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 有人說,人生來就與孤獨為伍,赤條條來,赤條條去。 有人說這是悲觀主義者才有的觀念,覺得人生在世,即便有孤獨,也要想辦法化解孤獨。 而事實上,上面這兩種觀念都沒有什么問題,只是不同人所表達的不同人生態度而已。 雖然上面兩種觀念都沒有問題,但是其中有個共同點是:全都放大了“孤獨”。 孤獨只是一種感受,這種感受每個人都有,不管是深處熱鬧場合的孤獨,還是一個人的孤獨,人總會有心情低落的時候,總會有感覺自己和現實脫節的時候。 這本是一種很正常的人生狀態,可是自從人們發明了“孤獨”這個詞之后,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更加肆意放大孤獨,很多人甚至是為了孤獨而孤獨,最后甚至將孤獨變成了矯情。 孤獨這種負面狀態跟很多負面情緒一樣,你不把它當回事,它自然不會影響你。但如果你就死盯著它不放,那它就會給你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負面情緒中鉆牛角尖,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當你肆意把孤獨放大到你生活的全部時,你就完全被孤獨給吞噬了,給支配了,無法駕馭孤獨的你,注定繼續孤獨。 關于孤獨,很多離婚女人體會地比較深刻。她們中的很多人在離婚之后就不自覺地封閉自己,把自己標榜成了這個世界上最慘的人,完全讓自己與外界和現實隔離,那種感覺就會越來越讓你痛苦。 人只有學會正視孤獨,享受孤獨,才不會被孤獨吞噬和支配。至于什么叫享受孤獨,我們來看看聽聽下面這個離婚女人的故事就知道了。 離婚三年,我才深刻體會到什么“自由”!今天是端午節,小悅一大早就給我發了“端午安康”的信息。我問她今天有什么安排,她把她暫時已經確定的行程跟我說了: 「六點起床,給我老爸打電話。七點吃飯,吃完飯洗個澡。八點出門去車站,一個人去旅行。」 她不是因為今天過節才有這樣的安排,自從她三年前離婚之后,幾乎每天都把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只要有節假日,她必定會安排一次旅行,而且是自己一個人。 我提醒她出門注意安全,她說,“謝謝,不過不用擔心我,我又不是第一次出門了。” 是啊!我完全無需擔心她,她是個內心強大的女人,是個能夠一個人照顧好自己,不依賴任何人也能活得很好的人。 她以前不是這個樣子,現在之所以會變成一個開朗樂觀強大的單身主義者,全都是因為三年前的那段婚姻。 她為那段婚姻付出了很多,不僅成就了自己的丈夫,而且把婆家人的生活也提高了一個檔次。但是,她的付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她成就了婆家人,轉而卻被婆家人欺負和嫌棄,對他們來說,她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處在婚姻中的她,一直繃緊神經全力付出,本以為會有越來越好的生活,結果卻被離婚。這種失落,失望和打擊,使得她在剛離婚那段時間很痛苦,內心很空洞,整個人都松了下來,感覺沒有努力的方向和理由了。 那時的她,深刻體會到什么叫“孤獨”。不過,她并沒有任由自己被孤獨吞噬太久,而是一個人咬牙堅持重新活來過來: 「我沒理由懈怠,有沒有婚姻,我還是我,我的人生還是我的人生。有婚姻的時候,我都能為婚姻,為婆家人付出,沒有了婚姻,我為什么就不能為自己付出呢?生活還在繼續,我若停下來,真的就萬事皆休了!」 她的這種覺悟決定了她之后的生活狀態:雖然很孤獨,但是相比咬牙堅持而言,孤獨也就不值一提了。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她把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地滿滿當當,一個人只為自己而活,一個人享受自己的生活,一個人支配自己的靈魂。 凡事只要堅持地時間夠長,都會養成習慣。小悅的勇敢,樂觀等等正面心態養成習慣之后,也就無所謂孤獨了。 「離婚三年,當我習慣了一個人生活之后,我才深刻體會到什么“自由”。這種話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是怎么回事,因為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覺得一個人生活就只有孤獨,不會有自由。 其實,一個人活得是孤獨還是自由,不僅取決于心態,還取決于一種重要的生存技能,那就是:獨處。 尤其對離婚女人來說,你只有學會了“獨處”這種生存技能,往后余生才會有更多“退路”或“出路”。 獨處,不僅是一種生存技能,更是一種人生境界。一個人只有學會了獨處,只有學會了一個人掌控自己的人生和幸福,你才能更好地面對人生中的各種人和事。」 想起她的這些經歷和覺悟,我心底不由得再次對她大加贊賞,于是再次提醒她“就算一個人出門很多次了,也還是要注意安全”,她雖然一個人活得很好,也需要關心和守護。 學會獨處,你才會更自由!雖然很多人都說“人是群居動物”,但不可否認的是:人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處在群居的狀態,就算你的人做到了,你的心也做不到。 每個人的內心都需要有凈化期,沉淀期,冷靜期,都需要有個專屬于自己的“棲息地”。這種東西是群居給不了你的,因為這是自我營造的一種境界。 人只有在自己內心的“棲息地”里反思沉淀,才能更好地面對現實。而在自己內心的“棲息地”里沉淀,就是一種“獨處”的狀態,而這種獨處的狀態,勢必會與所謂的“孤獨”為伴。 孤獨可以毀了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人,關鍵在于你自己如何看待,如何運用: 你若是把孤獨等同于悲觀和傷感,那你就永遠也學不會“獨處”,你的心始終都沒有棲息之地,始終都會很浮躁。一個人還沒待上三分鐘就覺得受不了了,非得混進人群中去逃避孤獨,這只會讓你下一次孤獨的時候更孤獨。 你若是把孤獨當做一種人生的常態,在孤獨的時候學會“獨處”,那你的人生境界就會大有不同,因為你的心有了棲息之地,一個人的時候也能享受和正視一切。這樣的你,就可以從容地應對各種現實,即便沒有群居也無所畏懼。 就像上面提到的小悅一樣,離婚了又如何,一個人生活又如何,只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只要保持一個好心態,只要自己能讓自己活得充實幸福,那就是美好的人生。一個人幸福與否,并不取決于有沒有婚姻,關鍵你自己心里是否幸福,是否有一顆自由自在的心,心靈自由才是真的自由和幸福。 微博@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