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免疫系統可能是我們每個人最好的健康守護神,或者可以叫做我們每個人的專職醫生。免疫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抵抗外來病毒和疾病的侵害。但是免疫力低下,導致人體成為“過敏體質”卻沒有被人重視,或者說,只重視了過敏的癥狀,卻沒有注意根源。這是非常可怕的。 現在由于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都有過敏體質,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1/15的人都是過敏體質。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過敏體質一旦發展嚴重,就會成為致癌體質。不僅僅會引起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咳嗽、濕疹等問題,這都是由于過敏體質對于由體外侵入體內的異物,會產生過度拒絕反應的體質。這種反應一旦過度,對各個臟器的損害極大。 也就是說,過敏體質是容易引發炎癥的體質:容易產生發炎癥狀,而且持續引發發炎癥狀的體質。 大部分人認為,過敏體質隨著年齡的成長,就會慢慢消失,這其實是一種錯覺。即使是過敏癥狀不發生,但過敏體質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惡化,轉化為致癌體質。從根源來講,這時免疫力一會越來越低,身體容易產生發炎癥狀,致使產生嚴重疾病。 “人體免疫力”就是“人體對病原體或毒素所具備的抵抗力”,也就是西醫所謂的白血球制造抗體增強免疫機能,以吞噬外來細菌,產生防衛功能的作用。免疫可分為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前者來自遺傳,而后者可以接種疫苗方式產生抗體。免疫力是人體維護健康的最主要防護網,對人體有保護作用。 人本身就有不受病原體侵入或繁殖而產生疾病的特性,這就是所謂的“免疫性”,當病原體侵入體內時,體內就會產生抗體對抗,也就是含有抗體的“免疫血清”。 而免疫一詞,在中醫界首見于明朝李時珍(也可以稱之中醫界的老祖宗了)的“免疫類方”。免疫可以解釋為“免除疫病危害”的意思,這一基本概念早在春秋戰國時《黃帝內經》一書中就已出現。《黃帝內經》對疾病的認識,是把疾病的因素稱為“邪氣”,把一切對抗疾病的能力稱之“正氣”。《黃帝內經》強調“正氣”,實質上包含了人體正常的免疫機能。這也正是傳統醫學所說的“扶正”、“驅邪”——增強免疫力、能量,祛除自由基、毒素。其中,以“扶正”為本,“驅邪”為輔。“扶正”自然“驅邪”,“驅邪”利于“扶正”。 在幾千年前,祖國醫學的老祖宗就搞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惜到現在有些中醫界的徒子徒孫都還不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更可悲的是,幾乎沒有患者知道這一點。由于醫療體系中的一些問題,醫生只會給過敏癥患者開一些抑制癥狀的西藥。而患者盲目的追求西藥的起效快、價格低等特點,但是并沒有了解自己真正病發的根源,不知道這是醫學界的悲哀還是醫療體制的悲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