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需要真實前些天剛和一個朋友聊過天,談及楊超越時,他說到喜歡的就是那份真實,完美無缺的反而顯得虛假。 好比高情商在被過度濫用的同時慢慢由褒義逐漸過渡,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虛假。 我們并不需要走在正確的路上。 正確不意味著這是我們有且僅有的抉擇。 為什么我們會去羨慕那些活出自我的人,因為他們做出了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做的事情。 一點點的偏離都會被大肆批判,離經叛道在這個社會不是好事兒。 我問友人:“倘若楊超越的真實本身就是被演繹出來的,那又會怎樣?” 友人笑曰:“倘若在我的認知范圍里,她是真實的,那么我便認為是” 有種陽明先生的意蘊,心認可真實便為真實。
02 真實難得人生一路走來,頗多條條框框,拴住了我們也隔開了外在的陰暗。 大部分朋友都曾談及,好像這一輩子從你選擇在什么大學讀什么專業在哪個行業工作的時候,就能夠一眼看到人生的盡頭。 好比一個巨大復雜,無法觀其全貌的迷宮,有無數個入口,也有隨之一一對應的出口。 岔路口總是極少的,也有可能繞個彎又回到了原本的路上,畢竟你鑿不破墻。 順應著社會的普適規則,妥協和服從,給自己戴上可能永遠也不會有機會卸下來的面具。 順應大多數人認為無法抗拒的,這是人性里的妥協與服從。 重要的從來不是你知道有其他的路可以走,而是你壓根沒想過可以有其他的路走。 真實看似觸手可及,卻又如霧里看花,水中撈月。 03 世故不等同虛假依稀記得曾經聊天時說到某君為人世故,應付裕如,實在是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典范,愧不如矣。 與此君閑聊,其一言一行皆有章法,第一次讓我體會到了何謂如沐春風,他讓你始終處于一種極度舒服的狀態。 和其光,同其塵,不過如是。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是一種相當硬核的技能。 總之,不必圉于之中,取其中庸得之。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如何做到真實亦或者我們想要達成的真實。
說教本不必要,追溯本心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