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心血管疾病與癌癥、膝關節病變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 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不斷增加,引起人們高度重視,但冠心病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事件仍然時有發生。 65歲的鄭女士,5年前心臟造影顯示一根血管狹窄50%,另外兩根血管輕度斑塊。今年5月,鄭女士突發胸痛憋氣,送醫檢查發現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一般來說,50%的狹窄并不難控制,但為什么短短5年之內,鄭女士還是發生了急性心梗? 5年之內 狹窄50%的血管為何突發心梗? 按照醫囑,鄭女士應該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但由于鄭女士聽說他汀影響血糖,服用一個月后就擅自停了藥。醫生表示,這次的心梗與未服用他汀存在一定的關系。他汀究竟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藥。它是一種還原抑制藥,能夠抑制肝臟細胞合成膽固醇,使低密度脂蛋白受體數量及活性增加,加強肝臟細胞對血清膽固醇的清除能力,從而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 此外,他汀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比較全面地調控血脂,尤其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引起的高血脂療效更佳。 除了降脂以外,他汀還有更重要的作用:抗炎、穩定斑塊。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不僅與脂質沉積、動脈粥樣硬化不斷加重有關,還與血管內壁的炎癥反應存在一定的關系,而他汀具有抗炎的作用。 此外,他汀還能夠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從而有助于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果能及時合理地應用他汀類藥物,部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甚至可以逆轉。 對于已經裝有支架的冠心病患者而言,適當服用他汀類藥物,可預防支架內再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同時還能防止其他血管狹窄進一步加重。 只吃他汀 不吃阿司匹林行不行?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他汀效果這么好,能不能只吃他汀,不吃阿司匹林呢? 對于部分人群而言,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阿司匹林與他汀完全是不同的作用。 他汀的主要作用是降脂、穩定斑塊;而阿司匹林則通過與血小板外膜上的受體結合,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即使斑塊發生了破裂,也不容易形成血栓,從而減少血栓性血管事件的發生。 ◎ 對于心絞痛患者而言,正確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各種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下降1/3; ◎ 對于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而言,阿司匹林可使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降低約50%; ◎ 對于已經發生過心梗的患者而言,如果停用阿司匹林,再次心梗的風險大約升高1倍。 而如果將阿司匹林與他汀聯合使用,則既能降血脂、穩定斑塊,又能防止血栓形成,相當于給心血管疾病患者“雙重保險”,能最大程度地預防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降低心梗風險。 那么,哪些人應該聯合使用他汀和阿司匹林呢? ①已經確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已經發生過心梗的患者)。這類人群應遵醫囑服用阿司匹林及他汀,預防血栓、穩定斑塊,防止心血管狹窄進一步加重; ② 對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二級預防或10年ASCVD事件風險超過10% 的人,應在醫生評估下合理服用他汀及阿司匹林。 例如,高血壓患者,年齡>50歲,同時存在一個其他危險因素,如: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病家族遺傳史、肥胖、抽煙等危險因素。 但是否需要聯合用藥,如何用藥,具體請遵醫囑。 服用他汀及阿司匹林 這幾點要注意 他汀與阿司匹林聯合使用,能有效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但在用藥過程中,有一些地方需要大家注意。 阿司匹林對胃粘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如果是普通的阿司匹林,建議餐時或餐后半小時服用,讓藥物與食物混合,以免藥物直接接觸胃粘膜,減少刺激。 如果是腸溶劑型阿司匹林,則建議早餐前半小時空腹服用。因為它的表面有一層耐酸不耐堿的涂層,空腹服用不易在胃酸中溶解,對胃黏膜刺激較小;而如果在進食后服用,食物消耗了胃酸導致胃里酸堿度升高,反而容易加大溶解,刺激胃黏膜。 他汀類藥物主要通過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來控制血脂,而由于膽固醇合成酶有晝夜規律,肝臟合成膽固醇的能力在夜間最強,因此,建議晚間或臨睡前服用他汀,以便更好地發揮藥效。 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因此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監測出血風險,尤其是消化道出血。一般來說,開始服藥的前12個月出血風險較大,應格外注意。本身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保護胃腸的藥。 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需定期監測肝功能,如果轉氨酶升高3倍以上,伴膽紅素升高,可能預示肝損傷;如果服藥期間出現肌肉疼痛,需檢查肌酸激酶,警惕橫紋肌溶解癥;此外,他汀對血糖有一定影響,還應注意監測血糖水平。 用藥期間,還需注意監測血脂,如果血脂控制不達標,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如果血脂達標,則可遵醫囑選擇低劑量他汀,減少藥物副作用。 此外,即使血脂控制得不錯,也不可隨意停藥或更改服藥劑量。因為隨意減少用藥量可能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重新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總而言之,一切調整都應該謹遵醫囑。 日常保護心血管 4招簡單又好用 除用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外,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也必不可少。平時不妨試試以下幾招,也能幫助保護心血管。 蕎麥中富含的蘆丁能維持毛細血管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促進細胞增生,防止血細胞凝集,還具有輔助降血脂、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冠狀動脈血流量等作用。 蕎麥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能促進人體纖維蛋白溶解,具有幫助預防栓塞的作用,還可以輔助調節血壓、抗心律失常、防動脈粥樣硬化。 冰爽蕎麥面 食材:蕎麥面、黃瓜、火腿、胡蘿卜、冰塊、泡椒、蜂蜜、鹽、味精、醬油、檸檬汁、涼白開。 做法: 1.黃瓜、火腿、胡蘿卜切絲; 2.水燒開放入蕎麥面,再次開鍋后放入冰塊,待面浮起開蓋煮40秒左右; 3.碗中加入冰塊、泡椒、蜂蜜、鹽、味精、醬油、檸檬汁和涼白開,調成汁; 4.面出鍋,過涼水后撈出,放入調好的汁中,加入切好的各種絲即可。 紅曲米是唯一一種富含他汀的天然食物,有助于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從而輔助調節血脂。可將30g紅曲米與100g大米搭配,熬煮成粥食用;也可在做菜時當佐料使用。 “神仙茶”是用桑葉及其他藥材泡制而成的茶水。桑葉平肝明目、疏風清熱、輔助控糖、控壓、控脂;生山楂消食活血;菊花清肝明目;枸杞補腎;決明子潤腸通便;普洱茶調脂控壓。搭配使用,可輔助調節三高。 【做法】取桑葉5克、生山楂10克、菊花5克、枸杞子5克、決明子5克、普洱茶5克,開水沖泡即可。具體用法用量,請遵醫囑。 內關穴處于心包經上,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常按內關穴可輔助對抗心絞痛、心律失常,保護心血管。 內關穴位于腕橫紋上三指處,拇指按住內關穴,垂直向下用力達到酸脹的感覺。每次按壓20~30秒,反復3~5分鐘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