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約精神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主流精神,“契約”詞源于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義為交易,其本質是一種契約自由的理念。所謂契約精神是指存在于商品經濟社會,而由此派生的契約關系與內在的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約精神在民主法治的形成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在市民社會私主體的契約精神促進了商品交易的發展,為法治創造了經濟基礎,同時也為市民社會提供了良好的秩序。另一方面根據私人契約精神,上升至公法領域在控制公權力,實現人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信息
概念內容西方的契約精神包含兩個重要的內容:一?主要是私人契約精神,在商品社會,私人交易之間的契約精神對商品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是社會契約精神,這種起源于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古典自然法學派所持的學說,對西方的民主?自由?法治的構筑有著深刻的影響? 契約精神本體上存在四個重要內容:契約自由精神、契約平等精神、契約信守精神、契約救濟精神?契約自由精神是契約精神的核心內容?西方人權理念中就一直存在經濟自由中的契約自由精神? 契約自由精神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選擇締約者的自由?決定締約的內容與方式的自由?契約自由主要表現在私法領域?契約平等精神是指締結契約的主體的地位是平等的,締約雙方平等的享有權利履行義務,互為對待給付,無人有超出契約的特權?為了達到契約的平等精神,違背契約者要受到制裁,受損害方將得到利于自己的救濟?正因為契約完美的體現了平等精神,才會被近代資產階級革命者作為理論武器而創造了社會契約理論,通過每個人讓渡一部分權力交給國家代為使用,雙方達成合意,建立社會契約,各自履行各自的權利與義務,以達到社會的和諧? 契約信守精神是契約精神的核心精神,也是契約從習慣上升為精神的倫理基礎,誠實信用作為民法的“帝王條款”和“君臨全法域之基本原則”,在契約未上升為契約精神之前,人們訂立契約源自彼此的不信任,契約的訂立采取的是強制主義,當契約上升為契約精神以后,人們訂立契約源于彼此的信任,當契約信守精神在社會中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主流時,契約的價值才真正得到實現?在締約者內心之中存在契約守信精神,締約雙方基于守信,在訂約時不欺詐?不隱瞞真實情況?不惡意締約?履行契約時完全履行,同時盡必要的善良管理人?照顧?保管等附隨義務? 契約救濟精神是一種救濟的精神,在商品交易中人們通過契約來實現對自己的損失的救濟?當締約方因締約方的行為遭受損害時,提起違約之訴,從而使自己的利益的到最終的保護,上升至公法領域公民與國家訂立契約,即憲法?當公民的私權益受到公權力的侵害時,依然可以通過與國家訂立的契約而得到救濟? 歷史淵源西方的契約精神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對后世的契約理論影響深刻?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中關于正義的論述,蘊含著豐富的契約思想,亞氏提出交換正義的概念?交換正義是人們進行交易的行為準則?不得損人利己是交換正義的基本原則,現代契約精神是從自愿交易理論推演而來的?等價交換原則與慷慨理論,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數量,對適當對象施行財物上的給予,恪守允諾?古羅馬法學家蓋尤斯把債劃分為契約與私權兩大類?在此基礎上托馬斯·阿奎那在此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有償契約與無償契約的劃分? 阿奎那不僅試圖說明信守允諾是一種德性,而且還說明何時應該恪守承諾?當代契約理論中的契約正義與誠實信用的原則的再現,都可見亞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的契約理論的影響?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晚期的經院學者,運用亞里士多德與阿奎那的契約思想闡述羅馬法制度,形成了完整的契約理論?十七十八世紀,早期的自然法學者格勞秀斯?普芬道夫?多馬?波蒂埃等接受并傳播了經院學者的契約理論?法國民法典借鑒多馬和波蒂埃的理論? 洛克,盧梭和康德進一步發展了契約論?西方的契約精神并不僅僅停留在古代的法和宗教文化中,還被作為一種社會政治概念運用于政治制度和社會管理手段中,這便是社會契約精神? 英國史學家梅因曾指出“迄今為止,所有社會的進步運動,是一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社會契約論認為國家與公權力根源于人們締結的社會契約的理論?新興的市民階級以契約為紐帶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代表了新的社會秩序?用社會契約的方式說明國家和法律及一切的權利和義務的正當性和合理性的學說?社會契約論以“天賦人權”為基礎,以“自然狀態說”為前提,人們放棄自然權利,交給一個人或某些人,締結契約來治理國家,實質上是有關權力分配與控制的理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