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月亮,是古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月亮的圓缺盈虧、明晦起落,常常被用來表達詩人的不同感情。 曹丕的《燕歌行》寫婦女閨怨秋思,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寫的是離別,屈原《天問》中有”日月安屬?列星安陳?“開始了對宇宙自然的探索;東坡《水調》詞曠達瀟灑是對于人生的思考,王沂孫《眉嫵·新月》、李煜的”春花秋月“則是故國之悲。 現代人學習詩詞創作,自然也少不了詠月或者使用月亮這一意象。今天老街偷個懶,沒有寫什么文章,挑了幾首關于月亮的原創詩詞,拋磚引玉,也歡迎詩友們賜教。 一、詠月的幾首原創詩詞1、絕句·丁酉詠月 玉殿風涼孤枕斜,當年偷藥入仙家。蟠桃宴上幾回壽,月色人情長似紗。 注:丁酉是2017年,這是老街當時讀唐人絕句時的一首習作,詠嫦娥的一首小詩。 2、《西江月 》 云雨覺來夢遠,榆錢買盡春回,落花香里月顰眉,誤了韶光曾悔。 情倦潮生潮落,心無鷗聚鷗飛,閑登危閣沐斜暉,一望長天滄水。 注:榆錢買盡春回,春當然是不能買賣的,榆錢不是錢,自然也不能買東西。這種修辭的手法是古詩詞里特有的詩家語言,用在散文里就解釋不通了。 月顰眉,是借喻、也是擬人,將意象賦予人格色彩,這是詠物詩詞常見的手法。 3、《梅花引-姮娥》 娟娟孤月冷如鉤,上西樓,下西樓,何事殷勤、夜夜作重游? 獨在蟾宮欹碧樹,閑傷影,暗銷魂,對九州。九州,九州,牽我眸。 木蘭舟,今在否? 望也望也、望不到夢里仙儔。惟有年年、江水自東流。 千古多情誰似我,風更雪、缺還圓,總未休。 注:姮娥就是嫦娥,西漢時為了避漢文帝劉恒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嫦娥奔月的傳說是古詩詞常用的典故。上面講過,詠物詞常用擬人的方式,將意象加上人格的感情特征,不即不離,既是寫物也是寫人。古人詠物佳作大多如此。 4、《綠頭鴨 擬古詠月 》 倚瑤臺,海天萬里澄輝。望姮娥、婆娑似舞,丹桂風里參差。浸滄波、徘徊欲上,悄無語、空惹相思。玉鑒瓊田,扁舟旅雁,漫尋牛女辨星移。念佳人、妝樓颙望,誤幾月圓時。 河漢淺,鵲橋何處,萍跡誰知。記同攜、也憐圓缺,轉頭云雨分飛。嘆經年、信音遙隔, 當此夜、杯酒棲遲。千古嬋娟,一襟素影,廣寒宮對碧琉璃。人間事、悲歡離合,常與此身隨。驚霜鬢,偷窺鸞鏡,暗數歸期。 注:曾有詩友留言說,看老街的習作, “讓人頻起以致意乎?” 詩詞創作中用典是常見的手法,無論是明典還是暗典,是熟典還是僻典,就看作者如何使用了。古人用典以“水中著鹽而不覺”為佳。也就是不知道這個典故依然能夠順暢地閱讀理解,但是知道這個典故便能理解到更深一層含義。 黃庭堅說,韓愈的文章,杜甫的詩,無一字無來歷。對于韓愈杜甫來說,未必有意用典,而是因為讀書多自然而然地“無一字無來處”。詩人用典,未必讀者全部能夠看出來,沒有看出用典也不妨礙大家讀懂作者要表達的意思。關于用典,可以看看老街在本文后面的兩篇鏈接文章。《東坡食豬肉 少著水火候足 不知這里暗含典故也怪我們讀書少嗎?》《詩詞格律與創作 淺說古詩詞中的用典 水中著鹽不知,飲水乃知鹽味》
