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張阿姨家的小李,跟你差不多大吧,在公司多會處事,多會說話,跟老板關系搞得那叫個好。 再看看你,見到個人連句像樣的話都憋不出來,以后可怎么混喲......” 這是我步入社會后經常聽到我媽在我耳邊嘮叨的話。 一直以來我認為自己的情商還算可以,在學校里與同學老師關系處的也不算差,雖然性格可能悶了點。 可自從進入社會以后,越發開始苦惱,甚至懷疑自己。 性格內向的我沒有三寸不爛之舌,也不知如何揣摩老板的心思。 只是想安安穩穩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可卻總是被有些人說是情商低。 確實,跟那些能說會道,有著一顆七竅玲瓏心的人相比,我的確是不如他們會來事。 可這也不是評判情商高低的唯一標準吧。 難道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的人全都是低情商嗎? 事實并非如此!現如今在中國這個充滿“人情”的社會,“情商”一詞已經逐漸被人們扭曲化,對它產生的很大的誤解。 就比如下面這兩點: 一、待人處事圓滑變通就是高情商 就如身邊大部分的長輩同事們一樣,一想到高情商的人。 就是那些外向幽默,能言善辯,左右逢源,會揣摩人心的,知道對什么人說什么話,十分討喜的。 這是典型對情商高的誤解,待人處事懂得變通說明對環境的應對能力很好,這是很難得的,但是世故圓滑就不一定是情商高的表現。 因為一個人若是抱著討好他人的心態與人交往,這必然不是發自我們內心真實的想法。 從而導致影響自我內心的真實需求,隱藏自己的情感,沒有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 委屈自己,迎合他人,絕不是高情商。 二、內向的人情商低 記得之前有一位女同事阿雪,剛到公司不久,性格文文靜靜,但不久后的一件事,我對她有了很大的改觀。 那次在工作上因為我的失誤導致小組的項目不達標被領導罵了一通,正好被阿雪撞見了,當時心里難免會擔心她會告訴同事們。 之后大家閑聊之時就和我討論項目不達標的事,我那時悶悶不樂,始終沒好意思跟大家說出事實。 可讓我沒想到的是,阿雪主動出來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跟大家說可能是因為自己剛進公司不久,能力不足給項目拖后腿導致不達標。 當時其他同事聽到這句話不僅沒有責怪她,反而更加欣賞她的為人。 因為她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替別人緩解尷尬,有同理心。 之后慢慢發現,她真的有很好的共情能力,總是能夠準確地觀察到別人的情緒波動。 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出手相助,可能都是一些小事,但就是這些一點一滴的小舉動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喜愛。 蘇珊·凱恩在《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中說: “大眾之所以會認為高情商的人就是外向的人,很多時候是由外在社會營造的一種價值觀造成的” 所以,情商的高低與性格沒有直接的聯系,內向的人一樣可以通過個人魅力贏得大家的喜愛。 那我們通常說的情商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能力指數,簡稱EQ。 哈佛心理學博士戈爾曼認為情商是由五種特征構成的: 1自我意識(了解自己的情緒) 2管理情緒(掌控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3自我激勵(自我驅動和鞭策) 4識別他人情緒(同理心和換位思考) 5處理人際關系(讓人與自己相處感到舒服、輕松、快樂和熱情) 從最簡單的層次定義,提高情商就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幾點提高情商小心得,希望有所幫助 停止抱怨 在這個物欲橫流,心靈浮躁的時代,抱怨儼然成了我們信手拈來的一種傾訴。 “為什么他明明能力不如我,老板還看好他,一定又是關系戶” “真討厭現在的工作,每天還要跟公司里的形形色色的人勾心斗角,真的快煩死了” “為什么倒霉的事總是輪到我頭上” 相信這些抱怨是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的 而我們之所以“愛”上抱怨,是因為抱怨很容易讓我們進入被同情的受害者角色。 