮、地骨皮。 足少陽膽:上川芎、柴胡,下青皮, 足厥陰肝:上柴胡、川芎,下青皮。 眼光犀利精準投資,恭喜你成功進入上流社會 廣告 太陽:倍羌活、防風, 陽明:倍白芷、升麻, 少陽:倍柴胡, 太陰:加芍藥、升麻, 少陰:只宜獨活, 厥陰:加青皮、柴胡 皆佐以肉桂,庶藥力直達患處。 二、各部引經(jīng): 巔頂:加藁本, 項部:加白芷, 胸博:加桔梗, 腰部:加杜仲, 脅部:加白芥子, 手部:加桂枝, 手指:加桂枝尖, 下部:加桂心, 足部:加牛膝, 俱各一錢為引經(jīng)藥。 引藥達頭面:菊花、川芎、蔓荊子、蒼耳子、辛夷花、藁本等。 引藥達額頭:白芷。引藥達頭兩側(cè):川芎。 引藥達目:菊花。 引藥達鼻部:蒼耳子、辛夷花。 引藥上行于頭:蔓荊子。 引藥達上肢:桑枝、桂枝。 其中引藥達左上肢的為桂枝; 引藥達右上肢的為桑枝。 引藥達頸部:葛根。 引藥達背部:姜黃、防風。 引藥達腰背部:杜仲、川斷。 引藥達胸腹部:木香、砂仁。 引藥達少腹部:小茴香、艾葉。 引藥達下肢:木瓜、牛膝、雞血藤、防己 。 引藥走督脈:狗脊。 引藥達皮膚:蟬蛻。 引藥入胃:半夏。 引藥入肺:桑白皮。 引藥入肝:柴胡、當歸。 引藥入心:丹參、黃連、菖蒲。 引藥入脾:蒼術(shù)、白術(shù)。 引藥入骨:威靈仙、油松節(jié)。 引藥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荊子。 引藥下行:牛膝、代赭石、旋覆花。 ⊙版權(quán)聲明:本文來源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
|
來自: 難取名呀 > 《中醫(yī)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