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三文魚”系列之——網文如何寫出代入感: 大家好,我是三文魚。如果有人和你說,寫小說只要努力的去寫就好了。 我會說,只要努力去寫,這句話,其實就是一碗毒雞湯。 努力很重要,但方向更重要。 沒有方向的努力是無頭蒼蠅,就像射箭沒有靶,你永遠找不到正確的答案,只會白白蹉跎光陰,一撲再撲,最后激情全散。 一門學科中的基石是什么?是一個一個準確、清晰、不模糊的概念。 只有把每一個概念徹底都搞清楚了,你的方向才不會錯,你的目標才不會歪。 而我想做的事情,就是大家一起,把網文中所有的概念,搞清楚,弄明白,然后證道,成神。 如果你也這么想,那請在評論區支持我,讓我有足夠動力寫下去。 今天,三文魚來說說網文中基礎的基礎,代入感。 現在很多作者都不知道代入感的重要性,代入感嘛,就是讀者看書時代入其中的感覺嘛。 像這樣認為的作者,別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沒有看到有人寫出了什么優秀的作品。 代入感有多重要呢?就好比寫小說只有兩個維度,一個是代入感,一個是小說的精彩程度。 一本小說如果說滿分是100分,那小說得分=代入感×精彩度。代入感是10分,精彩度也是10分。也就是說,哪怕你的小說精彩絕倫,但是代入感為0,那也不會有一個人喜歡看。 當然,上面這個例子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比如外星人的小說(假如有的話)就屬于舉例范疇,人類看這種小說,根本就代入不了,所以情節在精彩也是沒用的。 (外星人:你們地球人在叫我?) 每一次我講一個概念時,我喜歡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的弄懂它,因為一個準確、清晰的概念就是一塊最好的基石,你后面所有的技巧等應用層面上的東西,都是從這塊基石上長出來的。 只有你清晰的了解代入感的概念,那以后你在寫作時,就會下意識的趨利避害。避開那些小說中撲街因素,所謂的大神,其實就是這樣的。 好了,回到正題,那什么是代入感呢?我找到很多種答案。 代入感是符合讀者審美和幻想,是讀者想要做的,但是現實中卻做不到的。 代入感是熟悉感 代入感是真實性、合理性。 代入感是讀者對角色的認可和共鳴。 代入感是讀者將自己想象成主角的一種行為。 代入感,是主角言行、性格、經歷等符合讀者的渴望、期望、欲望。 代入感是注意力吸引的程度。 最后,我總結一下,代入感是在符合當下的社會規范、具有一定真實性、合理性的小說中,讀者專注的代入其中角色,產生的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關鍵字:社會規范,真實,合理,專注,身臨其境。下面我一個一個說。 社會規范是指調整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比如說法律法規、風俗習慣,這些都是一種社會規范。 為什么小說要符合社會規范呢? 因為人是社會動物,必須在社會中生存,所以人大腦中默認的模式就是社會規范。比如都市中,殺了人,卻沒有任何原因的逍遙自在,這種情況就是違反社會規范的,代入感也就無從談起了。 真實合理的小說情節設定人物,會讓人產生熟悉感,熟悉感是代入感最好的潤滑劑。為什么都市小說這么火?為什么大神們都會建議新手寫都市? 就是因為都市是投射現實生活的架構體系,在讀者熟悉的世界中開展故事,這樣的代入感就強。 專注直接決定了代入感的多少,因為專注可以感受到更多細節,從而使得小說越發真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人專注的看小說,和三心二意看,感覺是不是就會差很多? 前面準備得差不多了,身臨其境是代入感的具體感覺了,這個不難理解,我們跟著角色一起哭一起笑,就是身臨其境。 現在大家明白些沒有? 代入感來自我們俗成的社會規范,來自真實,來自合理,來自熟悉,來自專注,來自人的共情,來自讀者的代入其中。 那代入感的原理是什么呢? 代入感的原理是人的共情功能,也就是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這個涉及到進化論、大腦神經學、心理學,我也不是很懂,就不深入的講了。 大家只要明白一點,我們的大腦,會讓人感同身受就足夠了。 大神們幾乎都是寫出來的,幾百萬字,幾千萬字,這么多的文字中,代入感早就形成了一種本能,這是他們千錘百煉練出來的。 如果我們想要達到這種程度還能怎么辦? 答案就是掌握原理,然后推出技巧。
