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她叫劉元一,是成都市公共住房服務中心的財務科副科長,曾經考過了中級會計師、稅務師等證書。多證在身的她為何堅定要考CMA?她又是如何高效備考CMA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她的故事。 我是優財學員劉元一,畢業于2010年,先后做過出納、會計、財務主管,現就職于成都市公共住房服務中心,擔任財務科副科長一職。 我所在的單位屬于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從業務性質到會計制度都與企業千差萬別,久而久之有種“武功被廢”的感覺。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強烈沖擊,讓我切身感受到了危機感,開始考取更高含金量證書來提升自己。對比一圈后,最終選擇了CMA。 一、棄考CPA,轉考CMA 其實,在接觸CMA之前,我考過了中級會計師、稅務師,并且一直在備考CPA。我之所以放棄CPA轉考CMA,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大學的專業是財務管理,我不想丟掉這些知識。從學習的狀態來說我自身也更偏愛管理類的財務知識,而我所在的崗位也是管理類崗位,CPA根本無法滿足我的需求,這就是我放棄CPA選擇CMA的主要原因。 二、認定優財,高效備考CMA 平時工作很忙,根本抽不出整塊的時間進行學習,于是決定通過報班的方式來考CMA。國內的CMA培訓機構眾多,認真對比后我認定了優財,因為它的專注專業,因為它的案例式教學模式。 我去年11月底開始備考CMA-P1,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充裕,再結合優財為我量身定制的學習計劃表,基本上在學習初期我就已經做到心中有數,之后按部就班的執行即可。 我的學習分為三輪,第一輪“穩扎穩打”。在這個階段,每天都要認真聽課程視頻,一節都不能納下,這個過程雖然很辛苦,但就像是給建筑物打地基,必須讓其牢固。在CMA學習的過程中,有三個技巧大家可以借鑒:第一,勤記筆記。這里分享一個方法,把老師的話轉化成自己的話,把講義的知識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理解和感觸。這種方法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對知識點的掌握會更深入;第二,畫思維導圖。在整章學習結束后,大家可以借助諸如“MindMaster”、“Xmind”等思維導圖工具,把整個章節中紛繁復雜的知識和信息,以結構化、有序化的方式呈現,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記憶;第三,做習題。在每一章節的知識點結束后,對照教材和優財APP做階段練習,這是對你學習的效率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的一個及時反饋,發現有不清楚或者理解不透徹的內容可以進一步的學習。 第二輪“加深鞏固”。在這個階段,我的方式是“輔導教材+階段直播/串講”。第一,聽階段直播或者串講,重新梳理知識內容,邊聽邊記錄重點和難點,同時考量自身是否已掌握,沒掌握就針對性地再復習和背誦,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利用輔導教材,快速閱讀知識點和例題,例題可以自己先做再看解析,同時配合章節習題。 第三輪“查漏補缺”。這個階段的目標是充分提升效率,進行最后沖刺,畢竟CMA考試題量大,平時的練習中就要有意識的掐準時間。優財提供的沖刺訓練營、組卷模考、真題練習、錯題中心等板塊中的習題均需練習,將做錯的、仍有疑問的、記不住的知識點,全都記錄下來,并對涉及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做到查漏補缺。 離CMA考試還有兩周的時候,我沒有再做題,而是拿出過去的筆記和思維導圖,把每個章節的知識點再過一次,一邊復習一邊背誦。同時,勞逸結合,放松心情,為最終進入考場調整好狀態。 三、感謝優財對我的幫助 能夠順利通過CMA考試,要感謝優財,感謝楊曄老師和王謙老師的辛勤付出。楊曄老師知識淵博、語言精辟、幽默風趣,講課具有國際視野,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讓我更好的理解CMA的知識點以及實際應用。王謙老師邏輯清晰,一件事情多角度的講解方式讓我受益匪淺。當然,還要感謝班主任蔣利妹老師,你時時刻刻的叮囑、提醒和指導,讓我信心滿滿的同時,內心并充滿了感激。 此外,我個人非常喜歡優財的“十分鐘微眼看管會”,楊曄老師通過簡短的案例分析帶出知識點,每當這個時候我會做下筆記,做為對原有知識的補充。 接下來我要全力準備CMA-P2的考試了,我會與優財的學員們一起并肩戰斗。希望以上學習心得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也祝愿各位同學都能如愿取得好成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