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母親感染和母乳喂養(附12條母乳喂養推薦要點)

     姚玲p8tvwrv4l6 2019-07-13

    引用格式:徐陳瑜, 陳廷美, 周乙華. 母親感染和母乳喂養[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2019,22(7):436-440. DOI: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9.07.002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母親感染和母乳喂養

    徐陳瑜1   陳廷美1   周乙華2

    1 江蘇省鎮江市婦幼保健院產科   212001;2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肝炎研究室   210008

    通信作者:周乙華,Email:zgr03summer@126.com,電話:025-68183761

    本文為對感染母親及其母乳喂養相關知識及研究進展的系統綜述詢證。為便于微信讀者閱讀,小編根據原文內容,按照不同孕產婦感染類型,整理了12條母乳喂養建議,同時將原文附在其后,請結合原文閱讀。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但母親存在感染時,因擔憂將病原體傳給子代,可能造成母乳喂養困惑,甚至不必要地放棄母乳喂養。本文總結了母親存在感染時能否進行母乳喂養的基礎知識和證據,強調了母乳喂養不引起肝炎病毒的母嬰傳播。對母乳喂養能引起母嬰傳播的感染性疾病,采取適當的預防策略后,仍可母乳喂養。本文有助于對母親存在感染時能否進行母乳喂養的問題提供合理的醫學咨詢,提高母乳喂養率。

    孕產婦不同感染類型的哺乳推薦要點

    1、乙型肝炎(HBV)

    能否母乳喂養:

    干預措施:為母親為乙型肝炎感染者的新生兒進行聯合免疫預防;除免疫預防外,目前傾向于對高病毒載量(HBV DNA ≥ 106 IU/ml)孕婦在孕晚期進行抗病毒治療,以減少HBV 母嬰傳播。

    母乳喂養建議:

    1)乙型肝炎e 抗原(HBeAg) 陽性、乳頭破裂、出血等情況均可母乳喂養。

    2)新生兒生后可立即開始哺乳,無須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3)對孕晚期以減少母嬰傳播為目的而開始用藥的母親,產后應立即停藥,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對于產后必須繼續服藥的母親,不應放棄母乳喂養。

    2、丙型肝炎

    能否母乳喂養:

    干預措施:目前大部分丙型肝炎感染可以治愈,所用抗病毒藥物對胎兒有嚴重不良影響,治療期間需避孕。

    母乳喂養建議:

    1)鼓勵丙型肝炎感染母親母乳喂養。

    2)如果乳頭損傷,有明顯出血,因新生兒無免疫預防能力,建議病損乳房暫停哺乳,健康乳房繼續哺乳,或將病損乳房的乳汁消毒后再喂養。

    3、甲型或戊型肝炎

    能否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建議:雖未有研究報道母乳喂養會引起新生兒甲型或戊型肝炎感染,但母親病情嚴重時,建議暫停母乳喂養,以利于母親病情恢復。

    4 、艾滋病(HIV)

    能否母乳喂養:應個體化

    干預措施:為保護母親,并預防HIV 母嬰傳播,HIV 感染母親孕期需要抗病毒治療,通常采取剖宮產分娩,子代出生后也需進行抗病毒治療。

    母乳喂養建議:

    1)有條件者建議完全人工喂養。

    2)無條件人工喂養者,最初6 個月完全母乳喂養(最好消毒后喂養)。

    3)禁忌混合喂養。

    5、巨細胞病毒

    能否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建議:

    1)對足月兒(或胎齡≥ 32 周或出生體重≥ 1 500 g 的早產兒),母乳喂養僅引起隱性感染,不引起發病,也不影響生長發育,故應鼓勵母乳喂養。

    2)< 32 周或< 1 500 g 的早產兒,母乳消毒后可喂養。待新生兒體重≥ 1 500 g,或糾正胎齡≥ 32 周后,即可直接哺乳。

    3)即使嬰兒已經確診巨細胞病毒感染并發病,乳汁消毒后仍可哺乳。

    6、單純皰疹或帶狀皰疹

    能否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建議:

    1)如果乳房無皰疹,可直接哺乳,但應避免嬰兒與皰疹處接觸。

    2)如果乳房或乳頭出現皰疹,不能直接哺乳,應將乳汁消毒后哺乳。

    7、水痘

    能否母乳喂養:

    干預措施:分娩時尚未結痂,或哺乳期發生水痘的,母嬰需暫時隔離,新生兒注射普通人免疫球蛋白。

    母乳喂養建議:

    1)對于孕期發生的水痘,如果在分娩前水皰已結痂脫落,產后可直接哺乳。

    2)哺乳期發生水痘,且水痘常出現在胸部,需避免直接哺乳。乳房無皰疹時,乳汁吸出或擠出后無需消毒,可通過奶瓶哺乳;如果乳房有皰疹,應將乳汁消毒后再哺乳。

    8、流感

    能否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建議:

