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順逆相隨,有高峰,有低谷,春風得意馬蹄疾,人在高峰時意氣風發;然而,峰回路轉,人轉到低谷時,日子就變得很難熬。不管是什么原因,人在低谷時,靜心讀幾遍,老祖宗這3條智慧之言,重新激活自己! 1、事到萬難須放膽,宜于兩可莫粗心。這句老祖宗的智慧之言,南懷瑾先生常常用來勉勵大家。南懷瑾剛到臺灣時,做運輸貨物買賣生意,開頭做得風生水起,大家都掙著送錢來入股一起做。后來,時事變化,出了意外狀況,3條貨船被征用,貨物被毀,南懷瑾一下變成欠債大王。之前熱捧的人,隨即變成面目可憎的追債人,追債人甚至拿刀架到他的家人脖子上威脅。 這么煎熬的低谷日子,南懷瑾先生也熬過來了。所以他更深刻地體會到,事到萬難須放膽。事情眼看已經發展到窮山盡水,就要豁出去,從容面對,冷靜尋找出路,慢慢走出困境。 這種豁達的心態,很多人做不到。普通人落入低谷,就喝酒,買醉,自暴自棄,甚至鋌而走險,做一些非法的事情,這是自毀前程。 人到低谷,反正你已經沒什么好失去的了,不如豁出去,重頭再來,放膽去做。不管怎么走,怎么做,只要走的是正道,做的是正事,那么遲早會時來運轉,慢慢反彈,走出低谷,向上發展。 而人在模棱兩可,在做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一個決定做錯了,后面就會步步錯。這是“事到萬難須放膽,宜于兩可莫粗心。” 2、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你冷靜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那些人的好運或者倒霉,基本是自己的一言一行導致的。
福禍,并不是命運規定不變的,基本是人自己的作為召喚而來。勤奮的人,積極向上,方法得當,又能持之以恒,遲早會成功,就是所謂的運氣好,有福報。 而總想投機取巧,不愿意實干的人,通常是吊兒郎當,做不出什么成績。 一個脾氣很暴躁的人,通常自己的五臟六腑不好,身體不佳,而身邊的人也不愿意靠近他;一個性格隨和,樂于助人的人,通常人緣很好,人脈好,則機遇多,這樣的人,路越走越寬。 我們想成就什么樣的事,就要做什么樣的人。嚴于律己,寬于待人。如果只是一味地任性,放縱自己,通常帶來的結局,也只能是自己默默承受。 3、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我們說,一個人很能干,得到領導的器重。這個器重,就是來自孔子說的“藏器于身”。 在《易經》中,最重要的,不是“藏器”,而是“時機”。 一個人再有本事,再有能力,如果生不逢時,或者得不到發揮的機遇,那么也是枉然。所以孔子強調:“待時而動”。 待,有等待的意思。一個人有能力,但是要一邊努力,一邊等待最佳時機出現,才能一躍而上,實現自己的抱負。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別人,心里嘀咕:這個人能力不如自己,憑什么他就出名?這就是“位”的問題。原因是他抓住時機,上了那個“位”,所以他就出名。你很有能力,但是你沒抓到一個合適的時機,不在其位,所以你不出名。 人在低谷時,靜下心來,讀一讀老祖宗的教誨,慢慢你就能放下憤世嫉俗的情緒,找到自己的方向,抓住自己的機遇。人生總是風水輪流轉,不要羨慕別人高高在上,說不定下次就輪到你上去;也不要嘚瑟自己高高在上,說不定下次就輪到自己下來。 人生就是這么一回事。讀懂了,就順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