5、《七律-中秋賞月有懷二首》 秋風竹影夜敲門,星海中天玉一盆, 為月登樓思舊賦,因聲倒履惜詩魂。 自非性癖耽佳句,客亦才多遺墨痕。 偷得人間閑活計,微吟不覺已燈昏。 故人幽徑入柴門,云散中天月似盆。把盞三巡秋聽海 ,登樓一哂夜銷魂。浮生契闊隔塵網,世事濁清澆酒痕。年少當時耽妙句,韶華吟罷已黃昏。 注:這是老街次韻一位詩友原韻的兩首七律,次韻是指用原詩的韻腳、且次序也不可打亂的一種唱和方式。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老街的這兩首七律韻腳一樣、次序也一樣。 其實那位詩友也是次韻《紅樓夢》中曹雪芹的七律,紅樓夢中很喜歡用十三元這個韻部,這個韻部中魂、門、盆、元、言,韻母不同,常常讓古人也犯落韻的錯誤。老街以前寫過一篇《 “狀元郎”被詩韻絆倒 曹雪芹馬失前蹄 什么是該死十三元?》,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二、使用”月“這個意象的幾首原創詩詞1、絕句幾首
蒼茫白雪覆狼山,無限春風隔玉關。大漠長河旗半卷,譙樓畫角月如環。
星垂瀚海靜無塵,萬骨叢中不負身。唯惜長安一片月,夜深還照搗衣人。
十年征戍慣春遲,冷月霜風雕鬢絲。 萬里深閨驚夢處,一宵金鼓不眠時。 注:前面三首絕句,都是讀唐人絕句時的習作,用古人意境寫成。學詩如臨帖,煉字煉句須有古意,方可漸悟其中妙處。 以前見過有詩友留言,說你的一首絕句“失對”了。絕句的對仗不是必要條件,對不對均可,所以絕句不存在“失對”的問題。 例如第一首《擬古佂人怨 》四句皆對;第二首《擬古隴西行》完全不對仗;第三首《 擬古邊詞》前兩句不對仗,后兩句對仗。絕句如果四句對仗很容易讀起來顯得過于刻意,所以自古以來的絕句盡量避免四句皆對,其對仗也需要注意工對與寬對的配合,以自然為上。
蕭寺無鐘淡著霜,松風攜月入秋涼,板橋葉落清溪水,回望孤燈一點香。
寒山寺外水如天,月到楓橋星滿船。誰遣春風送愁去,禪鐘花雨助人眠。 注:楓橋夜泊影響太大,去蘇州的人,必去寒山寺,這首小詩用張繼韻寫成。
幽篁院落三分月,綠蟻浮生半日閑。 夢里烏衣聞謝燕,覺來小坐不知年。 注:這首小詩是去朋友那里做客時寫的,他的公司有個小院,一圈綠竹,兩張木椅。飲茶小坐中,不覺落日黃昏,淡月梢頭。 2、 詞幾首
人倚樓,月倚樓,人月團圓若個秋?空江天際流。 風里舟,雨里舟,風雨飄搖何日休?煙汀一點鷗。
金風傳意,驚破石榴子。云送月來霜染地,一葉欲飛還墜。 薄衾恰抵清涼,秋聲潛入空廊。人世漸窺天命,心經沐手余香。 注: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園香徑獨徘回。孔子曾經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老街也到了漸知天命的年紀了。
欲晴欲雨翠蒙蒙,春色為誰濃?棲霞嶺上鐘聲起,喚楊柳,舞遍東風。千里鶯啼,六朝夢杳,今古思無窮。 舊時王謝覓芳蹤,曲巷小橋通。秦淮一曲黃昏后,管弦趁,雙燕簾櫳。畫閣樓臺,槳聲燈影,煙月水溶溶。 注:去過南京的朋友可以知道,這首詞寫了南京烏衣巷附近的景物。第一次去夫子廟和秦淮河游覽時,最讓老街詫異的是河道竟然如此狹窄,完全不是以前讀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那種感覺。
明月秋深孤枕,清風笛轉空廊,醒來吟罷更倀倀,只作青樓遐想。 攜手當時花好,倚欄此夜愁長,江流偏似九回腸,一霎眉頭心上。 注:西江月是一首葉韻的詞牌,第2、3、6、7押平韻:廊、悵、長、腸;第4句和第8句,用同韻部的仄韻:想、上。 結束語幾首與月相關的小詩,有的是觸景生情所作,有的是題畫詩詞,也有平時讀古人作品時的習作。上面也簡單說了幾點自己的心得體會,還有兩點很重要的沒有特別講到,就是:
詩不甚好,拋磚引玉,詩友若有習作歡迎留言交流。 @老街味道 東坡食豬肉 少著水火候足 不知這里暗含典故也怪我們讀書少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