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身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人,所謂人心隔肚皮,我們沒有辦法去準確的判斷身邊人是什么樣的人,但我們卻可以從對方的一言一行中窺測出他的內心。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遇到了“對的人”,可以把自己的內心交付給對方了,可是在日益的交往中發現并不似自己想象的那樣,這時又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 經常在各大社交論壇下面看到很多的留言,抱怨著生活,抱怨著別人,各種各樣的話語都有,而其中也存在很多“心術不正”的人,把低俗當玩鬧,在原地停滯不前,毫無反省之意。 我的身邊就有個例子,很多人都不與小張交流,每當我問起原因,他們都說:“這個人心思不好,交往會吃虧的。” 直至有一天,我聽到小張在背后議論我,那時我真的是感受到了那種窘迫感,我也明白了為什么都不與他交往了。 雖然說交往的對象不苛責完美,但有一些基本的道德還是要懂的,每個人在交往中的角色都是平等的。 高質量的交往是兩個人彼此的坦誠以待,不懷好意的去與他人交往,怎么能擁有一段好的關系呢? 很多人在感情中缺乏基本的判斷能力,不知道對方是什么樣的人就付出全部的熱情,從而讓自己沒有退路。 02. 其實現在的社會讓很多人沒有安全感,對于一點點的溫暖都想極力靠近,害怕對方的遠離。 有的人不接觸是好的,因為在一起相處只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讓自己很難做人。 經常說這樣一些話的人,內心的想法也許并不會特別的純潔,遠離為好。 在背后議論別人,認為他人不好,其實是心思不正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不完美的地方,而我們既然選擇和一個人接觸,兩個人之間就要多一些包容,接受對方的缺點,慢慢的讓彼此真正的契合,讓這段關系更好一些。 當一個人在背后經常議論別人,這種做法是很不對的,好像別人的身上沒有好的地方,而自己是完美的,其實這是一種心思不正的表現。 經常推卸自己的責任,把自己放在弱勢地位 既然一件事情發生,那么雙方在這件事情中肯定都會有自己的責任,但是有的人卻不會主動的去承擔,而是推卸自己的責任,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別人的身上。 把自己放在弱勢的地位,這樣并不一定是好的,公私分明是我們應該做的,有時“小人心理”會導致一個人經常推卸責任,這樣會引起他人的反感。 說一些大話卻不行動,存在著一種炫耀自我的心理 有的事情我們做不到就量力而行,但總會有一些人明明做不到卻非要說一些大話,好像自己無所不能而又不去行動,其實這樣只滿足了自我。 總會有一些人處處想炫耀自己,把自己的地位放的很高,好像別人都比不上自己,而也是這種心理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不愿意與你交往,在人際關系中我們的地位都是一樣的。 03. “心術不正”是會表現出來的,與他人的交往要有誠意,這樣別人才會同樣真誠的對自己。 而我們在篩選交往對象的時候,一定要多長心,不要讓自己身邊的朋友一塌糊涂。 有的人需要適當的遠離,不需要刻意的去迎合,這些時候,滿足自我內心的需求是很重要的,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牢記一句話:與真誠的人交往,拒絕“心術不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