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657個字,閱讀需要7分鐘 文末有驚喜 十八年前,穿過隧道,十歲女孩千尋進入了那個不可思議的世界。 2019年,《千與千尋》在中國上映。奇幻的異世界,世紀之交的國家寓言,成長與勇氣,畸零人的救贖,找回初心的故事……一萬個觀眾心里,有一萬個《千與千尋》。相通的,是這部動畫帶給我們的純粹的、直擊內心的感動,喚醒了那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和在那遙遠的日子許下的初心。 海報 貪吃會變成豬 曾經發生的事不可能忘記,只是暫時想不起來而已 不要回頭,一定會再見面的! 在《千與千尋》首映現場,宮崎駿老搭檔鈴木敏夫透露了宮崎駿新作的最新消息:“這次可能是最后一次了,所以就不管時間和預算了,從開始到現在已經三年了,就算從現在開始順利推進的話,還要三年吧,大概一共會用六年的時間,究竟能做出什么作品呢,我非常期待,每次都會覺得非常興奮和激動,各種細節都沒有偷懶,我看著目前完成的部分,就非常期待三年后的成品。” 這部將耗時六年的匠心之作,叫做《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雖然七次宣布退休又七次復出,被稱為“永不停止的人”,但對于已經七十八歲的宮崎駿爺爺來說,這很有可能是他最后一部作品了。和宮崎駿一貫富有想象的風格不同,新作的名字頗為寫實,看起來不太“宮崎駿”。其實,這部作品的名字,取自對宮崎駿影響至深的一本書——吉野源三郎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可以說是日本的國民讀本,出版八十多年來,經久不衰。《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選段被收入日本小學教材,在日本百年“讀者最喜愛的一本書”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夏目漱石的《心》。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日文版封面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中文版封面 這本書,宮崎駿讀了一輩子 宮崎駿小學時,在家附近一家狹小的舊書店中花費了大把的時間。在這家承載了他童年的舊書店中,他第一次讀到了完整版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宮崎駿自述《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給他帶來的揮之不去的震撼,“直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著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時感受到的沖擊。書開篇不久有一幅插畫,主人公小哥白尼和舅舅一起乘出租車從大雨中歸來。我看到插畫的瞬間,心中毫無緣由涌起一種懷念之情。”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內文插圖 宮崎駿的童年,戰爭剛剛結束,家鄉的一切幾乎都已化為廢墟,彼時的風景坍塌得七零八落。他想象著在戰前軍國主義盛行的日本,時代的風暴中,吉野源三郎在獄中寫下這部作品時的心境,第一次感受到了“懷念”的情緒。晚年的宮崎駿,仍舊珍藏著一九五六年購買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并把同名的動畫電影作為離開人世前送給孫子的禮物。 另一幅讓宮崎駿印象深刻的插畫,源自書中一個重要的場景。一個雨天,十四歲的本田潤一和舅舅在東京繁華街區的百貨樓頂,看著人來人往,心中突然產生前所未有的變化——有許多人在他看不見的地方生活著,人類就像茫茫人海中的水分子,他只是其中之一。因為沒有自我為中心思考問題,舅舅開始叫他“小哥白尼?!薄赌阆牖畛鲈鯓拥娜松烦霭娴恼押褪昵昂?,出于種種軍事理由,禁止人們從百貨商店之類的高層建筑上向下拍照片。這張插畫在當時的背景下,有著特殊的意義。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內文插圖 宮崎駿認為動畫電影要“入口低而寬,能吸引所有人進入,但有一個設得很高的通向凈化的出口?!?/strong>《懸崖上的金魚姬》五歲的孩子也可以看懂,但也包含了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度探討?!赌阆牖畛鲈鯓拥娜松肥侨鐚m崎駿的電影般的作品,既淺顯,又深刻。 身為初二學生的小哥白尼,遇到的事情看似簡單,卻不是少年階段獨有的困擾,而是在人生中會反復遇到的大問題:貧富、歧視、勇氣、自我價值、如何對待錯誤……而舅舅在筆記本上樸實親切的回答,富有包容心和同理心?!赌阆牖畛鲈鯓拥娜松芬粫凶匀涣髀兜膶拸V、從容、尊嚴與溫情,是打動了一代代讀者的原因,也是宮崎駿認可的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無論處在多么艱難或殘酷的時代,都要活得像個人 宮崎駿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并沒有寫如何改變時代才好之類的話。我想,它想傳達給讀者這樣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困難、殘酷,請始終作為一個‘人’而活著。反過來,我想那也是一種‘只能如此’的絕望?!?/strong> 這可以說是宮崎駿作為“積極的悲觀主義者”的一句代表宣言。 這句話,讓人聯想到《起風了》中,來自保羅·瓦勒里的《海濱墓園》的名句,“起風了!……只有試著活下去一條路。” 和《起風了》的主角——天才設計師堀越二郎一樣,宮崎駿痛恨戰爭,卻迷戀飛行器。他厭棄現代機械化工業,但動畫產業本身卻被商業裹挾,是機械高度發展的產物。這是宮崎駿內心始終存在的矛盾與掙扎?!叭祟悤⒌厍虺员M的”,面對由人類貪欲與惡念鑄就的、瘋狂滾動向前的時代車輪,宮崎駿深感無力,接受采訪時,他甚至悲觀地表示,希望“東京被淹沒、曼哈頓成為孤島,金錢和欲望,所有這一切走向崩潰,綠色的雜草接管世界?!?/p> 《起風了》劇照 宮崎駿不認為他的作品足以拯救人類,“我想把半徑五米之內的事情盡力做好……與給五百萬孩子們送去電影相比,我覺得能讓三個孩子感到開心更好……那才是最最真實的?!钡珓赢嬕呀洺蔀榱怂盎钕氯ァ钡姆绞?。在一部關于宮崎駿的紀錄片中,制片人鈴木敏夫開玩笑說,如果宮崎駿在制作《人生》時去世了,影片一定大火。宮崎駿回應:“與其什么都不做就死了相比,在制作中死去要好得多?!?/p> 他的確將動畫做到了極致。一生畫的線,已經可以繞地球幾十圈。短片《毛毛蟲菠蘿》一個毛毛蟲轉頭的動作,宮崎駿看了一眼,就說太像成人了,孩子是不會這樣轉頭的;《起風了》一個四秒的鏡頭,花費了一年多時間;在《哈爾的移動城堡》十四萬頁手稿創下新高后,《懸崖上的金魚姬》的十七萬頁手稿又打破了記錄…… 紀錄片《不了神話宮崎駿》劇照 作為“活下去”的一部分,宮崎駿作品的永恒主題是愛與成長,童真與夢想,這些人心底最純粹和美好的部分,具有巨大的共情力量。宮崎駿曾說,“世界的美麗程度是人類無法察覺的,所以才要做電影啊?!?/strong>越是在絕望中越是要充滿希望,重生和死亡交織在一起,這正是選擇用盡全力“活下去”的宮崎駿帶給我們獨特的感動與生的力量。 很多時候,作為普通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去“活得像個人?!?/strong>在《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中,宮崎駿所體悟到的正是這樣一種“活下去”的信念。盡管人生無常,時有懷疑與迷惘,但“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 畢竟,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仍舊熱愛生活。 宮崎駿作品混剪:謝謝你,宮崎駿先生! ▂ ●你最喜歡宮崎駿哪部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