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啟用前 2018-2019學年度5月公益推送 詩歌鑒賞(26-50) 2019年5月5日初中語文試卷 語文考試 姓名:____班級:___考號:_____
一、詩歌鑒賞(共50題;共458分) 26. ( 10分 ) 詩歌鑒賞。 (1)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滿樹的景象,其中“ ”字盡現田園清朗的意境。 (2)云本無知,詩人卻怨云“不知”。這看似無理的抱怨,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明 【考點】體味詩歌的遣詞,體味詩歌的意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27. ( 7分 ) 詩歌鑒賞。 憶錢塘江 宋·李覯①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 好是滿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齊著淡紅衫。 【注釋】①覯:讀gòu。②涵:包含。③水仙:指水中女神。這里喻指歸帆。 (1)這首詩描繪________時分的景色。詩中“隱隱”照應了前句中的“________”一詞。 (2)此詩想象奇特,比喻生動。請描繪三、四兩句所展現的畫面。 【答案】(1)黃昏(傍晚);醉 (2)最迷人的是夕陽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紅光。水面上,點點白帆也泛著淡紅光芒,在夕陽的輝映下,宛如一群穿著淡紅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艷動人。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 【解析】【分析】(1)隱隱約約地看到夕陽西下,一半已隱身匿跡,另一半還懸掛在山頭上,仿佛山口銜著半個夕陽似的。“乘醉”二字則告訴人們他當年是醉眼賞景的。正因為詩人是醉眼賞景。 (2)在翻譯語句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用描寫性的語言表達出來。一注意不要生硬翻譯,二注意體現作者的情感傾向,三注意適當想象,四注意順暢表達。 【點評】(1)鑒賞詩歌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2)鑒賞詩歌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8. ( 10分 ) 詩歌鑒賞。 (1)分析詩歌第一句中“悠悠”的表達效果。 (2)請自選角度,賞析“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一句。 【答案】(1)“悠悠”二字,既形象地顯示出遠別家鄉,得不到親人書信的時間已久,也傳神地表現出希望落空時悵然若失的神情。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29. ( 10分 ) 詩歌鑒賞。回答相關的問題。 (1)詩歌描寫哪兩個季節的柳?各有什么情態? (2)詩歌用什么手法來表現柳的不同情態?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案】(1)春柳追逐東風,翩翩起舞;秋柳斜陽落照,蟬聲衰鳴。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意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30. ( 10分 ) 詩歌鑒賞 (1)第二句詩中“臥看”二字體現了詩人當時怎樣的心境? (2)三、四句詩展現了怎樣的情景?請用自己的話進行描述。 【答案】(1)向往自然,追求寧靜(或“閑適”“愉悅”“沉靜”等)。 【考點】體味詩歌的遣詞,體味詩歌的意象,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 【解析】【分析】(1)此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能力。仔細體會詩歌意境,在湖里寓居,說明作者喜愛大自然,“風恬月淡”“臥看”說明作者向往大自然,喜歡寧靜的生活。(2)從動、靜的角度,從描寫景物遠、近的角度分析即可。展現了靜謐怡人的湖上夜景:一葉扁舟從窗外飄忽而過,輕快迅捷,微波輕漾,漣漪蕩開,蘆葦隨之搖曳。 31. ( 10分 )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宿牛群頭① (1)詩中“拙”“滿”二字用得好,請作簡要分析。 (2)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案】(1)“茁”是旺盛的意思,“滿”是裝滿的意思,形象地寫出了雨過之后,蘑菇長得十分旺盛,數量很多,表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遣詞,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⑴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作答時,先解釋詞語的意思,然后分析其表達效果,最后再指明作者的情感。這里首先要注意“拙”應該是通假字,同“茁”,“茁壯”的意思,用來修飾“蘑菇”,寫出蘑菇長得旺盛;“滿”則寫出蘑菇的多。由此可以看出,描寫的對象主要是“蘑菇”,寫出它的旺盛與多,從而表現出大自然的生機,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⑵從詩歌的一二兩句可以看出,詩人這里描寫的是大自然的美麗之景,而三四兩句則是寫詩人從牧童那里買來蘑菇做晚飯,表現出詩人的安逸閑適之情。 32. ( 10分 ) 詩歌鑒賞。 (1)詩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寫向我們展示了初夏農村特有的景象? (2)詩的三、四兩句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梅子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2)抒發了詩人對田園閑適生活的喜愛之情。