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寫作都是一種消耗,而不是積累。” 看到歡喜老師的這句話,是我持續日更90多天的時候,好像被人直接說出了真相,我有點面紅耳赤――宣揚自己日更有什么用呢?寫作能力有沒有提升自己還不清楚嗎? 很多人都說“做到比做好重要”,但沒有“做好”怎么可能實現最初想要達到的目標呢?別忘了寫作一開始,你內心深處最大的渴望是什么,沒錯,我想寫一本書。 但是在自己的公眾號【相互照耀】保持每周一更不間斷寫了一百多篇原創文章,在簡書也寫了幾百篇以后,我有越寫越好嗎?有,但是太慢了!而且跟寫推廣軟文比,寫作的性價比太低了。 我本職工作是文案,會兼職寫一些推廣文章,收入可觀,但后來我卻不想寫了。說出來可能有點矯情,那些賣貨文章讓我沒有信念感,而我做文案最大的成就感是分享――我想要讓一些好企業好產品讓更多人知道,這是我工作的成就感和信念感。 停下來以后我有很多焦慮的時候,甚至多次瀕臨崩潰,在身邊的同行不停地刷單,掙錢的時候我會懷疑自己:你最終能通過寫作實現你的夢想嗎? 與自己無聲較量了許多次以后,我終于確認了我想要寫作這件事,而且務必要寫好的決心。把一切用來掙錢的業余時間用來自我摸索,給自己一個兩年的期待。 進行過關于閱讀和寫作的主題閱讀以后,我開始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在懵懵懂懂中一切進行得還是那么緩慢,素材太分散。有的在幕布,有的在印象筆記,有的在摘抄本上,如何整理它們,給它們貼好標簽,裝在自己的腦袋里是第一項挑戰。 我多想找一個老師教教我,大學會計專業憑著一腔熱情轉行做文案,到成為資深文案,我依舊為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而懊惱,因為我太了解系統知識的重要性。它必然會是你登頂的最大障礙。所以歡喜老師說寫作系統的時候我眼睛都發亮了,這不就是我一直想擁有的能力嗎。 認準一個老師,近距離長期學習,是我的PPT老師逸達教給我的。從今天開始,跟歡喜老師學習,直到搭建自己的寫作系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