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兩個名士叫做華歆和王朗。沒錯,這個王朗就是《三國演義》故事中被諸葛亮罵死的王司徒。 話說三國時期戰亂頻繁,有一天華歆和王朗同坐一條船避難。在半路上,忽然有一個人想要搭乘他們的船:“追兵要來了,兩位大人行個方便,讓我上船唄。” 華歆面有難色的說:“哎呀,兄弟啊,我也覺得你可憐,但是呢,我們也是逃難之人,和你又是非親非故的,帶上你很不方便。所以說,你還是另找個船吧。” 王朗卻說:“華歆,你這么說太沒同情心了。我們的船夠寬夠大,為什么不幫助他呢?大兄弟,上船來吧。” 華歆一想,既然王朗同意了,那就讓那人上船吧。 沒過多久,追兵嘩啦啦的趕上來了。因為是三個人,船劃得不快。王朗就急了:“媽呀,再這么下去,我們三個都要被包了餃子。大兄弟,你還是趕緊下船吧,我們船小帶不動你了。” 沒想到華歆卻阻止了那個人下船,大聲的說:“我之前并不是沒有同情心,只不過考慮到我們兩人的安危,這才有些猶豫。不過我們都已經同意接納這個人,給了他希望,怎么怎么可以緊急時丟棄他呢?這可不是君子的行為。” 王朗一聽,非常慚愧,于是兩人就帶著那個人一起逃走。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看出了華歆和王朗兩人的品行優劣。 王朗一開始沒有仔細考慮情況,滿口答應,表面上大方,實際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送人情。一旦與自己的利益發生矛盾,他就露出了自私、背信棄義的真面孔。 而華歆深謀遠慮,寧愿一開始得罪別人,也不不輕易承諾。但是一旦許諾,就一諾千金,就算是冒著生命危險也一定要遵守。可見華歆品行遠遠高于王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