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遣詞,體味詩歌的意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詩詞賞析一般從,內容鑒賞、主題賞析、手法賞析三個角度來賞析,從詩句中理解內容,從而感悟詩歌的主題。從詩句中找出能反映初夏季節特征的景物。 (2)詩詞賞析一般從,內容鑒賞、主題賞析、手法賞析三個角度來賞析,從詩句中理解內容,從而感悟詩歌的主題。從詩句中,體會詩歌的主題中心。 33. ( 10分 ) 古代詩歌鑒賞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龍 (1)詩的前兩句寫出了環境的 、 的特點。 (2)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案】(1)凄清、迷蒙。 (2)對友人的同情和依依不舍之情。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意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讀詩要注意理解詩句關鍵字詞的描寫作用。本題要抓住詩句中“雨凄凄”和“楚入迷”來概括,理解其描寫的內容以及表達環境的特點。簡要概括。這類題如果是表述題,就要用評價語,點明方法,比如“形象生動”“真切”“逼真”“烘托”等。 34. ( 10分 ) 詩歌鑒賞。 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 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1)請簡要賞析上片“破紙窗間自語”一句。 (2)全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概括作答。 【答案】(1)上句“破紙窗間自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屋外狂風急雨,吹動窗上破紙,瑟瑟作響,就像自言自語一樣,這樣就把風吹動紙響給人格化了,生動形象;特別是“自”字襯托了詩人“獨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涼破敗的氛圍。 【考點】詞,把握詩歌內容,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35. ( 6分 ) 詩歌鑒賞 不見 (杜甫) 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②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時輾轉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① 世人:指統治集團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時讀書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的詩句有:________ (2)閱讀全詩,說說作者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或“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意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36. ( 7分 ) 詩歌鑒賞 (1)本詩表達了作者________ 的情感,其中________ 聯與“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有異曲同工之妙。 (2)從聽覺角度描繪景物,融情于景是本詩的一大特點。試舉一例進行分析。 【答案】(1)思念家鄉(獨客異鄉的孤寂)、懷念舊友;第四聯(尾聯)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意象,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37. ( 10分 ) 詩歌鑒賞如夢令① 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 無寐,無寐, 門外馬嘶人起。 (1)該詞精于煉字,請簡要賞析“緊”字。 (2)“門外馬嘶人起”暗示出什么內容?表達了詩人什么情感? 【答案】(1)“緊”字,這里是“狂”或“大”之意,該字以動襯靜,渲染了一種冷清死寂的氛圍,突出了詞人貶謫后的落寞哀傷。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動靜相襯 【解析】【分析】(1)此類是屬于考查煉字的題,分析時可以從以下幾步入手:①理解“緊”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緊”字是否運用了修辭手法;③看“緊”字的運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結合著詩歌的具體語境進行理解。答題模式:該字采用了……的表現手法(或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特點,表達了詩人……的情感。 38. ( 10分 ) 詩歌鑒賞 卜算子·海棠為風雨所損 劉克莊 片片蝶衣輕,點點猩紅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種千般巧。 朝見樹頭繁,暮見枝頭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風吹了。 注釋:劉克莊,南宋著名詞人。渴望為抗金復國做出貢獻,卻不為當朝重用,屢遭遷廢,仕路坎坷。 (1)上闋開篇兩句從那些方面寫出海棠花的特點。 (2)全詞情感豐富,耐人尋味,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1)形態(姿態);顏色 (2)①詩人愛花惜花之情感。詞的上片通過“輕”、“小”、“巧”等予以表現花的可愛,下片表達花被“雨洗風吹了”的惋惜之情。②詩人借花傷己,表達了才不見用、遭受壓抑的愁苦,報國無門、功名難就的憤懣。 【考點】體味詩歌的遣詞,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上闋開篇兩句從形態(姿態);顏色兩方面寫出海棠花的特點。上句寫花之態,從花瓣兒著墨,因花瓣兒薄,故云“輕”;下句寫花之色從整個花朵兒落筆,海棠花朵兒個小,所以在寫花之色的同時再著一“小”字,并補足上文“輕”字。兩句同一寫花,而角度各異,為下句“百種千般巧”伏筆。