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腦梗塞 ※ 腔隙性腦梗塞(Lacunar stroke, LS ;or lacunar infarct, LI)是由于為腦深部結構供血的小的穿透性動脈閉塞導致的缺血性腦卒中,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見的類型 ※ 臨床腔隙綜合征:出現腔隙性卒中癥狀但尚未進行診斷性影像學檢查 定義 新:發生在數周內 梗死:DWI高信號 小:軸位最大直徑小于20mm 皮層下:小穿支動脈邊界 影像學表現 圓形、卵圓形或結節狀直徑<20mm的梗死灶 T1WI等或稍低信號,T2WI高信號,FLAIR高信號,DWI高信號 原因 轉歸 腦白質高信號 定義 ※ 白質內T2WI或FLAIR呈片狀高信號,T1WI等或稍低信號,DWI呈等信號 ※ CT可用白質低密度表述 ※ 除非明確聲明,皮層下灰質和腦干高信號不屬此類 病理機制 病理:軸突、少突膠質細胞及髓鞘脫失 機制: ※ 彌漫性動脈硬化繼發局部慢性缺血 ※ 低血壓發作(例如:心律失常,利尿劑使用,姿勢性低血壓) ※ 血腦屏障破壞,血液成分漏出,導致膠質增生 ※ 靜脈膠原病等 ※ 腔隙性腦梗塞演變而來 類似概念 ※ 腦白質疏松(Leukoaraosis),影像學表現的描述性術語 ※ 腦白質病變/缺血脫髓鞘改變 ※ white matter lesions ※ 目前暫采用Wardlaw等于2013年在Lancet Neurol描述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 ※ Binswanger(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臨床術語 機制示意圖 腦小血管病變導致的腔隙性腦梗塞經常發生在WMH區附近 定義 ※ 圓形或卵圓形皮層下充滿液體的直徑3-15mm的腔隙 ※ 位于一個小穿動脈邊緣:提示之前急性小皮層下梗死或出血 影像學表現 ※ 位于深部灰質或白質充滿腦脊液的腔,直徑:3-15mm ※ 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FLAIR中央低信號,周圍高信號,DWI中央低信號,周圍等信號 腔隙性梗塞的歧化 ※ 既往診斷的“腦內多發腔隙性梗塞灶”包括三類病變:急性腔隙性腦梗塞、腦白質高信號、腔隙灶 ※ MRI隨意診斷“腔隙性腦梗塞”,可能造成過度治療甚至錯誤治療 定義 ※ 沿典型血管走行的穿過灰質或白質的充滿液體的間隙 ※ 基底節下部最常見,白質、中腦 ※ 與成像面垂直時,常呈圓形或卵圓形;平行于穿支血管時呈線樣 影像表現 ※ 深部灰質或白質穿支小動脈周圍的CSF信號,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FLAIR呈低信號,周圍無高信號(除非穿過WMH),DWI呈低或等信號; ※ 垂直于成像平面呈圓形,平行者呈線樣 ※ 直徑一般小于3mm,最大直徑可達10-20mm 擴大原因 ※ 老年人血管增粗、扭曲:與年齡相關 ※ 節段性壞死性血管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動脈壁通透性增高 ※ CSF回流障礙---組織間液排出受阻 ※ 微血管纖維化和脂質沉積:粘多糖增多癥 ※ 炎癥反應:腦炎、腦膜炎、多發性硬化 腦小血管病(CSVD)MRI表現 分級方法: ※ Fazekas scale ※ Rotterdam Scan Study(RSS)Scale ※ Scheltens scale ※ 目前尚無統一的標準 Fazekas scale 最簡單實用 改良Fazekas分級(1-3級) 0 正常;1 斑點狀;2 斑塊狀、早期融合;3 斑片狀、融合 深部白質高信號 腦室旁白質高信號 腦小血管病(CSVD)影像表現 ※ 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s) ※ 腔隙灶:假定血管起源 ※腦白質高信號(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 ,WMH):假定血管起源 ※ 血管周圍間隙擴大(Dilated perivascular space) ※ 微出血(Microbleeds) ※ 腦萎縮 ※ 微梗死(7.0T上可見)0.2-3mm 腔隙性梗塞灶(新近皮層下梗死灶) 描述:部位(基底節區或側腦室旁-半卵圓中心、皮層下、丘腦、腦干、小腦、其它)可見單發/多發斑片狀長T1長T2信號灶,FLAIR呈高信號,DWI高信號,ADC低值。 (基于DWI) 結論:(部位) 單發/多發腔隙性梗塞灶(急性期/亞急性期) 腔隙灶(可能血管源性) 描述:部位(基底節區或側腦室旁-半卵圓中心、皮層下、丘腦、腦干、小腦、其它)可見單發/多發斑片狀長T1長T2信號灶,FLAIR呈中央低信號、周圍高信號。 結論: (部位) 單發/多發腔隙灶。 腦白質高信號(可能血管源性) Fazekas 分級 描述:深部腦白質高信號: ※ 雙側幕上深部腦白質未見明顯異常信號→0級 ※ 雙側幕上深部腦白質內可見點狀、斑點狀長T1長T2信號灶,FLAIR呈高信號→1級 ※ 雙側幕上深部腦白質內可見點狀、斑點狀、呈融合趨勢的長T1長T2信號灶,FLAIR呈高信號→2級 ※ 雙側幕上深部腦白質內可見大片狀融合的長T1長T2信號灶,FLAIR呈高信號→3級 結論:深部腦白質高信號 Fazekas 0/1/2/3級 腦白質高信號(可能血管源性) Fazekas 分級 描述:腦室旁白質高信號: ※ 雙側側腦室旁未見明顯長T1長T2高FLAIR信號灶→0級 ※ 雙側側腦室前、后角出帽狀或/和側腦室體旁鉛筆細線樣長T1長T2信號灶,FLAIR呈高信號→1級 ※ 雙側側腦室前、后角、體部旁平滑光暈樣長T1長T2信號灶,FLAIR呈高信號→2級 ※ 雙側側腦室前、后角、體部旁不規則片狀長T1長T2信號灶,FLAIR呈高信號,并延伸至深部白質→3級 結論:腦室旁白質高信號 Fazekas 0/1/2/3級 腦內微出血 描述:SWI示部位(基底節區、皮層下、丘腦、腦干、小腦、其它)可見單發/多發斑點狀低信號。(基于SWI) 結論:部位單發/多發微出血灶。 腦萎縮 描述:腦溝、腦裂、腦池增寬,雙側側腦室擴大,第3腦室有/無擴大。 結論:有/無腦萎縮。 報告書寫(范例)——結論 ※ 右側內囊后肢(部位描述)腔隙性梗死灶(急性期/亞急性期) ※ 基底節區(部位描述)腔隙灶(可能血管源性) ※ 深部腦白質高信號 Fazekas 0/1/2/3級;腦室旁白質高信號Fazekas 0/1/2/3級,可能血管源性。其它部位(如胼胝體、內囊、顳極、腦干、小腦)白質高信號 ※ 以基底節/腦葉分布為主(部位描述)多發微出血灶 ※ 多發擴大的血管周圍間隙 ※ 有/無腦萎縮 ※ 右側丘腦單發腔隙性梗塞(急性期) ※ 右側基底節腔隙灶 ※ 左側側腦室旁單發腔隙性梗塞(急性期) ※ 腦室旁白質高信號,Fazekas 2級 ※ 腦內多發腔隙灶(血管源性可能) ※ 腦白質高信號,Fazekas 2級 ※ 腦室旁白質高信號,Fazekas 2級 ※ 基底節血管周圍間隙擴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