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律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誘惑的世界里,自律不斷經受著考驗,自律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弱,但它沒有消失,依然存在于我們的血液里。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律的本能,但每個人自律的能力卻有所不同,怎么樣才能增強自律的能力了? 如何增強自己自律的能力? 我們的大腦像一個學習應用和適應能力超強的學生,如果你每天都讓它學數學,它就會越來越擅長數學;如果你讓它憂慮,它就會越來越憂慮;如果你讓它專注,它就會越來越專注。你的大腦不僅會覺得所做的事情越來越容易,也會根據你的要求重新塑型。就像通過鍛煉能增加肌肉一樣,通過一定的訓練,大腦的肌肉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通過訓練大腦能增強自控力。 我們該如何訓練大腦? 答案就是冥想。神經學家發現,如果你經常讓大腦冥想,它不僅會變得擅長冥想,還會提升你的自控力、注意力、管理壓力、克制沖動和認識自我的能力。一段時間之后,你的大腦就會擁有自律的“肌肉”。 我們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就可以讓自己的大腦擁有自律的“肌肉”? 據研究發現,持續8周的日常冥想訓練可以提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意識。冥想讓更多的血液流進大腦,和鍛煉讓更多的血液流進肌肉一樣。人腦在接受鍛煉方面和肌肉沒什么區別,它會變得更強壯、更迅速,以便應付你的需要。 如何冥想? 專心呼吸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冥想技巧,它不但能訓練大腦,還能增強自律能力。它能減輕你的壓力,指導大腦處理內在的干擾(比如沖動、擔憂、欲望)和外在的誘惑(比如聲音、畫面、氣味)。定期的冥想能幫人戒煙、減肥、戒毒、保持清醒。 首先,原地不動,安靜坐好。坐在椅子或沙發上,雙腳平放在地上,或盤腿坐在墊子上,背挺直,雙手放在膝蓋上。冥想時一定不能煩躁,這是自律的基本保證,如果你身體某處比較癢的話,接納這種沖動,感受癢的感覺,但不要去撓癢,不屈服于大腦和身體產生的沖動。 然后,閉上眼睛,注意你的呼吸。吸氣時在腦海中默念“吸”,呼氣時在腦海中默念“呼”,當你發現自己走神的時候,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反復的注意力訓練能讓大腦更好的處理壓力和沖動。 最后,感受呼吸,專注于呼吸本身,不在默念“呼”、“吸”。注意空氣從鼻子和嘴巴進入和呼出的感覺,感覺吸氣時胸腹部的擴張和呼氣時胸腹部的收縮。不再默念“呼”、“吸”后,你可能更容易走神,像之前一樣,當你發現自己走神時,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通過冥想的訓練能鍛煉你的自我意識和自律能力。 剛開始的時候,你每天冥想5分鐘就行,然后可以嘗試每天做10~15分鐘。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每天都要做,即使是5分鐘的訓練,也比把10~15分鐘的訓練拖到明天好。每天的冥想時間最好固定(小編一般都是放在早上),如果你無法做到,可以對時間進行調整,但一定要做。 我們在剛剛開始冥想的時候,會感覺很糟糕,經常走神、做不住、內心煩躁,但這些都是正常情況。實際上,冥想時感覺“很糟糕”才能讓訓練有效果,更有助于培養自律。 因為雖然在冥想訓練時會走神,但當我們在意識到自己走神的時候,可以把注意力收回,繼續專注于呼吸,不斷重復這個過程,訓練后就更能集中注意力了。而我們想要做到自律也是這樣,自律是一個過程,不能一次成功,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斷偏離目標,又不斷把注意力收回來,專注于最初的目標-自律。 很多人覺得冥想很困難和煩躁,就誤以為冥想就是什么都不想,其實這是最大的誤區。冥想不是讓你什么都不想,而是讓你不要太分心,不要忘了最初的目標,如果你在冥想時走神,只需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并不停的加以練習。記住,冥想時的感覺越“糟糕”,它對你自律能力的鍛煉就越大。 小編目前每天的冥想時間在5~10分鐘,基本都放在早上。剛開始冥想的時候,如果不能做到完全靠自己去冥想,Keep里面有一個冥想課程,非常適合新手,會引導你如何去冥想。當你慢慢適應冥想的過程,就可以通過上面的方法自己去冥想,打開冥想音樂,帶上耳機,專注于呼吸,就是這么簡單。你會會慢慢喜歡上冥想過程和冥想后的感覺,也會慢慢的增強自己的自律能力。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您喜歡冥想嗎?您冥想時和冥想后有什么樣的感覺?歡迎留言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