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結(jié)束了,有人進入考場十幾分鐘又哭又笑的棄考,有人考試結(jié)束前15分鐘提前交卷,還高調(diào)的稱:一點也不難,我們學校的學生基本都能拿高分! 突然想起了前段時間在網(wǎng)上大火的錯題本,所有的“不難”背后,都是你看不到的努力!下面小名老師為大家整理一份記錄錯題本的小技巧,希望2019年也能聽見我們的同學說:一點也不難! 一位00年的學生生在抖音上曬了自己的錯題本,結(jié)果獲得260.6萬的高贊。 在2.5萬的留言中,除了贊揚這份努力,肯定錯題本的價值,也有一些網(wǎng)友提出了疑問:
相信以上的困惑并不只是這三位網(wǎng)友獨有的。經(jīng)常有同學會問到,“復習需要做錯題本嗎?”“錯題本真的有用嗎?”“為什么一樣的錯題本,不一樣的效果呢?” 首先,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錯題本非常有用。 在學習過程中,整理錯題也是一種復習的方法。通過錯題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和總結(jié),以減少同類題型或同一知識點的犯錯。同時,錯題本還可解決錯題時空分散、指導糾錯費時的問題,在復習時集中消滅疏漏知識點,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牢記錯題本的準則:三記三不記三記指的是我們必須要記錄在錯題本的三種情況: 1. 記錄很多人都錯了的題 即使有的時候你沒有做錯,但對于老師提到的一些重點題目題型,也需要記錄在錯題本上。這樣做的意義在于確保自己在易錯點不犯錯。 2. 記錄因為簡單的知識點沒想到而失分的題 簡單的知識點沒想到往往是由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有漏洞。而且越簡單的知識越基礎,越基礎的漏洞對整體學習的影響越大。 3. 記錄自己錯誤超過2次的題 當錯誤超過2次就說明這個知識點你并沒有完全掌握,如果不加以重視,一定會錯第3次、第4次,所有很有必要在一開始就給與足夠的重視。 三不記指的是我們沒必要記錄在錯題本的三種情況: 1. 不記錄超出自身能力的題,比如壓軸題 我們必須明確,無論是中考/高考,不是每個人的目標都是滿分。所以不需要把精力花費在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題目上,確保能力范圍內(nèi)的題目不出錯誤,一樣能夠得到滿意的成績。 2. 不記錄還未熟練掌握的新學知識錯題 在我們剛接觸一個全新的知識點時,由于掌握不牢就比較容易做錯題目。這個時候的錯題也沒有必要記錄。 3. 不記錄明顯的偏題、怪題 這類題目很多只會出現(xiàn)一次,不具有典型代表性,也不需要記錄。 錯題本的記錄確實會花費很多時間,但大部分的時間消耗是由于我們不會選擇需要記錄的內(nèi)容。按照錯題本記錄的三記三不記原則來操作,會大大提升我們的學習效率。 抄寫錯題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分析過程 解決了記什么的問題,下面說說我們怎么記的問題。 按照傳統(tǒng)的錯題本記錄方式,都是一道題搭配正確的解答方式,搭配我們五顏六色的彩筆標注。這種記錄方式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我們必須要明確: 整理錯題本的意義并不是簡單的將問題和答案抄寫一篇,更重要是分析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和尋找出現(xiàn)類似錯誤的解決辦法,從而確保今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記錄錯題時,可分為兩個部分: 正面記錄題目,錯題原因標簽化:在題目右側(cè)的原因分析欄記錄錯誤的類別,比如審題錯誤、概念錯誤、思路錯誤等。 背面記錄答案,錯題對應知識點:翻過來重點記錄錯誤所對應的知識點,比如是在哪一步出現(xiàn)的計算失誤、公式用錯等。 也可以將一頁紙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記題目(或直接粘上錯題)、原因,下面記錄答案、知識點、方法。 這樣做的價值在于,我們只記錄有價值的題目,并將題目和答案分開,專注回憶錯誤點,幫助我們在今后遇到同類題型時可以準確辨認出曾經(jīng)的易錯點,避免重復性錯誤,保證“會的都對”,從而達到真正的進步。 |
|
來自: greatsh58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