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學經絡快速入門

     家鄉一品 2019-06-13

    很多初學者都反映,中醫的經絡學實在太難理解了。經絡是人體天然藥庫,而要控制這個天賜的寶藏,只需要明白12經絡的運行原理就足夠了,這就是中醫整個經絡學說的要素。-

        12經絡上面有三百多個穴位,我們沒必要都去記住,現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學,就容易多了。-

        1.先熟悉一下12經絡的名稱:-

             手少陰心經          足少陰腎經-

            手厥陰心包經        足厥陰肝經-

            手太陰肺經          足太陰脾經-

            手太陽小腸經        足太陽膀胱經-

            手少陽三焦經        足少陽膽經-

            手陽明大腸經        足陽明胃經-

        2.搞清楚它們為什么要這樣稱呼?-

        這12條經絡分別連著人體12個臟器,所以這些經絡都是用相連的臟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個胸腹,心包是保護心臟的一塊區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較容易理解。記住這12個臟器名稱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條經絡經過此地,一對應就出來了。從12經絡的排列上看,是分為兩組,一組是按手足分,另一組是按陰陽分。-

        按手足分是告訴你手及手臂上有6條經絡,足、腿上有6條經絡。-

        按陰陽分是告訴你手臂的內側、腿的內側各有3條陰經;手臂的外側、腿的外側也各有3條陽經。-

        少陰、厥陰、太陰、太陽、少陽、陽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們是代表陰氣的重與輕,陽氣的足與弱。-

        少陰陰氣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內側的最里面。-

        厥陰的陰氣比少陰輕,但又比太陰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間。-

        太陰的陰氣最輕,就排在最外面。-

        太陽是陽氣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陽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側的最外面。-

        少陽比太陽的陽氣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所以排在外側的中間。-

        陽明又比少陽的陽氣要弱,就像黎明初現的陽光,就排在了外側最里面了。-

        我們的祖先為什么將陰、陽細分到這樣的程度呢?就是讓你在使用經絡時隨時注意陰陽的平衡。這個陰陽的平衡既包括經絡與經絡之問的陰陽平衡,也包括身體與經絡的陰陽平衡,還包括經絡與大自然的陰陽平衡。身體與經絡的陰陽平衡是要你根據身體的強弱去選擇經絡。比如身體弱的,最好先選擇陽經按摩以補足正氣為主,陰經要等正氣補上了,再去碰它;身體好的,則陰經、陽經都可以按摩。-

        經絡與大自然的陰陽平衡,是與四季的溫度有關。夏天陽氣最旺盛,就是身體虛弱的人,在這個時候也可以去疏通陰經了。陰陽平衡的理論還可以用在按摩時的手法上,如陰經的按摩最好是用補法,陽經的按摩可以用瀉法。-

       3.什么是按摩的補與瀉呢?-

        一般來說,順看經絡按摩為補,逆著經絡按摩為瀉。-

        按摩時力度輕的為補,力度重的為瀉。-

        按摩時間短的為補,時間長的為瀉。-

        按摩范圍小的為補,范圍大的為瀉。-

        4.需要把三百多個穴位都記住嗎?-

        中醫在按摩經絡時有個說法叫「以痛為俞」,也就是說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應的心經和心包經上沿著經絡慢慢地按壓,去感受整條經絡上各處的感覺。如有的地方酸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發酸、發脹,那么這時你按摩的重點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把病灶揉開、揉散,甚至拔罐、艾炙、敲打都可以,越是痛感明顯的,越要堅持多刺激此處,這樣你身體的疾病很快就有好轉。-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心臟有病,可在這兩條經上按壓時并沒有明顯的痛感,這時,你左右兩只手臂上都要去摸,因為人體經絡左右都是對稱和一致的,但患病時左右經絡的反應并不完全一樣,痛感明顯的就代表著病偏向于哪一邊,這也說明了你這條經絡的氣血不足,反應遲緩,這時的冶療以食療為主先,補足氣血,同時在這條經絡上慢慢摸,看上面是否有硬塊,是否多出了一塊肉,是否比別處微微凸起,然后重點搓揉這個部位就行了。如果只是死記硬背了所有穴位,但忽視了最痛的那一點,治病效果絕不會好。-

