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的一天,北京市朝陽區參保居民陳先生到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眼科看眼疾時突然暈倒,醫務人員馬上把他送到急診室檢查。經檢查,陳先生因肺部感染,轉到呼吸科住院治療。住院期間,陳先生共花醫療費1.4萬元, 經醫保報銷后, 他自己僅負擔了2100元。日前,病愈出院的陳先生給華信醫院打來致謝電話: “感謝醫保的好政策,幫我減輕了負擔。 感謝醫生精湛的醫技,幫我這么快恢復。感謝護士周到的服務,在我行動不便時幫我打飯、推輪椅送我去做檢查。這些暖心行為令我很感動,這家定點醫院我很滿意!” 這樣溫馨的一幕時常發生在華信醫院,彰顯了醫患之間的真誠與和諧。而這背后,是該院醫務人員對患者的真情服務。作為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華信醫院自1959年創辦伊始,就把 “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努力創建人民滿意醫院”作為該院永恒的追求,用優質的醫療服務,贏得了廣大就診百姓的贊譽。 加強醫保管理落實惠民政策 1995年起,華信醫院被北京市列為首批醫保定點醫院。 發展至今,醫保患者業務量約占全醫院總業務量的2/3,醫保基金成為該院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 “在醫院管理中, 醫保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作為醫保定點醫院,我們非常重視醫保管理工作,嚴格貫徹落實醫保政策,在加強醫保管理的過程中做了很多努力。”華信醫院黨委書記類延旭說。 “對于醫保患者,能開什么藥,開多少計量的藥,都是有規定的。”在華信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尹燕平打開醫院的醫生工作站管理系統向記者進行演示, “如果醫生亂開藥或者多開藥,系統將會自動提示。” “醫保醫師在醫療行為中處于主導地位,管好醫保醫師手中的一支筆,可以從源頭上遏制醫保基金的不合理支出。除了系統攔截,醫院要求處方打印出來后還需醫生手寫簽字。如果醫生在電腦上開藥時忽略了系統提示,打印出來的處方在簽字處旁會有 ‘此處方不符醫保政策’的字樣,再次提醒醫生。醫生開自費藥前一定要事先告知患者, 征求患者意見并簽署自費協議。這些措施不僅有效杜絕了 ‘大處方’現象,也防范了醫患糾紛。”華信醫院醫保辦主任崔慎梅說。 “此外, 我們有專人負責醫保費用的管理,對于醫保患者的每一份病歷都會進行嚴格審核,發現問題及時與醫生聯系并改正。對于住院費用超過10萬元的, 醫保辦還會把患者病歷單拿出來著重再審一次。 我們還建立了醫保醫師微信群,實時發布門診及住院中出現的問題,提醒醫生不要違規。” 崔慎梅告訴記者。 “但是,有的參保者一天跑上幾家醫院開同樣的藥,有的參保者去世后其家屬仍然代拿藥,對于這些情形,我們還沒辦法控制。希望醫院之間盡快實現就診信息的實時互聯,醫院與相關部門之間盡快建立人口死亡信息實時共享機制,從而進一步遏制跨醫院超量開藥以及騙取醫保基金的問題。”崔慎梅建議。 加大醫保宣傳做好政策解讀 為方便就診患者知曉醫保政策,順利享受醫保待遇,華信醫院在醫保患者掛號的同時,發放 《在職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手冊》 《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手冊》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手冊》 《學生兒童政策手冊》 《生育醫療費用報銷手冊》 《門診就醫須知》 《北京市醫保卡使用管理須知》 等宣傳手冊;在門診大廳及住院部內張貼醫保政策宣傳海報;在醫保辦設置醫保咨詢臺,為就診患者答疑相關政策。 與此同時,華信醫院在每個科室設置一名醫保政策宣傳員,對內向醫務人員進行醫保政策的宣傳和培訓,讓醫務人員更多地掌握醫保知識,提高他們執行政策的水平;安排專人通過醫院辦公系統 (OA系統)實時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網上答疑;定期組織科室主任及醫保政策宣傳員進行醫保培訓。 “過去,患者對醫保政策不了解,往往會向醫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醫務人員解釋不到位,會造成患者的不滿。通過加大宣傳工作,患者和醫務人員對醫保政策的了解加深,醫患溝通更和諧,患者的投訴率也保持在較低水平。”華信醫院醫患服務中心主任胡建立說。 完善內部機制打造優質服務 在華信醫院,隨處可以感受到用心、貼心的服務:門診辦對導診護士的服裝進行了統一更換,由原來的白色護士服變為紫色導診服,更便于患者尋找;老年醫學科在住院老人的床頭前擺放提示牌,提醒老人按時做檢查及相關注意事項;消化泌尿科將每月的健康講臺搬進病房,為患者進行疾病知識的普及…… 醫院優質服務的實現,離不開 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我們一方面加強對醫務人員的紀律管理,比如規定出專家、專科門診的各級醫師必須上午8點、下午1點準時出診,以保證專家、專科門診的質量,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另一方面強化醫患關系培訓制度,對醫務人員開展醫患溝通技巧、服務禮儀、法律法規等的培訓,以保證他們能夠正確處理醫患關系,促進醫患關系和諧健康發展。” 類延旭說。 為把醫療糾紛扼殺在萌芽狀態, 華信醫院建立了訪視制度。“我們安排專人開展病房患者訪視,每月深入病房,聽取患者及家屬對醫院及科室的建議,收集掌握有醫療糾紛傾向的患者信息,及時向科室反饋,防范醫療糾紛。” 胡建立說, “同時,每個科室設有一名醫療糾紛處理專員,便于及時處理解決,從而避免矛盾升級。” 今年,為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華信醫院還組織開展了 “優質服務改進措施百日競賽” 活動, 全院1500多名職工分為11個分工會,以工會小組為單位,結合自身工作性質和特點,查找服務方面的不足,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和實施方案。比如,外科分工會組織手術室護士、麻醉師躺在手術臺上,親身感受術前患者的心情和需求,促使醫務人員換位思考,從而提高服務水平;內科分工會與信息中心合作開發輸液瓶簽打印版,由原來的手工抄寫變為錄入醫囑后直接電腦打印,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率…… 一項項人性化服務新舉措,贏得了患者的認可。據華信醫院患者滿意度調查顯示,該院患者平均滿意度達到91%。 |
|
來自: 簡單快樂98knsw > 《百年人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