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導讀高低頻磨皮 中性灰磨皮 雙曲線磨皮 兩次反向高反差磨皮 高低頻磨皮(主要是對質感的調節,光影調節最好使用中性灰和雙曲線)不可不知的內容 1.低頻:調整色調與光影 2.高頻:保留質感,調節質感 步驟與圖層展示 整體展示 整體圖層 1.背景:復制兩層,分別命名為“低頻”高頻“”如上圖 2.低頻:進行高斯模糊;去掉大的色斑與瑕疵,不需要考慮質感(質感在高頻) 3.高頻:應用圖像,數值如下; 修改混合模式為“線性光”; 修紋理與質感; 中性灰磨皮不可不知的內容 1.建立觀察組:一個黑白圖層,更好地觀察瑕疵;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建立 2.中性灰圖層使用柔光的混合模式:使用一定流量和不透明度的黑白色畫筆在50%中性灰圖層涂抹可以對圖片原有顏色進行加深或減淡;黑色畫筆加深,白色畫筆減淡 步驟與圖層展示: 整體展示 1.建立觀察組 先建立黑色的純色圖層,混合模式為“顏色” 再建立黑色的純色圖層,混合模式為“柔光” 建立曲線調整圖層,拉大對比度 2.建立中性灰圖層ctrl+shift+n;數值如下 3.使用黑白畫筆涂抹中性灰圖層 雙曲線磨皮不可不知的內容 1. 雙曲線:顧名思義,有兩條曲線調整圖層,一條負責壓暗,一條負責提亮;兩個曲線圖層的蒙版都置為黑色,使用白色畫筆在黑色蒙版進行涂抹;在暗曲線的蒙版涂抹會使涂抹出變暗;在亮曲線的蒙版涂抹會使涂抹處變亮 步驟與圖層展示: 整體展示 1.背景拷貝 2建立觀察組:與中性灰建立觀察組相同 3.建立暗曲線,蒙版反向成黑色 4.建立亮曲線,蒙版反向成黑色 5.使用白色畫筆在兩條曲線的黑色蒙版上進行涂抹 兩次反向高反差磨皮不可不知的內容 1.第一次反向高反差:進行局部的毛孔周圍皮膚的光影調節 2.第二次反向高反差:進行大面積的光影調節 3.第二次高反差保留即高斯模糊的半徑大約為第一次的兩倍 4.具體的高反差保留與高斯模糊觀察具體效果 步驟與圖層展示: 整體展示 1.背景圖層復制兩層,分別命名為“第一次”“第二次” 2.第一次:濾鏡“高反差保留”大約2像素>>選中“第一次”圖層ctrl+i反向>>混合模式改為“線性光”>>模糊“高斯模糊”大約1像素>>建立黑色蒙版>>使用白色畫筆涂抹皮膚部分 3.第二次:濾鏡“高反差保留”大約6像素>>選中“第一次”圖層ctrl+i反向>>混合模式改為“線性光”>>模糊“高斯模糊”大約3像素>>建立黑色蒙版>>使用白色畫筆涂抹皮膚部分 PS:以上是我總結的各種方法的大體步驟與思想,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