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與現狀 1918年法國醫生蒂子曼和工程師米洛夫斯基利用一架轟炸機改裝成第一架衛生飛機。隨后,美、英、德、前蘇聯都改裝了最初的衛生飛機。這個時期改裝的衛生飛機機上衛生裝備極其簡單,運載傷員數量有限,但這是空運救護及衛生飛機發展的初期階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法國正式成立了第一個衛生飛機小組。1929年召開的第一次衛生航空兵國際會議,規定衛生飛機內必須配備止血帶、注射藥物、輸血及血漿代用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病員空運后送大規模應用,進一步促進了空運救護衛生裝備的迅速發展。戰爭一開始,各參戰國就將飛機列為后送傷員的運輸工具。美國開始大量使用大型滑翔機、客機和貨運飛機空運傷員,機上配備了救護傷員的衛生裝備。朝鮮戰爭中,美軍將救護直升機用于戰場救護,固定翼飛機主要執行從戰區后方地域到美國本土的空運后送。越南戰爭中空運救護傷員的實踐把空運救護推進到成熟階段。美軍在越南戰場大量使用直升機和運輸機空運救護傷員。形成了從戰術、戰役到戰略地區的空運后送系統,在戰術、戰役、戰略空運后送飛機上配備了相應的空運救護衛生裝備。 進入20世紀80年代,衛生飛機的發展很快,尤其是機上衛生裝備的現代化程度明顯提高,傷員運輸條件明顯改善,可以在機上接受手術治療和各種醫療監護,并在機上設立了手術室和加強護理單元,衛生飛機的救護技術范圍得到極大擴展,已遠遠超出單純空運后送的范圍。衛生飛機的空中戰略機動性、傷員后送速度和空中救護能力大大提高,可隨時對任何地區特別是空軍機場進行衛勤支援。 從發展趨勢看,空運救護將成為未來戰爭傷員后送的主要方式,衛生飛機包括救護直升機將成為傷病員后送的主要工具。衛生飛機向專用化發展,機上設有固定的醫療設備,醫療衛生裝備的配備越來越齊全,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有些衛生飛機設有手術單元、危重傷病員護理單元、傳染病隔離單元,已具備在機上進行手術和危重傷病員救護的條件;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擁有具備現代化水平的空中醫院。 空運救護裝備,除傷病員后送衛生飛機、直升機以外,主要還有其他兩類裝備:擔架系統和機上衛生裝備。 美軍機上擔架系統 1.擔架系統 是飛機后送傷員的附加裝置,每架運輸機和直升機出廠時,一般都配有擔架支撐裝置(擔架支撐桿和吊掛帶),裝上擔架,即可后送傷員。有的還配有該飛機的制式擔架。如果利用沒有制式擔架系統的民航客機或個別擔架系統不配套的飛機后送傷員,還有專門的擔架支架系統,能在各種機型上通用。擔架系統能夠保證在空中飛行狀態下擔架傷員的可靠固定及相關醫療設備(輸液器、監護儀等)的配套使用。 德軍衛生飛機上的衛生裝備 2.機上配套衛生裝備 衛生飛機的使用對象是傷病員,機上衛生裝備是組成傷病員后送飛(直升)機的核心部分。機上衛生裝備與飛機的基本情況、使用目的及機上救治范圍相適應,以滿足后送途中機上救治的需要為標準。不同的機型和使用目的,裝備的內容也有所不同。通常配備救治工作所需要的各種復蘇、供氧、急救藥品和裝備。 典型裝備介紹 1.救護直升機及機上衛生裝備 救護直升機,按照功能一般可為后送型直升機(通用直升機加改裝)和急救型(專用)直升機兩種。后送型直升機是通過臨時改裝,在機艙內裝上擔架支架、吊掛帶及擔架固定裝置,將制式的成套便攜式機上衛生裝備裝上直升機。以戰時或平時大批傷病員的后送為主,后送途中急救功能為輔。急救型(專用)直升機可直接動員地方醫院的專用救護直升機,主要是執行后送及途中救治功能,能夠對途中的傷病員開展氣管切開、氣胸封閉引流、輸液供氧、醫療護理等緊急救治功能。 美軍UH-60Q“黑鷹”救護直升機 1)美軍救護直升機 美陸軍將UH-60Q“黑鷹”直升機定為專用的救護直升機,并對其進行了全面的改裝,以實現救護直升機的現代化,為傷員提供更好的空中醫療救護。該直升機大量裝備現代高新技術裝備,如氧氣、吸引、戰斗擔架系統、營救吊車、衛生裝備的電源等??膳鋫?副擔架以及除顫監護儀、心肺復蘇儀、呼吸機、吸引器、快速輸液泵等配套衛生裝備,機上采用了先進分子篩式機載供氧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自動測距和導航系統、激光預警系統、精確定位系統環控系統、搜索營救系統、武器系統、夜視系統等,能夠滿足高原、海上等復雜地域和全天候任務需求。 ▼
德軍救護直升機機上衛生裝備 2)德軍救護直升機 德軍救護直升機有輕、中、重多種型號。輕型救護直升機:30年前開始服役,型號為LTH Bell UH-1D,具有搜尋、救護雙重功能,配有除顫、監護、呼吸、加壓輸液等急救裝備,可運送2名臥位傷病員。中型救護直升機:在制式直升機上加裝附加裝置,使其具備醫療后送和重癥監護功能,型號有Seaking MK41、CH53(艦載)和NH90(陸用)3種。重型救護直升機:在大型運輸直升機MTH CH53G上加裝附加裝置,能夠中短途醫療后送12名傷病員,同時乘坐醫務人員8名。 2.衛生飛機(空中醫院)及機上衛生裝備 衛生飛機(空中醫院)是以飛機為運載體,在機艙內展開的固定醫療機構。具有較大的空中戰略機動性,并可在空中對傷病員實施優良的醫療救護和連續的醫學監護,從而將快速后送與優良救護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克服了空運后送以后送為主、機上救護能力不足的弱點,達到了空運與救護的完美統一。進而使優良的專科救治由地面擴展到空中,傷員在后送途中即可接受優良的??凭戎?/span>,縮短了傷員從負傷到得到??凭戎蔚臅r限,極大地提高了傷病員救護的效果。它在平時空中緊急醫療救護和戰時空軍機場應急支援衛勤保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