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生命來來往往,來日并不方長。時光如流水而逝,歲月雖無聲,但卻催人老。每一天都周而復始,忙忙碌碌。當然,每天都有新的經歷,也都有不同的精彩。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走過了一程又一程,驀然回首,已接近而立。 最近迷上一首歌《往后余生》,感覺歌詞寫的很棒:“在沒風的地方找太陽,在你冷的地方做暖陽。人事紛紛,你總太天真,往后的余生,我只要你。往后余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貧也是你……”于是強行腦補一下,多么美好幸福的畫面。到這里,可能多數人以為我會長篇大論談及愛情,但這次我只想說,往后余生,請善待自己的父母。 或許你曾經年少,不解父母辛勞。一路成長,一路依靠。所謂養兒方知父母恩,也許為人父母后,自己如何操勞,如何不易。唯有經歷過后,才知其中艱辛吧。正如前段時間王源在某綜藝節目上唱的一首歌《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一般,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深解其味。 人生,本就是一場輪回,年輕的時候,誰不為子女奔波勞累,待到子女羽翼已豐。不再需要護佑之時,自己卻已是夕陽暮景。而那些曾經在父母護佑下的子女,也會成為新的父母,一如自己的父母那般,勤勤懇懇,為自己的子女操勞負累,待到子女再次長成,自己便也老去。 每個人都有年邁之時。幼時,父母對我們耐心教導,周全照料。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待到父母暮年,我們是否也能如同曾經他們對待我們那般,不嫌不怪,周全仔細,用心侍奉。 人生,總是吃過生活的苦之后,才能知道幸福有多甜蜜;走過太多彎路之后,才明白自己要怎么活。而衡量幸福的標尺,其實就是不求得到多少,而是要看自己當下擁有多少,并且,要懂得診視。 在這個世界上,父母,是唯一真心付出卻不求回報的人了。也是最不愿意給我們添麻煩的人。我曾聽過這樣一句話,說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其實,做兒女又何嘗不是如此,子欲養而親尚待,是上天給予我們最大的恩賜。 寫到這里,我想說趁父母還年輕、趁父母還健在,多陪陪他們吧,不要整天只知道在朋友圈說什么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多拿出些實際行動,就拿剛過去的父親節來說吧,又有多少人給自己的爸爸打個電話或者親口對他說一聲:“爸,您辛苦了!”或者“爸,我愛你!”不要吝嗇自己的情感,要大膽地去表達,不要總說自己沒時間,因為真正沒時間的不是我們。而是那一天天更加老去的父母。他們內心的孤獨、對于子女的渴盼,以及在那歲月深處,面對遲暮的恐慌。這才是我們需要抓緊時間去慰藉的。 很多事情,都是擁有的時候,不痛不癢,毫不在乎。失去了以后才知道珍惜,追悔莫及。當白發換走青絲,當皺紋刻于臉頰,才突然驚覺,原來自己的父母已然老去。幸好,已經發現,一切還算來得及。 什么是完美的人生。不是獲得多少人的喝彩,而是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不是要獲得多大的成就,而是要不留遺憾,往后的余生,請活好自己。更請善待自己的父母,你便此生無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