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瑜伽,不一定總是會感覺很舒服;你可能會感覺到身體的酸痛;也有可能受傷,還有可能經歷身體在恢復其本來的結構和功能過程中必然發生的移過性的疼痛; 你也會經歷掙扎,面對不少失望... 但是正是因為你會直面你的局限和你經歷了面對你自己的局限的時候你身心在當時那種境遇的反應,你才有機會成長,你想停留在原來的局限之內都不可能。在有的時候你會感覺非常黑暗、很痛苦...這種感覺每個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前一刻都會有。
在你在走上瑜伽之路的初始階段,你多半會有一些具體的目標...這些目標多半和身體的表現有關..比如這里緊怎樣打開、那里怎樣加強、如何才能倒立、怎樣才能下腰,什么時候可以一字馬....你會希望在朋友圈po出來可以展示你瑜伽功夫的照片,你想在眾人聚會的時候,你可以擺一個pose露一小手....這些都很OK。但是很快你就會把這些統統忘掉,瑜伽的路上你不會總是像個小孩。
你可以挑戰和追問所有你被安利所有的關于瑜伽的知識和信息,懷疑才能引導你追尋真正屬于你的體驗。公眾號文章(包括本號的文章)是屬于最值得被懷疑的用來安利群眾的內容;即使來自“大師”,也不能盲目信任,一定要用自己親身的感受來驗證。
你可以在一個集體的環境下練瑜伽,你可以受益于這個環境的能量。但是遲早有一天,你需要帶著你的瑜伽走出江湖...一個人一張墊子,開始真正的瑜伽練習。
無論你練習的日常是什么,你都可以可以把這個編排過程做得更多一點,更少一點,更深一點,更淺一點,更緊湊一點,更松散一點;你不去嘗試就永遠不會知道你能做到什么。
練習的精進和高級不一定意味著你會變得更加靈活或者更加強壯;練習的進步意味著你對在體式中的自己的身體有了更多的覺知和意識 - 就是有了跟多地感覺,知道你的身體在體式中在干什么;練習的進步意味著你學會讓你的練習為身體提供必要的支持;讓你的身體更健康,精神更快樂這樣你在生活中可以保持健康,情緒穩定和快樂。
你可以對老師說:不、不要。 拒絕老師的調整和體式加深的要求;建立在你自己的覺知和你練習的目的之上,只有你才最了解你自己。
你需要有一定的自律和長期堅持一致性的練習,即便是在生活中經歷一個特別的時間段有較少的時間和精力,你也需要一個維持性的小劑量。如果沒有長期堅持和一致性的練習,你就很難看到瑜伽練習的效果和對你的影響。如果你只是想每周一兩次,拉伸一下,沒有問題;但是不管你是不是說你練得是瑜伽,這篇文章不是為你寫的。你要是想要的是我說的瑜伽練習 - 比休閑放松的活動更多一點的修行,你就必須付出更多..更多...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相信瑜伽這個過程,相信在無數次重復中你可以成長,你可以學到很多很多。Yoga works,只要你給她時間,付出努力,具備耐心。
在瑜伽練習過程中,你,只有你自己,才可以照顧好你自己。 不要更多希望你練習的安全和身體的健康會來自老師的呵護。就像練習的進步完全是自己的責任一樣,身體安全不受傷也完全是自己的責任。
不要想太多,不要在微信群中shopping答案。多探索,多拿自己的身體實驗,是騾子是馬多拉出來遛一遛。把聊天到處問答案的時間用來看一本書,甚至用來呼吸。
All things pass, ?就像你的受的傷會好然后你身體會變得更強一樣;你在瑜伽中的一些好的體驗也會轉瞬就失去新鮮感; 你“解鎖”的一個又一個體式變得越來越平常沒有刺激。你看到有人曬照片,多半是她人生剛蒸出來的第一鍋饅頭而已。曾經自己認為(或者現在他人看著還是)再“炫”的能力也會變成平常,平常到成為每天的日常茍且。
最最重要的一點作為最后總結: 師傅領進門 - 修行靠個人: 老師可以激勵和指導你,給你練習的方法,但是瑜伽練習完全是你自己的,你自己要付出努力,你自己要承擔起全部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