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結束啦,但并不是考試完就可以拋開試卷去投入無憂無慮的暑假了。 假期正式的第一件事, 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攤開試卷,看一看究竟是哪個地方有錯,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考試成績不是關鍵,重要的是反映出問題,孩子試卷中的不足,很可能表現出了孩子某些方面你能力的不足。因為我們家長一定要在考試后和孩子一起研究考試中的得失。 今天讓我們先從數學試卷開始。數學是我們每個人學習中都必須重視的學科,他培養我們的數學思維、邏輯推理能力,是養成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學科。數學中的每個題型都考驗著孩子的不同能力,讓我們看看孩子的卷子中有哪些題型沒有答好吧。 計算題可以說是數學的基礎,低年級的計算題不見得有多復雜,但是仍然有許多孩子非常容易出錯,不是把“+”看成“÷”,就是“3”和“8”混淆,有時甚至錯點小數點、忘記進位退位。很多家長可能會說孩子“粗心”,但這其中的問題并不是簡單的“粗心”二字可以概括的,這其實也是學習能力問題。 經常看錯相似數字符號、看漏題、漏字的孩子很有可能存在視知覺能力不夠強的問題。數學計算題目中存在大量的符號和數學,而且都比較相似。這就對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減少錯誤率,提升數學成績的第一步就是提升孩子的視知覺能力。 可以這樣做▼ ①找茬、找不同 給出兩張相似的圖形,讓孩子找出畫面中的不同點,以此來訓練孩子的視覺分辨能力。 ②數字變位 在10張紙板上按順序寫出數字1-10,讓孩子觀察并記住這些數字,讓孩子轉過身去,把個別數字交換位置或者取走,再讓孩子轉身回來,說出哪個數字變了位置或者取走。以此來訓練孩子的視覺專注力和視覺記憶力。 有的孩子可能計算沒有問題,但是碰到應用題就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解開問題。其實應用題除了計算之外,還考驗的是閱讀理解題目的能力和邏輯推理的能力。孩子能不能讀懂題目的意思,有沒有辦法探尋題目與答案之間的聯系這都反應在試卷中。因此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是我們提升孩子解答應用題效率與正確率的第一步。 我們可以這樣做▼ ①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可以抽出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固定閱讀時間,鼓勵孩子的閱讀行為,且在孩子閱讀的時候不去打擾他。閱讀完之后,家長應該與孩子進行一個交流,問一問孩子“你剛讀了什么書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呀?”、“故事主人公是誰呀?”、“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呀?”等等,故事的六要素是討論的重點: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也可以根據孩子的回答,問一些延展性的問題,比如,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這樣做能夠培養孩子看懂文字的能力。 ②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我們可以為孩子出一些推理找規律的題,讓孩子找到規律,運用規律推測接下來的數字。比如: 1、3、5、7、9、( )、( )、( )、( ) 1、2、3、5、8、( )、( )、( )、( ) 1、9、25、49、81、( )、( )、( )、( ) 幾何題可以說是數學考試中的老大難問題了,許多家長都反映自己孩子的幾何能力不佳,嚴重的甚至連圖形都分辨不好。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孩子的視動統合能力明顯低于同齡水平,主要表現在空間知覺差,對幾何形體的特征不會做全面的、有條理的觀察和歸納,導致對幾何形體特征認識不全面,從而影響他的學習成績。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這樣幫助他 ①辨別空間方位 找幾個孩子熟悉的物品排列好,讓孩子說出其中某一物體的上下、里外和左右關系,比如“橡皮的左邊是什么”、“電視在桌子的哪里”等等,家長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隨時鍛煉孩子的空間概念。 ②運用工具-七巧板 七巧板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用來讓孩子認識圖形和鍛煉空間感,一般我們購買的七巧板都自帶有非常多的題,我們可以在閑暇時讓孩子在一定時間內拼出來,既鍛煉孩子的分辨與空間想象力,同時還充滿趣味。 以上就是從孩子數學試卷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以及一些建議。考試的意義在于檢測我們的能力達不達標,只要我們通過一次考試,了解到能力的不足,有針對性地補足了,那么下一次就能比這一次更好,孩子也就是這樣不斷進步的。 *本文內容來源于林薇老師所著《孩子學習不用愁》 快來金色雨林參與測評 看看孩子孩子的學習能力如何吧! |
|
來自: 隆隆168169 > 《高效提升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