而“片片”又見花瓣兒之多,“點點”又見花朵兒之密,為下片換頭句“朝見樹頭繁”埋下伏筆。(2)①詩人愛花惜花之情感。詞的上片通過“輕”、“小”、“巧”等予以表現花的可愛,下片表達花被“雨洗風吹了”的惋惜之情。②詩人借花傷己,表達了才不見用、遭受壓抑的愁苦,報國無門、功名難就的憤懣。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對詩句理解的能力。體味詩歌的遣詞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9. ( 10分 ) 詩歌鑒賞。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①浮午盞② ,蓼茸③蒿筍試春盤④。 人間有味是清歡。 【注釋】①雪沫乳花:形容泡茶時上浮的白泡。②午盞:午茶。③蓼(li?o)茸蒿筍:蓼茸,蓼菜嫩芽。蒿,茼蒿。筍,竹筍。④春盤:舊俗,立春時用蔬菜水果、糕餅等裝盤饋贈親友。 (1)上闕中, 和 兩種景物增添了晴天河灘的嫵媚。 (2)“人間有味是清歡”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案】(1)煙(淡煙) 柳(疏柳) (2)表達了作者欣賞美景的喜悅,品茶嘗鮮的舒暢,遠離世俗干擾的閑適。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意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解答時,要先熟悉詩詞的內容,然后根據上闋內容,抓住關鍵詞語“嫵媚”尋找相關的景物。 【點評】 40. ( 10分 ) 詩歌鑒賞夏日登車蓋亭 (1)詩的前兩句描寫了一幅怎樣的圖景?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描述。 (2)你從第三句中的“獨笑”中讀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心情? 【答案】(1)詩人躺在紙糊的屏風遮擋的竹方床上,頭枕著石枕,翻看著詩書,感到有些困倦,隨手把書一丟,漸漸進入了夢鄉。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意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根據詩句中所寫的內容,把詩人的動作行為的情態描述出來,可在翻譯的基礎上添加形容中加以描繪。 41. ( 5分 ) 詩歌鑒賞(一)念昔游三首(其一)① 【答案】示例1:我認為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游歷江南的悠閑。詩人說自己十年間沒有官場的約束,感覺飄然而不受拘束,兩個“自”字,充分體現詩人自斟自飲,自得其樂的悠閑。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意象,作者個人的觀點態度,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這首詩大約作于開成三年(838),為追憶往年游歷之作。這是第一首,寫自己的江南游蹤,并寄予了自己懷才不遇、百無聊賴的抑郁之情。全詩突出“自”和“閑”兩字。詩人自負才華而不為時人所重,只能孤芳自賞、借酒澆愁,閑處無聊而只能放情山水,吟詩遣興。十年浪跡江南期間,詩人不受拘束,逍遙自得。這樣固然瀟灑,卻也可見出自己的孤單寂寞。無論是驚世駭俗之舉、狂放言論,還是默默無聞,都不被世人重視,激發不出任何反響。所以,他只能懷著自得其樂的心情,自斟自飲,獨往獨來。在貌似瀟灑自得的外表下,掩藏著一顆孤憤和不合時宜的心。后兩句寫自己在江南各處的游歷、吟詠。面對如畫秋山和綿綿春雨這樣典型的江南景色,詩人所能做到的,就是“閑吟”,而且一“閑”就是十年。在這十年里,他的足跡遍布了江南各個寺院。詩人到處游山玩水,表面看似悠然自在,內心卻十分苦悶。“倚遍江南寺寺樓”的滋味對他來說主要是失意和惆悵,而不是悠閑自得。越是說自己無憂無慮、無拘無束,而且年復一年,無處不去,就愈表現出他的百無聊賴和無可奈何。 42. ( 6分 ) 詩詞鑒賞 (1)對蘭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過“________ ”一詞啟發讀者去想象的。 (2)“半夜鯉魚來上灘”一句極為傳神,寫活了詩歌的意境。請你發揮想象,對這句詩的畫面加以描寫。 【答案】(1)鏡中看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意象,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 【解析】【分析】 43. ( 10分 ) 古詩鑒賞: 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 (1)詩歌的第一、二句寫了哪些景物?體現了豐樂亭景色怎樣的特點?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綠樹、山鳥、晴風、落花;明媚 (2)表達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意象,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對詩句所寫景物可逐詞分析,找出所有景物:綠樹、山鳥、晴風、落花。對于景色特點要看詩句整體意境。“綠樹交加山鳥啼”描寫的景物有動有靜,有視覺有聽覺;“晴風蕩漾落花飛。”從晴朗的天氣,蕩漾的春風,可看到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春天圖景,再加上落花紛飛的點綴,更增加了春日圖景的亮麗色彩。可概括為明媚的特點 (2)詩歌前兩句寫景,后兩句看似寫景,實是抒情,太守為什么會醉?是因為“鳥歌花舞”原來是被春日的美景所陶醉,作者所怕的是一朝酒醒春天就已經不在了,因而更珍惜眼前之景。流露出的是對春天的珍惜,熱愛。再深一層想,熱愛春天不就是熱愛生活么?這正體現了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希望這樣美好的日子更長久些。 【點評】(1)回答這類問題要對所給詩句認真分析,逐字排查,才能找出所有景物。對景色特點可分析詩句的意境,從詩句表現的畫面色彩去分析。 (2)回答這類題要精讀詩句,從詩句的字里行間分析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還要從詩歌整 44. ( 10分 ) (2016·長沙)詩歌鑒賞。 湖①口送友人 李頻 中流②欲暮見湘煙③ ,岸葦無窮接楚田④。 去雁遠沖云夢雪⑤ ,離人獨上洞庭船。 