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檢查試卷時,提前把默寫搞定 語文考試前,會有五分鐘左右檢查試卷,看沒有漏印和缺頁,利用這個機會把背誦題在心里過一遍,把容易寫錯的字在草稿紙上寫一下,做個提醒。 等鈴聲響起時,先快速把默寫寫完,以免在做完其他題時,到了默寫卻出現了斷片,一片空白,想不起來了。 02 做題要有節奏,該快則快,該慢則慢 高考語文卷面的字數大約一萬字,即使你每分鐘讀100個字,還需要100分鐘,其中還不包括審題、分析、組織語言和書寫答題。所以做題要有節奏,輕重快慢,速度略讀與精讀要結合起來。 比如:古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就可以略讀和速讀,第一段往往交代主人公的身份、籍貫、官職和祖上蔭庇情況,屬于人物傳記中的次要內容,可以速讀甚至跳讀。 最后一段往往交代主人公的怎么死的,花樣死法,百死齊放,以及后人的評價如何。也屬于補充內容,可以略讀。 所以古文的重點在主人公的四大關系:與君臣、與叛寇、與同僚、與家人,這個部分是我們應該精讀和品讀的部分。 03 找準切入點,排除--對比--再排除 語言基礎應用題型包括成語、病句和銜接,這種題型不要浪費太多時間,一定要快準狠。 成語部分,找到自己百分之百會的成語,從它入手,帶入到文中,先做判斷,再排除兩個選項之后,將其余兩個選項對比,找見不同之處,把它們再帶入文中,做終極判斷,就可以輕松正確地選擇了。 銜接句子題型,一定要前后勾連原文內容,首先要確定這個句子在前后文中是什么關系:因果、假設還是轉折,確定完關系之后,就可以排除兩個選項,然后再看內容與前后文的相關性,通過對比再排除,就能快速搞定。 千萬不要把這個段落的每個字都詳詳細細讀完,然后把每個詞語挨個分析對比,這樣雖然也能做對,但是太浪費時間了。 04 古文翻譯,三分意譯,七分直譯 對于兩句翻譯古文,我們采取的原則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首先要把每句話的三個考點找出來,這三個考點是一定要翻譯準確的,千萬不能大概,盡量將句子中的每個字都對應出來,字字落實,然后將某些特殊句式進行調序,使之符合我們的正常順序。 所以翻譯文言時,字字落實不走樣,句句通順有考點,做到“信達雅”,翻譯一定能得高分甚至滿分。 05 不要先寫作文,還是要放在最后寫 很多同學會認為先寫作文,以免作文寫不完,實際上寫作文是十分消耗大腦氧氣的,尤其大腦在消耗了大量氧氣后會出現疲倦,這樣再做其他題時就會出現思維短路,語文也很可能做不完,做不好,所以還是要把作文留在最后寫。 把作文留在最后寫,可以給你一定的壓力,讓你在最后爆發出靈感和速度,因為你可以更加專注地構思最后一個題型:作文。 06 作文一定要先寫題目 很多同學為了給作文想一個完美的題目,常常采用先寫文章,后寫題目。 這樣做,為什么不好呢? 首先最后寫題目會導致中心論證缺乏力度,也不集中,因為你就沒有圍繞題目去寫,怎么會論證有力而集中呢? 其次,很多同學在寫完文章后,竟然忘寫題目了,或者是時間到了,無法寫完題目,導致致命失誤,雖然大綱里規定:不擬題目扣2分,但實際沒有題目的文章扣分遠不止2分,隱性失分是相當厲害的。 最后,把題目放最后寫,很可能會出現文題兩張皮,方枘圓鑿,格格不入。 07 做題不要看別人,專注自己,沉著冷靜 很多同學在做語文題時,總是看看周圍同學做到哪里了,這樣會嚴重影響你的思考,讓你無法專注。 因為每個同學的情況是不同的,有的同學什么都不會,他只好隨便亂翻;有的同學做的是這個題,突然想起了那個題的答案,也會亂翻卷子,所以不要受外界干擾,把每道題做好,做精,規范好答題語言,梳理好層次就OK了。 08 考完后,不要對答案, 不要問作文走題沒有,趕緊回家 很多同學考完語文后,趕緊和其他同學對答案或是問作文走題沒有,其實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木已成舟。 你要做的是趕緊回家,吃飯睡覺,下午再接再厲。 對答案的做法簡直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會嚴重動搖你下午考試的信心,影響你的戰斗力。 所以考完不要對答案,你媽喊你回家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