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燕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傳奇的人物,趙飛燕出身庶民,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趙飛燕原名宜主,是西漢漢成帝的皇后和漢哀帝時的皇太后。在《漢書》中對她的描述僅僅只有少數幾句,但關于她的野史卻有許多。 人間尤物趙飛燕 趙飛燕能歌善舞,通音律,曉詩書,妖嬈媚艷,是一個天生的人間尤物。初時封為婕妤,后宮議論紛紛,都認為只不過是個慣于蠱惑的貨色,難登大雅之堂。而趙飛燕一味地謹言慎行,對皇后很恭謹地執婢子禮,從而消除了皇后的戒心,待之如姐妹;又刻意低聲下氣地與宮中粉黛結好,也逐漸松馳了后宮佳麗對她的敵意。 既蒙皇上寵幸,還得委屈求全,趙飛燕的心中自然不是滋味。為了打破形單勢孤的局面,于是有計劃地在枕邊進言,終于在她進宮半年之后,趙合德也被引進宮來,受到漢成帝的寵幸。 趙合德入宮數日,也被封為捷妤,兩姐妹輪流承歡侍宴。不但后宮鶯鶯燕燕被拋諸九霄云外,就連原先寵愛有加的許皇后與班捷妤,也被冷落一旁。于是兩人為了利害而結合在一起,與趙氏姐妹展開一場白熱化的爭寵斗爭。 幾番交手之后,趙氏姐妹已穩操勝算,許皇后被收回后印,廢處昭臺宮,班婕妤也激流勇退,匿居長信宮中侍奉皇太后去了。 情敵既去,趙氏姐妹志得意滿,除了竭盡所能,使出混身解數討好皇帝之外,再就是一步一步有計劃地進行奪權固位的步驟。迨至永始元年,也就是趙飛燕入宮兩年之后,終于被冊立為皇后。趙合德也被封為昭儀,兩人并得寵幸,權傾后宮。 趙飛燕被立后9年之后,46歲的漢成帝死了。其原名未被正史記載,通常認定為宜主。漢成帝死后,漢哀帝繼位,趙飛燕成為皇太后。6年后,漢平帝繼位,由皇太后廢為孝成皇后,1個多月后,廢為庶人,自殺。 野史記載中的趙飛燕 舞若飛燕 關于趙飛燕的舞蹈,有著濃重的傳奇色彩。《西京雜記》中:“趙后體輕腰弱,善行步進退”,《趙飛燕別傳》中:“趙后腰骨纖細,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顫顫然,他人莫可學也”。“踽步”是趙飛燕獨創,其手如拈花顫動,身形似風輕移,可見其舞蹈功底深厚。她還能控制呼吸,傳說她能站在人的手掌之上揚袖飄舞,宛若飛燕。趙飛燕亦善鼓琴,《西京雜記》記載她有一張琴名為“鳳凰寶琴”,侍郎慶安世演奏了一曲《雙鳳離鸞曲》后,趙飛燕尤為激動,用自己的寶琴奏了一曲《歸風送遠操》,飄逸逍遙。她還贈予慶安世兩張名貴的琴,一曰“秋語疏雨”,一曰“白鶴”。 歸風送遠曲 歷史上趙飛燕長期以善歌舞的美女形象出現,然而據《西京雜記》記載她曾做《歸風送遠操》(又名《歸風送遠曲》)一首“涼風起兮天隕霜,懷君子兮渺難望,感予心兮多慨慷”。曲寫秋風蕭蕭,寒霜早降,永夜無寐,借此懷人,詞則慷慨蒼涼、豪邁深情。可見趙飛燕不僅能歌善舞,也有一份才情。 燕啄皇孫 《漢書》里記載成帝死后,司隸解光對趙合德殺害許美人及女官曹宮之子的奏疏,其動機是想懲罰趙飛燕。但從奏疏中看出,趙飛燕并未參予這一罪行。而且奏疏也表明,成帝自己也脫不了干系,議郎耿育對此案也有質疑。然而外人眼中,趙氏姐妹被視為一體,班固的評論是“飛燕之妖,禍成厥妹”,并將燕啄皇孫的童謠載入正史,這個典故也因此流傳下來以致于失去了本意而成為后妃殺害皇族的一個典故。 詐托有孕 宋代秦醇的《趙飛燕別傳》中,有描寫趙飛燕因無法懷孕,而“欲為自利長久計”假裝懷孕,多次從宮外買入剛出生的男嬰冒充皇子但最終未能得逞,只好對漢成帝說自己生下一個兒子,但已夭折了。 留仙裙 趙飛燕體態極其輕盈,每當她纖腰款擺、迎風飛舞時,就好像要乘風而去一般。一天她穿了一件云英紫裙來到太液池邊,再笙歌鼓樂中翩翩起舞,突然間狂風大作,像風箏一樣飄起來。于是成帝趕緊叫樂師們拉住趙飛燕的裙擺,免得他被風吹走。待風停時,發現趙飛燕的云英紫裙竟被抓得皺皺的,從此宮女們盛行穿折疊出褶皺的裙子,美名其曰“留仙裙”。 其后漢成帝為防止趙飛燕被風吹走,還修建了一座七寶避風臺供她跳舞使用。 息肌丸 野史記載趙飛燕為使肌膚雪白嬌嫩,把一種秘方配制叫作息肌丸的藥丸塞入肚臍。這種丸藥是由麝香、高麗參、鹿茸等名貴藥物制成的蜜丸,將其放入肚臍內,確實功效顯著,用后可使人膚如凝脂,肌香甜蜜,肌膚勝雪,雙眸似星,但該藥之毒卻會經久滯留積蓄在任督二脈內,令女人終生無法懷孕。皇宮藥劑師上官嫵曾教趙飛燕用羊花煮湯洗滌,可是已無法挽救。飛燕合德,悔不當初。 掌中舞 唐代詩人徐凝在他的《漢宮曲》中形容道“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掌中舞從此成了趙飛燕的一個獨有標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