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走山西(五) 早上5點多起床, 第一站:新絳天主教堂 6點鐘就到達了新絳的天主教堂。彌撒已經開始,昨天他們說了半天彌撒,也不懂,原來就是早晨,大家一起做功課,學習。教堂修建年代比較近,還是挺壯觀的。 內部很高大, 旁邊還有一處附屬建筑。中式門樓, 也是教堂的產業。 第二站:絳州大堂 路過絳守居園池,名字很別扭,就是當年州署的后花園。 絳州大堂很大,超乎想象,
里面有一塊石匾,為宋朝的,是宋真宗教導如何當官的《文臣七條》。 為了讓大家看清楚,拍了一個宣傳品。 很珍貴,不知道當官的領導,是否都認真讀過。大堂前面在進行考古施工。 第三站:絳州三樓 即鐘樓 鼓樓 樂樓 保存不錯,三個樓都挨著,旁邊還有一座城隍廟。 絳州精華所在。路上還有一些老房子,值得看。 第四站:絳州三官廟和文廟。 三官廟大門鎖著,從門口看看得了。 文廟正在修繕。 門前的石牌坊還是很氣派的。 第五站:稷益廟 是祀奉后稷和伯益的廟宇,后稷掌管農業,治理國家的大臣, 伯益協助大禹治水, 看來都是遠古的大神。大殿很壯觀, 曾經作為庫房,里面的神像被毀,壁畫得以保留,給后人留下了精美絕倫的壁畫,場面宏大,內容豐富,人物眾多。 看到上面的美女圖了嗎?過去美女,可是流行胖乎乎的臉,而不是今天的瓜子臉。哈哈! 第六站:景云宮。在景云學校院內, 第七站:喬寺碑樓。道光年間的功德碑樓。 第八站:絳縣文廟 大殿古樸,清凈 院內有當地散落的石刻,其中有高大的碑樓, 精彩石刻還是很多的。 第九站:長春觀 現存穿堂殿一座,為清代建筑,雀替曾經被盜,現在為復制品。 殿為一座元代大殿,兩旁有耳房。 第十站:太陰寺。 大殿內有一金代木雕臥佛,十分珍貴。 從哪個角度看,佛祖都在看著你。 殿內三尊佛像,也為金代,可惜佛頭被盜, 真不明白,偷盜佛頭這些人,你心里沒有畏懼嗎?善待我們身邊的文物,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留下的已經不多了。第十一站:董封戲臺 經過修繕,刷上大紅漆,古意大大折扣。 第十二站:南柳泰山廟。位于村外,都是土路,把車子停在路邊,一路步行,遠遠望見,院內中間一顆巨大的古樹,已經枯死。 據說,在施工中,把白灰堆在樹旁邊,大樹死了,整個廟宇的靈氣沒有了。大殿新修繕。 院內的石碑依然立在那里。 可以看出當地降雨充沛,自然條件不錯。 第十三站:南樊石牌坊及碑亭 兩組建筑僅挨著,都是石質。 牌坊為貞節牌坊。 旁邊的碑亭,更像碑樓,里面好幾塊石碑。 雕刻精細,繁瑣,題材豐富,人物眾多。 第十三站:南林龍交龍泉寺 新修繕后,沒有什么亮點了。 第十四站:曲沃感應寺塔。 塔頂部以無,中間開裂成兩半,岌岌可危,隨時都有徹底坍塌的危險。 旁邊就有居民區,和一所學校,人們都要從塔下經過,一但發生坍塌,后果不堪設想。我們還蹬著磚頭,到塔心室里看看。 路上還看到一處結婚人家的 大門,門口貼著喜聯,很喜慶,充滿了傳統文化。 這就是中華的傳統文化,越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這種文化就越多,越濃,值得我們好好去珍惜,去記錄。 (作者:大槐樹,70后已經不再年輕,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民間古跡的記錄者。 |
|
來自: 新用戶33836C5M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