        先從我們最常用的足太陽膀胱經(下面簡稱“膀胱經”)開始,因為這條經的陽氣最足,治療范圍最廣,所以也是最常用的一條經。膀胱經的起點在眼角的睛明穴,上行過額至頭頂,行頸后、后背、大腿后外側,小腿后側至小腳趾外側的至陰穴止。共有67個穴位,是人體中最長、穴位最多的一條經絡。〈請打開→人體經絡運行圖〉-

        當膀胱經從頭走到了腳的至陰穴后,它的流動并沒有停止,而是穿過小腳趾從腳心的涌泉穴上行。這時經絡又有了新的名字--足少陰腎經(下面簡稱“腎經”)。-

        腎經是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沿足心及下肢內側后緣上行,穿過腹部到達胸部,與下一條經絡手厥陰心包經相連。-

        從膀胱經到腎經的走向,我們可以看到:-

        1.經絡是流動的,而且是有方向地流動的,膀胱經是從上往下,腎經是從下往上。-

        2.膀胱經和腎經是完全相連的一條經,只是在小腳趾的外側至陰穴處將其分開了,走在人體的外側是膀胱經,走在人體的內側的是腎經。正因為這一陽一陰的經絡其實是一條相連的經絡,所以刺激膀胱經,腎經就會有反應;刺激腎經,膀胱經也會有反應,中醫就稱之為“互為表里”,而這兩條經絡各自所連的臟器--腎臟與膀胱也就互為表里。-

        3.膀胱經是陽經中陽氣最足的一條經絡,而腎經是陰經中陰氣最重的一條經絡,這正好符合了中醫陰、陽平衡的特點。-

        4.膀胱經走在前,腎經走在后,膀胱經是腎經的源頭,所以在膀胱經上進行的推拿、按摩、針灸等疏通方法,就能促進膀胱經向下流動的力量,反過來就是推動了腎經,滋補了腎臟。-

        而在腎經上進行推拿、按摩、針灸的時候,腎經運行快了而膀胱經沒能及時跟上,就會出現空缺、中斷。這就是只按摩腎經時,病人往往會出現氣虛的原因。-

        與膀胱經相連的是手太陽小腸經(下面簡稱“小腸經”)。它起于小指外側的少澤穴,沿著上肢外側后緣上行過肩分為兩個分支,一個從頸上面頰,到耳,到眼睛大眼角的睛明穴與膀胱經相連,另一個進入鎖骨,入胸腔,最后到達心臟。-

        這條經絡走在手臂的外側,屬于陽經,與膀胱經是相連的,是陽經與陽經相連,組成一條長長的、完整的太陽經,小腸經在前,膀胱經在后。小腸經是膀胱經的源頭,當膀胱經不舒服時,就會有頸椎病、腰痛、腿痛時,除了按摩膀胱經以外,按摩小腸經同樣有效,而且效果更好。-

        小腸經又與手少陰心經(下面簡稱“心經”)相連。心經起于心臟,它有幾個分支:一支向下通向小腸,一支向上沿著食管上行至眼睛,另一支上行于肺部,在腋下出來,沿上臂的后緣行至手腕的內側,到小指內側的少沖穴,然后走向小指外側的小腸經的少澤穴,再往上循行。-

        這是一條陰經轉變為陽經的經絡,是陰經在前、陽經在后的一條相連的、互為表里的、長長的經絡。所以按摩心經不但能治療與心經相連的心臟、小腸、肺、食道、眼睛等處不適,還能推動和滋養小腸經,按摩它既能冶療頸椎、腰椎、腿的疾病,又能治腎臟的疾病。-

        只要頸肩、腰有毛病,你去摸摸手臂外側的小腸經就會有明顯的痛點,再去摸與之相表里的心經也會有瘀堵、疼痛的感覺,所以這時就要從源頭上疏通手臂內側的心經,從腋窩處往下輕輕搓至小手指,然后再沿著小手指的外側向上搓至手臂的外側,遇到哪里有痛點,就在哪里多搓搓揉揉,這樣就可以治療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這4條經絡上所連著的所有臟器的毛病。-

        這4條經絡一路走過來,形成了表里相連的兩組長長的經絡,它們起于心中,在人的四肢繞了一圈后又將腎經推向了腹部,推到了胸。-

        那么又是哪條經絡在胸中與心經相連呢?-

        這就是足太陰脾經(下面簡稱“脾經”)。這時,有人會問,一個是少陰,一個是太陰,好像在陰陽上已不能做到平衡了,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會再說。-