風波盡日依山轉⑥ ,星漢通霄向水懸⑦。 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 【注釋】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煙:指霧靄。④楚田:指田野。⑤云夢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區下起了茫茫飛雪。⑥風波盡日依山轉:寫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騰不息的樣子。⑦星漢通宵向水懸:寫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連成一片的景象。 【寫作背景】詩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別友人,寫下了這一首送別詩。 (1)首聯中寫了哪些物象?古詩詞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種情感或精神,南宋詞人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一句通過“梅花”寄寓了怎樣的情感? (2)“離人獨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獨”字用得好,請作簡要賞析。 【答案】(1)意象:暮靄、蘆葦、田野。陸游《卜算子·詠梅》中梅花寄寓自己堅貞不屈的品質,表達了自己孤雅高潔的志趣。 (2)“獨”是獨自的意思,這里是友人獨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艱辛,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考點】體味詩歌的遣詞,體味詩歌的意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所謂“物象”就是指詩中所寫到的景物。陸游《卜算子·詠梅》是所學篇目,第二問很容易回答。 【點評】本題為煉字型的鑒賞題,答題時首先解釋該字的意思,然后結合具體句子再現有關畫面,最后分析運用該字在表達上的效果及體現的情感。 45. ( 7分 ) 古詩詞鑒賞,完成下列小題。蘭溪①棹歌② (1)通讀全詩,一個“________”字,運用了________手法,并暗示出月光的明潔、溪面的平靜、水色的清澈。 (2)全詩景中有人,景中有情,你從詩人筆下讀出了什么樣的景和什么樣的情? 【答案】(1)鏡;比喻 【考點】體味詩歌的意象,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整體的理解與掌握能力。作答此類題目,一定要認真閱讀,正確理解詩歌的意思,結合題目的要求分析作答。“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一句運用比喻的修辭,一個“鏡”字描寫出了月光的明潔、溪面的平靜、水色的清澈。 46. ( 9分 ) 古詩鑒賞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1)這是一首詠物詩,從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三個方面寫出了蟬的特點。 (2)這首詩表面上是寫蟬,其實是用了________ 的寫法,表達含蓄,寓意深刻。 (3)這首詩給我們以什么啟示?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答案】(1)形狀;習性;聲音 (2)托物言志 (3)品格高潔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意象,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作品給人的啟示和道理 【解析】【分析】(1)從詩句中總結蟬的特點。 (2)了解詩歌常用的藝術手法,理解每種手法的意義與作用。 47. ( 10分 ) 古詩鑒賞 (1)詩歌的一、二兩句表現了作者觀魚 的心情。 (2)在詩歌的后兩句中,表現喜歡魚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是 、 。 【答案】(1)悠閑、怡然自得 (2)施食,垂釣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作者個人的觀點態度,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48. ( 10分 ) 古詩鑒賞 (1)“高低”二字與詩中的哪個詞語相照應? (2)這首詩運用對比,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隨意。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作者個人的觀點態度,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49. ( 15分 ) 古詩鑒賞。 (1)詩中寫出景物的什么特點? (2)詩中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請品味“不知秋思落誰家”句中“落”字的妙處。 【答案】(1)清冷。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歌的遣詞,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本詩寫到了中庭、地白、樹、鴉、露、桂花等景物,描繪了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為全詩抒情營造了濃厚氛圍。 50. ( 7分 )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列各題。 (1)前兩句詩寫出了“水”“天”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2)詩中暗示了詩人將遠行,傷別離。你從哪一句中讀出這一點?請簡要分析。 【答案】(1)空闊(寬闊、高遠);澄澈(明凈) 【考點】把握詩歌內容,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做此題要賞析詩句,“萬頃滄海”可見水的空闊;作者把天空比作“鏡天”,可見天空的澄澈明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