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了治鼻炎,用蒜汁滴鼻,是怎樣一種體驗嗎? 這就是當我聽說了有人用蒜汁治愈了鼻炎之后的反應,只可意會,不可言談。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個醫友患鼻炎多年,每年秋天都非常嚴重,打噴嚏,流鼻涕,眼睛癢,鼻塞…… 治療了很長時間,吃了很多中藥,也沒有徹底治愈,一到秋冬就一直搓鼻涕,被鼻炎折磨的痛不欲生。 這時候,可能都會想,要不試試民間所謂的秘方吧。經人介紹,找到了這么一個秘方。 將大蒜搗爛,用干凈的布包好,擠壓出蒜汁滴入每個鼻孔內…… 讓我平復一下內心,想到這里,現在已是汗毛直豎。。 好吧,讓我們來詳細聊一聊鼻炎。 首先,鼻炎我們肯定都比較熟悉了,經常打噴嚏,鼻塞,流鼻涕,或者聞到花粉等異物就會加重,我們知道,這就是患有鼻炎了。 顧名思義,鼻炎其實說的就是鼻腔內的炎癥,包括了普通的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 而前面說的鼻塞等癥狀,屬于鼻炎的表現。 是因為鼻腔內有炎癥,可以理解為虛熱,所以身體要抽調津液過來,清這里的虛熱,于是就有了流鼻涕,鼻塞等表現。 這里我們一定要分清楚哦,鼻炎是一種病,而鼻塞、流鼻涕,屬于癥,也就是癥狀。 而中醫講病、癥,還有一個是證。 醫圣張仲景告訴我們,治病的一個大原則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也就是辨證施治,不是辨病施治。 所以中醫并不是根據你得了什么病,給你開什么藥,而是根據你的具體表現,判斷所犯何逆,即判斷屬于什么證,比如脾胃虛寒,這就是證。 然后再根據證來用藥。 你有沒有聽說過,這個大夫怎么給不同的人,不同的病,開了同一個方子啊? 這就是中醫的特點,因為雖然病不同,但是證卻相同,所以可以用同一個方劑。這就是異病同治。反之,你也就知道了什么是同病異治。 所以中醫流傳到現在,疾病越來越多,但是我們依然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扯的有點遠了,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點中醫。 接下來,就要判斷鼻炎的表現,屬于什么證了。 根據肺開竅于鼻,所以知道打噴嚏、鼻塞、流鼻涕,肯定和肺有關系。 是因為肺中有寒,導致了虛熱在上,久而久之,形成了鼻炎。 當然,經常外感風寒,飲食寒涼,都會導致肺寒更重,這也是得鼻炎的客觀因素。 那么,如果是我們治療的話,明確了鼻炎是肺寒所致,也就是證,那么根據證來選擇方劑:小青龍湯可以破肺寒,當歸四逆湯也可以破肺寒。 同時考慮虛熱的問題,可以加上石膏清在上的虛熱,如果虛熱明顯,可以考慮先清虛熱。 為了方便,既能破寒,又能清熱,可以考慮直接用小青龍湯顆粒+小柴胡顆粒一塊沖服。 因為小青龍湯破寒消耗津液較大,所以服用之后有可能會口渴,心慌,所以等鼻炎的癥狀緩解之后,可以考慮堅持喝一段時間的當歸四逆湯,持續破一下肺寒,鼻炎基本都能治愈。 那么用蒜汁滴鼻,這種方式可行嗎? 說實話,應該有一定的作用。 蒜汁屬于高強刺激的東西,滴入鼻腔,可以抽調全身津液過來清熱,也就是改善炎癥。 但實在是太痛苦了,并且只能緩解一段時間,肺寒不破,來年還會鼻炎。 這兩種方式,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種? 一個干脆利落,一下就能緩解; 一個良藥苦口,解決根本,但需要堅持。 我比較慫,蒜汁滴鼻的體驗,實在不敢嘗試……如果你嘗試過,請在留言區留言。 不過這個方法,確實也讓我在反思一個問題,就是這種小方法,或者小劑量的中藥,到底有什么樣的作用? 過去我覺得,中醫人用藥就要就得遵循經典,一兩15.625g ,為了方便計算,以15g 來用,所以每一味藥,一般都在30g——45g 左右。 對于小劑量,或者小方法,井水不犯河水吧…… 但是現在,我覺得小劑量,小方法很美好。 就像三伏貼,它的主要作用幫助身體恢復陽氣,破掉體內的寒濕。 但是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過去我認為三伏貼,作用力再大,也不如艾灸恢復陽氣的力量大。所以有時間三伏天艾灸不是更能幫助身體振奮陽氣,破掉寒濕嘛。 現在,我依然這么認為,三伏貼的力量沒有艾灸大。 但是它有一個好處,它恢復陽氣的作用力更溫和,更持久。 這種作用特點有什么好處呢? 經常做艾灸的人,可能會有體會,艾灸容易上火。 因為久虛、久寒的病人,病人虛熱偏重,加上艾灸消耗津液,虛熱更重,容易導致口腔潰瘍,甚至失眠等問題。 但是三伏貼就不容易出現,因為它的作用力緩和,持久,所以不容易導致上火。 千年寒冰豈是一朝一夕能化開的,所以破寒急不得。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篇提到:寒則留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寒不容易破。 所以像肺中有久寒,長期宮寒,脾胃虛寒,都需要小火慢燉。 當然,為了能讓寒冰化的更快,我們平時生活規律,飲食結構都要調整好。 主要是按時休息,忌寒涼,多補充水份。其他方面可自己把握。 著名經方家姜宗瑞老師,也談到經方劑量的問題,而且在臨床實踐中也證實了小劑量,經方按一兩3g 算,也有不錯的療效,沒必要超大量用藥。 活用小劑量的一些技巧和實踐經驗,希望將來有機會能與姜老師及臨床同仁探討。 謝謝大家! #中醫公開課# 夏天悶熱潮濕,婦科問題高發 很多女性都羞于提起自己有婦科問題 導致炎癥變癌癥 是時候改變思想觀念,學習婦科知識了 掃描下方二維碼,聽當歸醫生講講 如何正確認識女性白帶 |
|
來自: Dementia豆豆 > 《己安,李可 倪海廈 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