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下邊三首狗叫的詩句里,我們可以知道詩人的耳朵靈敏。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傍晚, 詩人坐在屋內,屋外風雪不斷,天寒地凍。這時,從柴門里傳出幾聲狗叫,詩人立刻猜出是風雪夜里外出回家的人。至于是誰,詩人的耳朵雖好,也沒有辨別出來。看來詩人的耳朵的靈敏度還是有限度的。 宮女圖 高啟 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苑侍宴回。 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 小犬,對著花影叫個不停,應該是有動靜。但是,詩人高啟卻說,小狗是對花亂叫的,沒有人來。詩人給出他的解釋,半夜三更,宮廷內苑,是隨隨便便能進來人么。所以呢,小狗就是瞎叫喚。這不用懷疑。但是,我們知道,后來高啟被皇帝殺死了,據說就是因為這首詩。此地無銀二百兩,其誰不知。明著看,這首詩是為帝王辯護,實際上,恰恰是這首詩,透漏宮廷內苑的骯臟與混亂。因此,有些時候,話怎么說都不完美,索性閉口不言,才是好的辦法。我們只能說,聽力好,嘴巴應縫起來。一不留神說出去,后果便不得而知了。 過廢園 李葂 誰家亭院自成春,窗有莓苔案有塵。 偏是關心鄰舍犬,隔墻猶吠折花人。 既然是過廢園,里面混亂就不足為奇了,窗戶上有莓苔啦,書案上有塵土啦,都是很自然的。作者說特別的,尤其是,狗隔著墻,狂叫著折花的人。是狗的關心,還是狗的本性?只有詩人自己清楚。況且,狗一定是叫折花人的么?詩人也只是猜測而已。僅憑這首詩,我們無法得知詩人有無別的想法。只能說,詩人的推斷有些武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