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數學題令廣大師生有些意外,因為過去或許有些效果的花拳繡腿今年有些不效了。遺憾的是,很多師生事后怪罪命題風格變化,卻不反思平時的花拳繡腿是否真的有效應付千變萬化的命題風格。用霍金先生的話說,飛機失事卻怪罪地球的引力。 網上的花拳繡腿文章很多,幾乎是沒有錯誤的空話套話,沒有一句應付實戰的干貨。什么干貨?就是如何把所謂“難題“順利解出來,考135分以上。 注意,我這里所提的建議只適合平時數學考試100分以上的同學,100分以下不是說不能學數學,而是興趣不在數學上。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以下幾點是其他資料上沒有的。 一,縮短各章節復習時間,將大部分時間用于綜合復習,在綜合復習過程中加深對各章節的理解和聯系。很多學校和老師把各章節的復習(即所謂的第一輪復習)時間拉很長,孤立的概念、公式、定理講得很細。這種復習方法的優點是基礎扎實,拿基礎分可靠,但太細了對于拿基礎分來說就是過度復習了。過度復習還不是主要弊端,主要弊端是容易形成思維上的隧道效應,命題風格稍微變化就不知所云。例如,今年的那道求身高題,如果把題目改為一條線段上的幾個點之間的比例關系,求線段長度,也許很多人能解出,但是把抽象的風格(線段)變成具體的風格(某人身高)就不知道如何動筆了。又例如,今年的那道算卦的題,如果把題目改成同時拋六枚硬幣,求恰好三枚正面朝上的概率,很多同學能立即用二項分布解出來,改了一下風格,就不知道動筆了。以上兩例,就是典型的思維隧道效應,原因就是平時把孤立的概念、公式、定理講解得太細太婆婆媽媽了。 二,對于那些中等偏上的同學,老師平時在講完導數后給他們附加介紹微分中值定理。雖然微分中值定理不是高考考點,但是對于一直被認為比較難拿分的導數題,可以開闊思路。掌握了微分中值定理,面對導數題,有“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 三,給中等偏上的同學介紹空間直角坐標系,用坐標系和向量處理幾何問題更方便。例如今年的選擇題的壓軸題,立體幾何解答題,網上公布的標準答案依然是初中平面幾何的窠臼,屬于歐幾里得幾何。不說別的,就說歐幾里得幾何2700年了,坐標系的發明才將近400年,哪種方法更優越不言而喻。 四,數學數學,當然離不開“數”,尤其是“參數”。目前很多師生以為參數方程是選修內容就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作為方法來說,“參數”太重要了。注意,“參數”和“參數方程”是兩碼事,一個是方法,一個是方程。例如求橢圓方程的那道選擇題,求離心率的那道填空題的壓軸題,解析幾何的解答題,通過設適當的參數,根據條件運算即可得出結果。 水平有限,也許自認為的干貨不是很干,水分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