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會這樣?
焦慮、猶豫、糾結、自責……這些情緒都引起了我們不同程度的自我消耗——這種長時間的內耗,不斷地消耗我們的精力、放大我們內心的痛苦,既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也讓我們在生活中疲憊不堪,失去斗志。 如果你也是這樣,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如何終結內耗,提高人生效率。 你的思維困境,源于自己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曾招聘了 24 名大學生,參加一個模擬監獄的實驗。 其中,一半大學生被隨機挑選出來作為監獄的“看守”,給他們警員制服和哨子;剩下的一半學生則被指派為“犯人”,換上品質低劣的囚衣,并被關在牢房內。 雖然所有的學生都知道這是角色扮演,但他們很快就進入了自己的角色:看守們開始變得充滿敵意,想出多種折磨犯人的酷刑;犯人們則很快就進入精神崩潰的狀態,認為自己真的是犯人。 很快,“看守”和“犯人”都進入心理失控狀態,原計劃 14 天的試驗,在第 6 天時就被迫終止。 這個模擬試驗表明:我們的大腦,無法區分真實和想象。 如果我們持續用負向的標簽定義自己,那么,我們的行為一定會展現出與標簽相吻合的特征。 就拿開頭的例子來說,當你傷心想哭,覺得自己丟臉了,結果就越發傷心;失敗了覺得自己很沒用,結果越發沮喪… 心理服務行業的破壁人于德志在《反內耗》中說到,實際上,大約 99% 對自我的評判,都來源于內心而非他人。 那么,如何打破我們內心的思維困境呢? 通過有效的練習,找回你的內在力量 當我們內心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一時的回避可能會讓沮喪感消失,但當事情再次襲來,我們不得不面對自我的時候,沮喪感會帶著更強大的力量卷土重來。 要擺脫內耗,首先要學會接納。 于德志在《反內耗》中提到『負向標簽快速重復朗讀法』。
該方法在一百年前由心理學大師鐵欽納首創,在后來持續的研究中,其效果不斷被驗證。 (圖片實拍自《反內耗》) 如果你也是這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