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家及哲學家梭羅說:“最令人鼓舞的事實,莫過于人類確實能主動努力以提升生命價值?!?/strong> 選擇成長是每一個想要實現自我價值的人的必經之路,但是如何做才能實現持續成長卻是好多人的困惑。赤羽雄二的《終身成長行動指南 麥肯錫教你的7個成長法則》給了我們解決困惑、獲得終身成長的鑰匙。 赤羽雄二是麥肯錫韓國分公司的創始人,推動了很多韓國企業發展,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推動LG集團走向世界。 《終身成長行動指南》是赤羽雄二繼《零秒思考》之后的全新力作。在《終身成長行動指南》中,赤羽雄二分析了阻礙個人成長的因素,并從確立目標、建立自信等到在團隊中成長,給我們提出了一套由內而外實現終身成長的方法論指導。接下來,我重點分享三個方面: 你想要去改變,一切就真的會改變。主動去完善自己、發現自己是想要終身成長者必須跨出的第一步。 一、確定合適目標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成長過程中,目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里的“合適”重點指目標難度不能過高。赤羽雄二認為,在自己的自信心與能力沒有達到更高目標的要求時,一定要“果斷降低難度”。把簡單的目標實現后再進行下一個簡單的目標,逐步成長。 赤羽雄二的這個觀點其實就是“微量思維”的體現,不盯著遠處無法觸及的目標,只盡全力實現當下的目標。這樣就會實現無數個“下一個目標”,持續堅持,最后累計起來的成長會是最初的好幾倍。 在確立目標這一點上,我深有體會。剛開始定寫作目標時,我把目標盯在“通過寫作變現”上,忘記了自己離實現寫作變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在可以實現寫作變現的各種道路上淺嘗輒止,從沒靜下心來認真深入一個領域,最后走上了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寫作的怪圈。 當我重新審視自己所走過的路,才發現自己急于求成,偏離了積累知識與能力的主軌道。于是我從讀書開始累積內功,以一本書一篇書評作為前進的目標。雖然目前沒有顯著的成果,但我很確定在知識與思維認知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保持良好狀態 赤羽雄二說,良好的身心狀態是持續成長的保證。赤羽雄二強調了最低限度睡眠、定期運動、積極的心態等對保持良好狀態的重要性。 其實很多時候不能堅持學習并不是意志力出了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身心狀態欠佳,這一點對于成家有娃的成年人來說尤其明顯。因此,做好精力管理是我們必須要擁有的能力。 高質量的睡眠是身體獲得休整最重要的保證。我們可以根據《睡眠革命》中的“R90睡眠周期”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間,做到早起早睡,保持充沛的精力,利于學習時進入心流狀態,提高效率。 積極的心態是成長路上必須的精神營養。我們可以通過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改變我們的認知、心態,提高自我效能感與面對挫折的復原力積極、樂觀迎難而上。 三、進行持續努力 有了清晰、恰當的目標作為方向,以良好的身心狀態作為保證,還需要做的就是持續努力。 赤羽雄二建議我們,堅持不痛苦的努力更容易實現持續努力。他自己就是通過搭建人脈、舉辦演講和專題研討會這些不痛苦的方式實現了持續努力。 “不痛苦的方式”其實就是自己由衷喜歡的方式。我們可以從《學會學習 從認識自我到高效學習》中推薦的16種經典學習法中選擇適合自己性情的方法。村上春樹說,只要合乎自己性情的方法就一定可以堅持下來。 四、合作雙贏 雙贏是人際交往的一種模式,赤羽雄二在《終身成長行動指南》中建議我們,找到有相同目標的同伴激發干勁和斗志,從而帶動自己和同伴成長、實現雙贏。 從內部革命、主動打破現狀是實現自我成長的內在力量,但僅靠自己單打獨斗很難實現持續成長。與同伴合作、實現雙贏才是實現終身成長有效的外部力量。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合作,比爾·蓋茨與史蒂夫·巴爾默的合作,巴菲特與查理·芒格的合作等等都證明了1+1>2的力量。 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信息時代為我們結伴學習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各種微信群、社區都是我們結伴學習的良好場所。在這里,我們遇見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鼓勵、反饋,不斷激勵自己向前。 蕭秋水老師說:“人在成年之后,應當具備自由選擇成長道路的能力,明白自己生命的意義所在,享受有限但是充滿光輝的時光,也造福于這個社會?!?/strong>如何享受有限但充滿光輝的時光?不是得過且過,故步自封,而是打破現狀、擺脫舒適區,勇于發現新的自己,創造自己的價值,并用你的價值去幫助別人,做一個終身成長者。正如《終身成長行動指南》說的一樣:“不斷成長是人類最根本的性質和特性。只要能夠打破屏障,任何人都能夠獲得很大的成長?!?/str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