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地球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成為生命的家園至少有38億年的歷史了。可是地球這個家并不總是對生命友好的。有時候地球會毀滅生命,讓生物發生慘烈的滅絕。地球生命史上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一共發生了5次。 我們可能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這是一部分科學家的預言。前面五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地球超過75%的生物物種都消失了,只能從古生物學家們費盡千辛萬苦找到的化石中,得窺它們的影子。 ![]() 圖示:生命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 第一次,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大約85%的物種滅絕了。 遭受這次滅絕的生物是海洋生物,因為這時候地球上還沒有出現陸地生物。這個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動物就是鸚鵡螺。別看現在海洋中是鸚鵡螺只有十幾厘米。可是奧陶紀的鸚鵡螺身長可達11米,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頂級掠食者。不過這種體型巨大的奧陶紀霸主沒有逃過滅絕的厄運。 ![]() 圖示:奧陶紀海洋中的霸主鸚鵡螺 科學家認為導致這次滅絕的罪魁禍首是地球附近的超新星爆發產生的伽馬射線暴正好擊中了地球。伽馬射線摧毀了地球上的臭氧層,導致了海洋浮游生物大量死亡,食物鏈基礎遭到摧毀,發生了大饑荒。這種說法受到了受到了很高的認可度,同時也告訴了我們地球上的浮游生物對于地球生命的重要性。它們是地球生物鏈中最基礎也是最脆弱的一環。 ![]() 圖示:現在海洋中的鸚鵡螺 第二次,泥盆紀大滅絕,發生在3.7億年前,75%的海洋生物滅絕了。 這時海洋中的生物剛剛從上次大滅絕的陣痛中走出來,不幸又降臨了。導致這次大規模性滅絕的的兇手來自地球的內部——超級地幔柱噴發。地球的內部充滿了高溫的巖漿。這些巖漿在地殼下流淌著,終于有一天地殼承受不住來自地下的巨大壓力,海底被撕開了。3000億立方米的巖漿從地下噴涌而出!噴發附近的海洋生物當即被燙死,海水遭到了嚴重污染。海洋生物的厄運又來了。 這時的海洋生物趁著地球上這兩次災難的間隙已經發展到了脊椎動物——魚類。魚類已經進化出了身長11米,體重超過4噸,咬合力有5噸的可怕怪物——鄧氏魚。不過再大的魚在超級地幔柱噴發面前也只能變成烤魚。 此后,一些魚類為了生存下去,鼓足勇氣開始了偉大的探險歷程——踏上陸地。最早的兩棲動物出現了。 ![]() 圖示:泥盆紀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鄧氏魚 第三次,距今2.5億年前二疊紀大滅絕,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 超過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永遠的消失了。這次地球大有把地球上生物趕盡殺絕的架勢。地球上的生命這次遭受了多重災難的打擊:氣候變化、空氣成分改變、超級火山噴發,沙漠肆虐以及地球遭受到小行星的撞擊等等。這期間地球的火爆脾氣上來了,超級火山噴發竟然持續時間長達800萬年!地球瞬間變地獄。躲過了兩次大滅絕災難的三葉蟲這次沒有躲過去,滅絕了。 ![]() 圖示:三葉蟲化石 第四次,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發生了地球史上第四次生物大滅絕,76%的物種滅絕了。 二疊紀大滅絕剛剛過去,三疊紀又來了。這次的罪魁禍首還是地下流淌的巖漿。火山噴發造的高溫,毒氣以及遮天蔽日的灰塵形成的氣候變冷等等連鎖反應讓三疊紀的動物們苦不堪言。不過恐龍在這次滅絕事件后開始興盛起來。 圖示:三疊紀大滅絕開啟了恐龍時代 第五次,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時代就此終結。 恐龍滅絕的原因,現在提的最多的說法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了。關于這些方面的報道在這五次生物大滅絕中是最多的了,這里就不在贅述了。總之恐龍的消失給哺乳動物時代的到來鋪平了道路。很難想象現在的世界還是恐龍橫行的時代是個什么樣子的。 圖示:恐龍的末日 與陸地上恐龍完全徹底地消失不同的是,海洋里種類繁多的菊石中,有極少數幸存了下來。繁衍并進化到現在,鸚鵡螺成了它們的近親。但是,如果文中開頭一部分科學家所說是事實,這些躲過了第五次大滅絕的海洋生物,躲得過第六次嗎? 每次大滅絕后,地球需要數百萬年甚至數千萬年,才再次生機盎然。令科學家們苦惱的是,雖然找到了一些線索,但他們并沒有找到這幾次大滅絕的真正原因。他們只能推測,突發的事故,形成氣候劇變,也因此導致了生物大滅絕。 不少科學家認為,我們正走在第六次大滅絕的路上,不是沒有原因的。全球的生物物種,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人類同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地球的風景。如一些物種因為人類的捕獵已經滅絕,另一些動物因被人類從這一個大陸驅趕到另一個大陸。 熱帶雨林的規模越來越小,我們向大氣層和海洋輸送了數十億噸的二氧化碳,全球氣候已經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已經讓許多物種,20%的植物和30%的動物,瀕臨滅絕的邊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