        與膀胱經相連的腎經走到胸中后,就與手厥陰心包經(“下面簡稱“心包經”)相連,是陰經與陰經的相連,可它們一個叫少陰,一個叫厥陰,名字不一樣,陰氣的程度不一樣,經絡走到這里,好像與剛才在四肢繞了一圈的作用與關系不一樣了,為什么呢?因為當經絡一路走過來,走到腎經時已經很虛弱,所以一般不去按摩腎經,按多了就會瀉氣,這時,進入了腹部、胸部的經絡需要休息一下,補充能量,然后換條經絡繼續出發,去進行下一次的四肢大循環,所以補氣作用最強的丹田穴在腹部,而通過腹部的就是循環回來的、已經很疲勞的腎經、肝經和脾經。-

        通過腹部的還有一條經--足陽明胃經(下面簡稱“胃經”),它也是通過腹部的,但其走向與腎經、肝經、脾經的從下向上的運行方向不同,是從頭穿胸、穿腹再走到腳的,胃經也需要在這里一次補充能量,促使向下的力量更加有力,加強脾胃的消化能力。-

        下一輪的四肢大循環,就從腎經傳遞給心包經開始,它是走在四肢內側中間的一條經絡,所以與它相連的是走在手臂外側中間的手少陽三焦經(下面簡稱“三焦經”),又與走在腿外側中間的足少陽膽經(下面簡稱“膽經”)相連,膽經則是與走在腿內側中間的足厥陰肝經(下面簡稱“肝經”)相連,這樣就又形成了一組完全相連、互為表里的經絡,最后又是將肝經推向小腹,推向胸中,去休息、補充能量,換一條線路繼續前進。-

        最后一輪運行的4條經絡是肝經在胸、肺傳遞出的手太陰肺經(下面簡稱“肺經”),具體的循環順序是這樣的: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

        人的所有病都能在經絡上找到-

        經過上面的論述,大家就會明白,其實這12條經絡是分成了3組大經絡,這3組大經絡分別在四肢繞了一個大圓圈后又重新回到腹部、胸部,這樣再去記憶就容易了。你只要分組去記,記住一組里的4條經絡,記住這4條經絡相連的臟器都叫什么名字,只要這4個臟器里的一個生病了,你就從這4條經絡的源頭,也就是從胸走向手的手臂內側的經絡上開始尋找痛點,慢慢地搓揉,或拍打或刮痧,去慢慢理順它。這樣治起病來不但效果好,而且不會留下后患,更不會復發。-

    在人體內循環的3組大經絡就已經很清楚了,而這3組大經絡又是誰先誰后呢?-

        中醫學是這樣分的:-

        第1組:走在外側,是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

        第2組:走在內側,是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

        第3組:走在中間,是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轉載]學經絡快速入門

        另外,用經絡冶病要選擇好時辰。中醫學認為人與宇宙是息息相關的統一整體,人體實際上是宇宙的一個縮影,自然界的一切變化(如白晝黑夜的交替)都與人的生命活動緊密相關。-

        在古代中國,人們把一天24小時分為12個時辰,而中醫學則把每個時辰都與12條經絡相對應,如下表。-

      第一組:-

        時辰       時間      經絡-

        寅 3:00~5:00   肺經-

        卯 5:00~7:00   大腸經-

        辰 7:00~9:00   胃經-

        巳 9:00~11:00   脾經-

       第二組:  -

        時辰      時間       經絡-

        午11:00~13:00  心經-

        未13:00~15:00  小腸經-

        申15:00~17:00  膀胱經-

        酉17:00~19:00  腎經-

       第三組:-

        時辰     時間       經絡-

        戌19:00~21:00  心包經-

        亥21:00~23:00  三焦經-

        子23:00~1:00   膽經-

        丑 1:00~3:00   肝經-

        那么,這12個時辰與12條經絡相對應的意義又是什么呢?「氣血迎時而至為盛,氣血過時而去為衰,瀉時乘其盛,補則隨其去,逢時為升,過時為闔」,原來這12條經絡是按時間的順序,就如潮汐一樣,流動到哪兒,哪條經絡就「漲潮」了,這時這條經絡里的氣血最為旺盛。所以很多醫家喜歡在特定的時辰,去疏通在這個時辰氣血最旺盛的經絡,或在此時辰服下調理該臟器的藥物,這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經絡、臟腑,時辰的關系。-

