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奔騰——教授工作和生活都在南方,對這個品牌真不能說多熟悉,在廣州,這個牌子的車見的實在是太少了。但在北方,源于那塊黑土地的一汽奔騰在品牌上更有些不一樣的情感,教授近期受邀對一汽奔騰全新小型SUV T33進行了產品實拍,在T77之后,從“新”開始的一汽奔騰要靠新車再出發。 在說產品之前,教授先惡補了一番一汽奔騰的品牌歷史,在底蘊上,它比很多自主品牌要來的深刻,不說別的,光車標變遷的三個階段就能表現這個品牌在不同時期的定位: 1、奔騰創立于1997年,奔騰汽車品牌誕生之初是建立在紅旗品牌基礎上的,因此最初采用了“1”字變形而來的車標。 一汽奔騰(1字變形標):1997年-2011年 2、2011年,奔騰B70上市后,奔騰全面采用了“鷹標”并一直沿用,包括夏利在內的大部分產品也都采用了這一Logo,此舉也是為了統一企業形象。但與夏利同標對品牌力的影響一直都有爭議。 一汽奔騰(一汽集團鷹標):2011-2018年10月 3、2018年10月,一汽奔騰戰略發布會上公布了新車標的造型,11月16日,全新緊湊型SUV T77的上市,正式確立新標的產品線,表明了一汽奔騰新時代的開始。這次實拍的T33就是新時代下第二款新品。 一汽奔騰(全新盾標“世界之窗”):2018年10月后 一汽奔騰在發展的過程中確實走過不少彎路,每一個車標都是當時品牌境遇的一種縮影。最后新盾標的發布,也表現了奔騰回歸獨立乘用車品牌的決心,T77的設計已經足夠驚艷,那第二款車T33的表現又如何。(本次實拍產品為試裝車,內飾未最終定版,暫無內飾圖片) 奔騰T77推出后,迅速成為品牌銷量的主力軍,于是教授在T33上看到了很多的傳承點,設計元素整體來自奔騰T77,非常有辨識度的網格狀進氣格柵和全新的LED前大燈組合,視覺效果上質感不錯。下方進氣口的鍍鉻飾條一直向兩側延伸并向上彎折,年輕定位的產品會更多在細節上凸顯設計。 作為一款小型SUV,T33的尺寸為4330x1860x1680mm,軸距為2600mm。從前大燈組延伸出的腰線貫穿車身左右,配合側裙以及輪拱部位的折線處理,整個側面給人的感覺過渡很平滑,這些車尺寸上并不需要表現的有多大氣,而是要在各方面讓人看得順眼。 很明顯看出,一汽奔騰T33的尺寸在小型SUV中屬于拔尖的那一個,雖然這次教授還無法確定車內空間是怎樣的情況,但從數據硬指標來看,T33的表現應該不會差。車尾的橫貫鍍鉻裝飾與兩側腰線鏈接,中間碩大的“BENTUNG”品牌標識很有辨識度。也許是受限于成本原因,T77上的懸浮車頂,熏黑D柱,貫穿式尾燈沒有在T33上出現。 簡單從外觀來看,個人覺得一汽奔騰T33,并沒有很明顯的硬傷,當下小型SUV所需要的“設計感”已經營造的不錯,設計上與之前的奔騰產品拉開的距離,至于它最終的市場反饋如何,還是要看其綜合產品力的構建和一汽奔騰的市場宣發力度如何。 由于本次實拍車輛為試裝車,離最終量產版還有距離,此次發布的內飾動力圖片均基于官圖解析。 官圖表示此車為T33的低配車型,看起來就沒有T77科技感那么足了,傳統的懸浮單屏,空調區模塊表現的中規中矩。據悉在高配車型中會出現:液晶儀表、10.25吋大屏以及觸控式空調面板,車內軟質材料更多。配置上,其將全系標配電子駐車、一鍵啟動、胎壓監測、四門一鍵升降/防夾等配置,部分車型還將配有紅黑配色運動打孔座椅。T77上的“二次元小姐姐UI助手”也會在T33上出現。 T33高配內飾 在常規配置上,教授對T33還是很有信心的,在車聯網方面,T77已經做出了一定的特色,就看T33能否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現在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車聯網系統,能讓消費者買單的還是要看誰能在最后將實用和特色結合的最好。 雖然T33是“新奔騰”戰略下的第二款全新車型,但在動力上奔騰T33將繼續搭載奔騰X40的1.6L自然吸氣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14Ps,最大扭矩155N·m),匹配愛信6AT手自一體變速箱,新車上市時將支持國六排放標準。動力參數上在同級到不算特別顯眼,但源自愛信的6AT變速箱口碑還是不錯的,平順性和可靠性較同級一票雙離合還是有一定優勢,奔騰背靠一汽集團資源還是能獲取到不小的支持。 對于一汽奔騰,它一路的發展歷程還是比較坎坷的。雖然現在已經不算一線自主品牌,但畢竟也是一汽集團旗下消費級自主品牌的獨苗,無論是換標,研發T系列產品,都是在希望重歸前排市場的一種態度,頗有一種“重整舊河山”的味道。作為老牌自主品牌,教授打心里還是愿意支持它的。但從T33現在公布的信息來看,它是一款合格的“小型SUV”,但是還有很多方面能做得更好。 教授收到信息,T33將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個人很希望一汽奔騰能用最后幾個月時間,將T33打磨的更好,“再出發”的一汽奔騰,太需要這樣一劑“強心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