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1邢益濤 2張明強 2王定國 2李杰 2周也 1林天東 1海南省中醫醫院 2云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云南省中醫醫院 編輯 / 劉剛 ⊙ 校對 / 許奇 慢性前列腺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主要以尿路癥狀、疼痛、生殖系統癥狀及精神抑郁癥等表現為主,且反復發作、頑固難愈,十分棘手。其作用機制、發病因素等尚未十分明確,導致臨床上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而對于慢性前列腺炎,中醫將其歸屬與“精濁”、“淋證”、“精病”等范疇,目前研究表明,合理恰當的運用中醫藥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林天東教授系第三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導師,主任醫師,致力于男科疾病的研究及探索已近53年,對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其學術觀點獨樹一幟,特別是從“異病同治”角度論治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非常好的療效,現將其經驗介紹如下。 1 基于“異病同治”認識慢性前列腺炎古代對慢性前列腺炎的認識由來已久,如《素問·瘺論篇》中提到:“思想無窮,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翁瘺,及為白淫”。《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決》則言:“油在精窮溺自清,移物如膿,陰內痛,赤熱精竭不及化,白寒濕熱敗精成”。《醫學三字經》云:“蓋以脾主土,土病濕熱下注,則小水混油。濕勝于熱則白油”。清·林佩琴《類證治裁·淋濁》指出:“腎有兩竅,一溺竅,一精竅,淋在溺竅,病在肝脾;濁在精竅,病在心腎”。清代著名醫學家程鐘齡則認為精濁的產生:一為腎虛引起精關固守失職,敗精流注,游積精道;二為濕熱之邪下注,濕熱久蘊下焦引發淋濁。可見古代醫家大多從濕熱、腎虛論治前列腺炎。 林老認為前列腺歸屬于“精室”范疇,而肝足厥陰之脈“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肝的疏泄正常與否與精室病理生理息息相關。目前生活節奏較快,男性工作壓力較大,久之易導致肝氣不疏,氣機郁滯,加上煙酒無度、嗜食辛辣膏粱厚味,致脾失健運,釀生濕熱,《素問·太陰陽明論》云:“傷于濕者,下先受之”,故濕熱之邪循肝經下移,導致肝經濕熱侵襲精室,濕熱日久,灼傷腎陰,繼而出現小便淋瀝澀痛等表現,且腎陰虧虛,陰損及陽,陽虛則氣化失常,膀胱開合失度,出現小便頻數等癥。而帶下病在《傅青主女科》有詳細的論述:“婦人有帶下而色黃者,宛如黃茶濃汁,其氣腥穢,所謂黃帶是也”,“黃帶乃任脈之濕熱也。因帶脈通于任脈,而任脈起于胞中,下出于會陰,經陰阜,沿腹部正中線上行,走與唇齒,唇齒之間,原有不斷之泉下貫于任脈以化精,使任脈無熱氣之繞,而一旦熱邪存于下焦,則津液不能化精,反化濕也。且任脈與腎相通相濟,肝之化火與脾之生濕,濕與熱相合,灼傷腎陰,使其欲化紅而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熬成汁,乃成黃帶也”。綜上所述,男女之病,無論在病因、病機上,都有其相似之處,對于男女之病,不能分而治之。 基于此,林老認為結合中醫辨證論治及《傅青主女科》的思想,認為男女異,異在經帶胎產,而藏象一致,女疾男病,同屬陰陽八綱,而治法則一。提出了從“異病同治”角度論治慢性前列腺炎,即當慢性前列腺炎證屬腎虛濕熱下注時,效仿《傅青主女科》治療帶下病之法,主張應用易黃湯治療,取其清熱祛濕,固腎止濁之功,經多年臨床觀察,療效較好。 2 病案舉隅黃某,35歲,海南文昌人,于2016年6月15日因“尿頻、尿急1年”就診。初診癥見:尿頻、10次/日,尿急、排尿不順暢,偶小便刺痛及尿道口灼熱,色黃,時有尿不盡,夜尿2次,會陰部及雙側腹股溝稍不適,小腹時有脹悶不適,陰囊潮濕,有異味,易出汗,易滑精。近期出現性欲下降,勃起硬度較前減退,納眠一般,食欲較差,易有飽悶感,大便稀塘,3次/日,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林老診后認為,此乃明顯的腎虛濕熱蘊結之證,治以清熱祛濕,固腎止濁。方用易黃湯加減。處方:山藥15g,欠實15g,黃柏15g,車前子(包煎)15g,白果10g,生薏苡仁15g,炒厚樸10g,石榴皮10g,酸棗仁10g。7劑,水煎服,1天/劑,3次/日,每次100 mL。并囑患者放松身心,清淡飲食。 6月22日二診,訴尿頻、尿急改善,小便刺痛及灼熱感消失,會陰部及陰囊潮濕緩解,小腹脹悶感減輕,大便次數較前減少,但仍有勃起功能不佳。舌紅苔黃稍膩,脈滑數。續前方去炒厚樸,加仙茅10g,陽起石10g,7劑,煎服法同前。 6月29三診,患者訴尿頻、尿急癥狀明顯改善,勃起硬度較前好轉。納眠可,大便調,舌紅苔薄黃,脈滑。續前方,薏苡仁減至10g,加炒麥芽20g,淫羊藿15g,7劑,煎服法同前。 7月6日四診,患者訴不適癥狀消失,性欲好轉,勃起硬度恢復較好,余未不適,納眠可,二便調,舌紅苔薄白,脈滑緩。續前方不變,14劑,鞏固療效。 按:林老認為該患者為典型的慢性前列腺炎,腎虛濕熱之證明顯,方選易黃湯加減。方中重用山藥、芡實補脾益腎,為君藥,白果收澀止濁,兼除濕熱,為臣藥,黃柏、車前子清熱祛腎火,使濕邪有出路,為佐藥。加薏苡仁,增強化濕之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祛濕,固腎止濁之效。再輔以仙茅、陽起石等改善勃起功能。主次癥兼顧,較大程度緩解病人的不適。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山藥中的尿囊素具有抗刺激、麻醉鎮痛、消炎抑菌等作用,具有促進皮膚潰瘍面和傷口愈合的作用;芡實中的芡實多糖具有明顯的抑菌作用;車前子具有利尿、消炎的作用;黃柏等清熱藥亦具有抗炎、鎮痛、抗病毒的作用。在臨床診療方面,林老曾用易黃湯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90例,總有效率96.8%,治愈率66.2%。可見,林老從“異病同治”的獨特視角,運用易黃湯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非常好的療效。 3 小結慢性前列腺炎臨床癥狀多樣,病因病機尚未十分明確,患者常因此而背負很大的壓力,產生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加之臨床上藥物療效不確切,給治療帶了很大的難度。林老臨證多年,學驗俱豐,博古通今,潛心于研究男性疾病53年,在診治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出了“以‘異病同治’為原則論治慢性前列腺炎”的學術思想,臨床上主張應用易黃湯治療慢性前列腺炎。這一觀點不僅是對中醫理論“異病同治”的全新詮釋,更是在此基礎上豐富和充實了中醫理論,且在臨床上屢獲奇效,用其獨特的視角認識慢性前列腺炎,為臨床上診療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及理論。 I 版權聲明:○ 本文摘自《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8年第2期第3-4頁。○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與我們聯系,立即刪除。I 投稿郵箱:445288908@qq.comI 咨詢合作:微信號:lianshangpuy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