        我們已將這12條經絡分成了3個大組,這樣,用時辰來防病治病就變得簡單了。-

        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出現不適,最好在早晨或上午按摩與治療。-

        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出現不適,最好在中午或下午按摩與治療。-

        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出現不適,最好在晚上按摩與治療。-

        就拿一個胃不好的人為例。可以在早晨醒來后,或是上午的時候,先在手臂外側的肺經、大腸經上找痛點,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經、脾經找痛點,依次慢慢地搓揉。-

        頸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時候,先在手臂內側的心經、小腸經上尋找痛點,慢慢地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頸子、腰處進行按摩疏通。-

        肝臟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間的心包經、三焦經尋找痛點,進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側的膽經和腿內側的肝經上尋找疼痛、不通的地方進行按摩。-

        身體好、氣血足的人,在疏通經絡時手法可以稍重些,對疼痛、瘀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而身體弱、氣血虧的人,在疏理經絡時就不用太著急,按摩的力度要輕一些,選的穴位與痛點也要少一點,最好選擇每一組經絡的前兩條經絡(手臂上的經絡)進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經絡(腎經、肝經、脾經)都盡量少去碰它們。-

        弄懂了這些,你就可以在補氣血、去寒濕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根據不同季節和時辰,有針對性去疏通瘀堵的經絡。只要運用得當,相信每一個人都能將神奇的經絡運用自如,為你自己和親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最后要補充一下,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丹田」,它如同人體內部的核反應堆,能量極大。我國自古的各種武術中,都會提到「丹田」。當修煉到一定的程度后,丹田部位會形成一股熱氣流,聚之有形,散則無形,它會在人體前后的正中在線的任、督二脈上運行,前面的為任脈,后面的為督脈。-

        當氣流在任督二脈運行一周后稱為「小周天」,這個小周天走在人體正面的是任脈,對全身的陰經有總攬的作用。任脈所經過的丹田,是男子貯藏精氣,女子維系胞宮的地方,又稱為「生氣之源」;而起于身體后正中線的督脈中的「督」字,有「督促」的作用,又因督脈循行于脊髓里,直接連結脊髓、腦,所以與人的精神、意志、思維有很大的關聯。任督二脈同時與全身的各個臟器相通,當真氣充足時,這些五臟六腑就都可以直接得到滋潤。-

        任、督二脈的功能就是中醫學所說的「腎」的功能。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又認為胞胎的形成始于腎,因此有「未有此身先有兩腎,故腎為臟腑之本,十二經之根」的說法。腎的功能有:主精,主生殖,主命門火,能溫照全身,主骨,主髓,主生血,主水,主納氣等。-

        自古有很多修煉內功的心法,都能生氣、養氣,其實就是去打通小周天以及以12經絡為主的大周天,所以一些高僧面壁禪定,不吃不喝,用修煉來的內功滋養身體,推動經脈的運行,保證生命的持久。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也都是通過舒緩的氣功運動來疏通經脈。-

        如果你能去修煉內功或每晚堅持打坐,直接讓你的丹田之氣充盈,去推動全身經絡的運行是再好不過的,可普通人很難做到。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食療來補足氣血,來補足腎氣,久而久之,也可以達到同樣功效。-

    經絡的觸診-

    指腹的感覺察知經絡和經穴的異常反應。此法簡便易行,準確實用(是針灸臨床不可缺少的診法之一)。-

        方法:循經觸摸,體表見熱、腫,彈性強,壓痛顯著,皮下硬結等,可知為經氣實;體表溫度低下,無彈性,按之酸麻不痛,陷下等,可知為經氣虛。-

        觸摸時,見有硬結、壓痛、敏感、快感的反應點,此點即為病穴。壓痛強烈,多屬實癥;壓有快感,多屬虛癥。病穴有助于明確診斷,刺灸病穴常獲良效。-

        觸診的順序:背俞穴、募穴、部穴、原穴、絡穴、特診點、過敏點和過敏帶等。可疑病經要詳細觸診。-

        十二經病的觸診要點:-

        肺經:肺俞、中府、孔最、膏盲、尺澤。-

        肺經實熱時,胸椎1-3旁開0.5寸處有壓痛,滑肉門和大巨亦有壓痛。肺經氣不暢時,膻中有壓痛。肺經虛寒:風門和大杼有酸沉感。咯血或便血:孔最有壓痛,或壓時有酸沉感。經氣虛衰時,膏肓呈高腫或彈性、皮溫低下。-