在受害者角色的天堂里,我們不用擔心沒面子,可以心安理得地推卸責任,還能輕輕松松獲得人道主義的支持。 因為我們真的很辛苦,真的付出了太多,也真的沒有得到回報。 可是仔細一想,抱怨,除了在說話的時候舒服點,別的什么作用也沒有,不會因此改變現實,生活還得照樣繼續。 與其這樣抱怨現實,何不試著改變自己呢? “倒霉的事總是輪到我” 那如果我每次都可以堅強的應付過去,那我下次再遇到這類狀況是不是就比別人做的好,說不定輪到別人身上已經崩潰了。 “他的能力不如我,卻還是被老板賞識” 那我就要更加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之后的工作中證明我比他強,讓老板知道他當初的決定是錯的,這不是最瀟灑的還擊方式嗎? 就算是關系戶,那又怎么樣。 于丹在《百家講壇》上,說過一段很樸實的話: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這是個物欲橫流、自由寬容的時代,要想生活得快樂幸福,眼睛里就必須能容得了你不喜歡的東西,心里面放得下你不喜歡的事兒。” 如果你無法改變環境,你就要學會改變自己。 如果抱怨無法改變現實,你就要停止抱怨,然后改變自己。 嘗試理解他人&寬容 在如今這個多元化,包容性越來越大的社會,出現了很多男扮女裝的網絡紅人。 之前我看到這樣的人為了博人眼球,討好觀眾做出的一系列夸張行為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可有一次親身目睹了一位主播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又是唱又是跳,還不時說些搞笑段子逗得在場的人們開懷大笑。 我突然覺得他其實蠻努力的,也很厲害。他沒有做違法的事,而是通過自己的付出得到應有的東西。 如果換到我身上我絕對做不到他這么好,沒有他的勇氣,沒有他的努力。那我還有什么理由瞧不起人家? 再比如網絡上的大喜哥,很多人剛開始認識他時僅僅是通過第一感覺或者單單看外表就隨意評判了別人的一生,各種謾罵侮辱。不了解背后的故事,也不依據什么。 那這跟我們天天罵的鍵盤俠、網絡暴力者有什么區別? 從那以后,我會嘗試去理解別人,評價一個人時會去觀察他,了解他。不再只是單單從某一個行為,或者某一個畫面隨意給別人貼上標簽。 生而為人,不用抱歉,做自己就好。希望我們可以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寬容。 讓社會可以善良一點,包容一些。 不動聲色的善良 ![]() 在《中國新歌聲》的錄制現場時,一位郝亞青學員含淚說:我是個活動歌手。 導師問,什么是活動歌手?哈林解釋:就是大樓開幕時就去…… 李健淡淡地說:哦,和我們也差不多啊。 簡單的一句話,李建隨口一說,但卻能夠為對方帶來溫暖 高情商的善良,往往是不動聲色的。 不是刻意筑起保護的圍墻,不是居高臨下的同情施舍,而是自然而然發自內心的尊重。 這種尊重,就是把對方當正常人一樣,平等相待,而不是沉浸于自我感動式的關心。 雖說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是很難的,但至少我們可以做到不居高臨下的表達同情,不讓對方有“被給予”的感覺。 ![]() 《延禧攻略》富察皇后說過:善欲人見,并非真善 不動神色,不事張揚,發自內心,這種直抵內心柔軟處的善意,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愿我們每個人心懷善良,也能被溫暖相待 對于情商,成長路上每個人肯定有許許多多的感悟,對我而言可以簡略為一句話: 不要為了讓別人覺得你情商高而刻意提升,要讓我們生活的更輕松、更自在、更快樂。 讓大家都處于舒服的狀態,而不是零和游戲,我覺得這才是情商最好的意義。 完 希望這篇文章的某一點能夠對你有所啟發,可以帶來行動上的變化,這是我最大的心愿。 覺得有價值,記得點贊,關注作者,一起探討情商知識,與你一起成為最好的自己。 編輯:陸師弟 圖片:以上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侵刪?(^_-)) 為你免費提供國際標準情商測試題, 了解最真實的自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