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國成就卓著的山水畫家,他以獨樹一幟的美學風范,創造了新時期現代山水畫的新境界、新形態,有濃厚的哲理意味。他出入儒佛道,其畫多來自他的深思,以不懈的、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和所取得突出成就,奠定了他在現代山水畫畫史上的地位。此外,他在中國哲學方面的修養,在當代國畫領域罕有其匹。 賈又福
賈又福出身于河北農民家庭,父親目不識丁,母親左氏,認得一個“左”字,門第無書香。1960年,賈又福考入中央美院,深受名師李可染、葉淺予、李苦禪、宗其香、何海霞諸先生訓教,刻苦研習中國畫技法,成為李可染先生鐘愛的弟子。1965年畢業,以中國北方太行山為創作基地,從事山水畫創作以及美術理論研究數十年。 曾三十多次深入太行山區體察感悟生活和自然,其繪畫逐漸形成幽邃神秘的山水畫審美風格和語言樣式。同時,賈又福教授還長期從事山水畫教學實踐和研究,逐步確立了一套適應時代進步要求的山水畫教學體系。這一教學體系不僅是對以李可染大師為代表的優秀教學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更是根植于中國畫傳統的契合中國畫根本發展規律的再創造。它的基本框架是“加強傳統教學、深化寫生教學、強調開拓精神的創作教學”復合化教學模式。標志著新山水畫學術理念的萌發和成長。 |賈又福畫語錄(摘錄) 畫畫需要哲學,沒有哲學的浸染,就很難領會中國畫的深層內涵。 借老莊哲學的光,反射到繪畫。如山水畫家則崇尚于無心處寫山,于山之外求美而臻妙。又如,中國藝術重內美、靜美,貴明不貴光,即貴在內中通明透徹,不貴表面光華耀眼。 予學禪的目標是為繪畫實用,非佛家空空也。 心懷虛靈氣,筆成天地功。 入世、跟隨時代,不必四大皆空。 下筆之前有時并非胸有成竹,似夢非夢,帶模糊性而黏滯,自覺中的不自覺,必然中的偶然,是一種不求然而然的自然流露,乃真意的潛層流淌。 高層面的藝術,大到建筑群,如故宮、天壇,小到一個字,都講究妙趣無窮,妙境無限,把人們的審美意趣引向超時空意識。 賈又福作品欣賞 轉自:書畫論壇 |
|
來自: 螞蟻達人y2awlq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