        大腸經:大腸俞、天摳、溫溜、曲池、合谷。-

        經氣實熱或排泄障礙時,曲池、肺俞、天樞、騎竹馬有壓痛。經氣郁滯時,大巨有壓痛。腸炎時,手三里、上巨虛、天樞壓痛明顯,皮溫高于鄰穴。慢性腸炎時,皮溫低下,觸有快感。-

        胃經:胃俞、中院、梁丘、足三里、豐隆。-

        胃經有實熱:中院、梁丘有壓痛。胃酸過多:巨闕、不容呈壓痛。胃經虛寒:按壓中脘、足三里有舒服感。胃潰瘍:胃俞、與其外側有過敏點,再按壓臀端時,壓痛放散至膝以下者。胃痛劇烈:天宗有明顯壓痛,按之可止痛。-

        脾經:脾俞、章門、地機、大包、脾俞。-

        消化不良或運化失常時,脾俞、章門、大包均有壓痛。血行失和:脾俞呈現繃緊或壓痛。脾熱、經氣阻滯:地機穴有明顯壓痛。脾虛作脹:脾俞穴按之酸沉或皮溫低下。-

        心經:心俞、巨闕、陰郄、少海。-

        心經火旺:心俞內側有壓痛。心臟瓣膜疾患:巨闕發脹,心俞外側至膏盲處有過敏點。經氣虛、功能低下:三陰交、水分、腎俞均有壓痛。-

        小腸經:小腸俞、關元、養老、小海、下巨虛。-

        小腸經病:關元、養老有反應。被風寒所侵時,天宗、風門、小海均有壓痛。小腸經病移于心經時,取關元是有效的。如灸關元治心律不齊。小腸經氣受阻的肩腫痛時,下巨虛呈壓痛,針之有效。小腸俞部位的腰痛,養老有明顯壓痛,針之有效。-

        膀胱經:膀胱俞、中極、金門、委中、昆侖、天拄、八髎。-

        經氣實熱:委中穴皮溫高,絡脈充盈。濕熱下注,經氣受阻,中極、金門、膀胱俞有壓痛。被風寒所侵,天柱、八髎、承山呈壓痛。經氣虛時,按中極、膀胱俞有快感。-

        腎經:腎俞、京門、水泉、水分、肓俞。-

        腎經為病:水泉、水分、肓俞均見壓痛。腎臟為病:腎俞、京門有壓痛。當腎排泄功能受累時,筑賓穴呈陽性反應(硬結、壓痛)。因此,灸筑賓有解毒之效。泌尿系有故障時,八髎穴有壓痛。-

        心包經:厥陰俞、膻中、郄門、大陵。-

        情志不遂、哭笑不定:膻中、郄門均有明顯壓痛。婦女月經失常、痛經或少腹有瘀血時,間使至郄門處繃緊或壓痛,針之可調經止痛逐瘀。心悸動,按壓厥陰俞、膻中有緩解之效,灸之亦效。-

        三焦經:三焦俞、石門、委陽、會宗。-

        經氣受阻,會宗、委陽、石門均呈壓痛。經氣實熱,三焦俞一帶繃緊,會宗壓痛強烈。尿閉,屬三焦經氣不宣者,石門呈脹滿。-

        膽經:膽俞、日月、天宗、京門、陽陵泉、外丘。-

        膽囊炎時,日月、京門、天宗有壓痛。膽經實熱:外丘皮溫高。經氣虛:按膽俞、日月有舒適感。-

        肝經:肝俞、期門、中都、曲泉。-

        經氣郁滯(失眠、易怒、高血壓):肝俞多見高腫、壓痛,中都呈強壓痛。肝炎(經氣實熱),內踝上二寸至中都處呈過敏帶,陽陵泉與外丘有時亦呈壓痛。性功能失常:曲泉按之痛或酸麻。-

        按上法找出病經病穴,結合四診八綱,決定病因、病位、病性,為治療提出有效的方案。-

    本文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u/2484760913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麻豆| 26uuu另类亚洲欧美日本|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人妻|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高清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亚洲午夜性猛春交XXXX|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 99草草国产熟女视频在线| 男人又大又硬又粗视频| 免费日韩中文字幕高清电影| 小嫩批日出水无码视频免费|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 在线 | 18精品免费1区2| 国产精品 自在自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2021AV在线无码最新|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潘金链| 午夜射精日本三级|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观看社区|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18禁成人免费无码网站|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蜜桃AV蜜臀AV色欲AV|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青草国产在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