可以從外貌設定、性格設定、經歷設定、身份設定等設定上下功夫,力求塑造一個有正能量,積極主動、愛憎分明的角色。這里就不細談了,以后有時間會專門講設定。 但有一點一定要注意,有一些寫作指導帖子告訴新人說:對于主角的相貌特征設定要模糊普通處理,性格也要設定成那種常見的“泛性格”,這樣能加強代入感。 在這里,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讀者自身實際情況和他YY想象主角的情況是兩個概念,大家去看火的小說,哪一本小說沒有一個個性鮮明的主角? 如果說相貌模糊普通,性格模糊普通,能增加代入感,那是不是主角的生活普通,身份屌絲,經歷屌絲,這樣加一塊是不是更能增加代入感呢?那這樣的書誰看? 網絡小說的本質是YY,人物設定都不真實,沒有細節,怎么讓人好好的YY? 小說三要素大家都知道,人物、情節,環境。環境這個因素也就是世界設定的范圍。所以這也是都市類小說火的原因。 1)生活化場景 龍空上有一篇有名的帖子,叫做成神證道正當時,里面講的是當今網文的潮流所向,這種潮流就是生活化。這是空穴來風的,因為生活化的場景、情節,能極大的增加讀者的代入感。 生活化可以寫寫生活中中共同經歷的話題,年輕人面對多得場景,這些都是生活化的內容。 生活化的確是一個趨勢,但我分不清這是小趨勢還是大趨勢。 2)利用當下的潮流和社會熱點 紅包流,微信QQ聊天群,直播流,游戲,這些都是當下的潮流,只要是潮流就說明有足夠多的受眾,當你在寫這個潮流的時候,這些受眾就天然的有代入感。 3)符合當下社會規范的 這點在前面說過,簡單舉個例子,當你寫一本學霸小說,主角主要鉆研數學,這時候你設定成數學使用的是二進制,1+1=10,那還不得毒死一片觀眾。 真實合理之前也說了,這里再補充幾點。 1、小說的真實合理性體現在細節。很多大神告訴我們,寫作就是寫細節,為什么?就是因為你細節寫得多,讀者就感覺越真實,就越有代入感。 2、多鋪墊,慢節奏。不得不說,慢節奏下的鋪墊多的情節代入感是很強。就像一個人慢慢看一部電影一樣,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讓人沉浸在其中。 3、要真實合理,要會用“六感”描寫手法,即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感覺,和有序的敘事視角。這是文筆寫作方面的技巧,這里不詳談。 1)選擇合適的視角。 第一人稱視角是代入感最強的視角,但我們一般都是用第三人稱視角寫作,但上帝視角也是有比例選擇的,所以,我們應該更多的使用主角視角。 2)鏡頭焦距主角 不要寫配角寫太多,要把7成以上的筆墨留給主角。當然,100%主角視角代入感是最強的,但也是犧牲了布局等寫作技巧換來的。 3)緊張、懸疑能調動情緒氣氛的情節 《我有一座恐怖屋》為什么這么火?因為代入感強啊,很多讀者晚上看書,看著看著就覺得房間里突然很熱鬧。這其實就是深度代入的體現。 為什么懸念、緊張感能讓人增加代入感呢?因為人天性好奇,好奇致使專注,專注能體會到更多的細節和感覺,所以代入感強。 大家記住一句話:一切不合理都會讓讀者出戲。這種不合理體現在劇情的不合理和讀者預期中的不合理。 1)避開劇情毒點 為什么空龍水友在試草時會毒發身亡?你說因為他們傻?不,是因為小說太毒了。綠帽什么的我就不說了,還有那些什么分身自己C自己啊,精神分裂啊,圣母啊,窩囊廢啊,想必大家深有體會。 2)避開中斷劇情 中斷劇情的方式有,打斗,轉換視角,切換鏡頭,換地圖,還有糟糕的文筆。就好比男主把美女剝光丟在了床上,然后作者把鏡頭一切,講起了主角兒時的經歷。你們說這劇情還有代入? 3)避開多主角 4)避開不符合讀者預期 上面的例子也可以解釋這一點,就好比書名簡介掛羊頭賣狗肉,觀眾一進來看不到自己想要看的內容,也會沒有代入感。 再次強調一下,代入感來是社會規范,是真實,是合理,是熟悉,是專注,是細節,是人的共情。 大家現在有沒有對代入感這個概念理解更深一點呢? 學而不用等于白學,想要讓自己知道自己知道,就得重復!重復!再重復! 今天講的代入感,請水友們在都市背景下,在商場、愛情、埋伏三個關鍵詞中任選其二,寫一個小場景,看看能不能用最少的文字最效率的寫出最強的代入感。 以上內容所有權歸“三文魚”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