    1)母乳喂養可減少嬰兒呼吸道感染,因此鼓勵患流感的母親進行母乳喂養。

    2)流感起病最初2~3 d建議母嬰隔離,可將乳汁吸出或擠出,由他人通過奶瓶哺乳。乳汁無需特別處理。

    3)流感恢復期無明顯噴嚏、咳嗽時,可指導母親在哺乳前做好自身清潔,如洗臉、戴口罩等,即可直接哺。

    9、結核

    能否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建議:

    1)未經正規治療的活動性肺結核母親必須與嬰兒隔離。

    2)活動性結核經正規治療≥ 2 周,痰結核菌陰性,可解除隔離,也可直接哺乳。

    3)母親服用抗結核藥物時,仍可以哺乳。

    4)如果母親及其子代均服用抗結核藥物,可選擇在母親服藥前或剛服藥后進行哺乳,或將此時的乳汁吸出后冷藏或冷凍保存。避免用母親服藥后2 h 左右的乳汁哺乳。

    不能直接母乳喂養的情況:

    1)孕期確診肺結核,分娩時尚未開始治療。

    2)已開始治療但痰結核菌陽性。

    3)乳腺結核。

    4)乳頭或乳房存在破損。

    5)合并HIV 感染。

    間接母乳喂養:

    1)對于上述第1 和第2 種情況,可將母乳吸出或擠出,由他人哺乳,乳汁無需消毒;

    2)對于第3 和第4 種情況,可將乳汁消毒后喂養;

    3)對于第5 種情況,可參考HIV 感染母親的母乳喂養原則。

    10、梅毒

    能否母乳喂養:正規治療后能

    干預措施:應對孕婦及其配偶或性伴侶進行規范的驅梅治療。

    母乳喂養建議:

    1)分娩前已接受規范治療的孕期梅毒患者,不管抗體滴度高低,產后均可進行母乳喂養。

    2)如果分娩前未規范治療或臨產前1~2 周才確診者,建議暫緩直接母乳喂養,但乳汁消毒后可哺乳,同時盡快開始治療。療程結束后,可直接母乳喂養。

    11、弓形蟲

    能否母乳喂養:正規治療后能

    干預措施:因檢測特異性IgM容易出現假陽性,故需同時檢測弓形蟲IgM 和IgG。確診感染者需要治療。

    母乳喂養建議:

    1)確診弓形蟲感染的孕婦,分娩前經正規治療者,產后能直接哺乳。

    2)如果分娩前尚未經治療,或者療程未結束,或哺乳期確診感染,則不能直接哺乳,但乳汁經消毒后可哺乳。同時這些產婦應盡快開始治療,療程結束后,再直接哺乳。

    12、預防接種與哺乳

    1、哺乳期婦女接種

    1)接種所有的滅活疫苗(死疫苗)后均可正常哺乳。

    2)不能接種黃熱病減毒疫苗(活疫苗)。如果確需接種該疫苗,必須停止哺乳。

    2)接種其他減毒疫苗時,均可哺乳。

    2、嬰兒接種

    嬰兒接種任何疫苗,均不影響母乳喂養。

    原文中有家庭簡易母乳消毒方法介紹 ↓

    原   文

    母乳不僅能為嬰兒提供營養,而且能促進嬰兒各種系統的功能性發育,如腸道細胞重排和智力發育等[1-2]。因此,世界各國均提倡嬰兒純母乳喂養至少6 個月。我國“愛嬰醫院”的主要指標也是純母乳喂養。然而,當母親存在感染時,因擔憂病原體的母嬰傳播,經常獲得“為了安全而采用人工喂養”這類缺乏循證醫學證據的建議。為了給感染母親能否母乳喂養提供合理的醫學咨詢,本文將相關知識及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一、母乳的廣譜抗感染作用及其活性成分

    大量研究證明,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母乳喂養時,發生呼吸道感染、腹瀉、壞死性腸炎、晚發性膿毒癥和瘧疾等的風險明顯低于人工喂養[3-5]。純母乳喂養6 個月的嬰兒,發生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僅為完全人工喂養嬰兒的33%~37%,胃腸道感染僅為后者的46%[6],嬰兒哮喘發生率也明顯降低[7]。因此,純母乳喂養所具有的廣譜抗感染作用是其他動物乳不可替代的。這一作用的物質基礎在于母乳含有各種具有生物學活性的成分,見表1[8]。

    二、孕產婦病毒感染與哺乳

    1. 乙型肝炎:孕產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陽性,即可診斷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其新生兒均接受免費聯合免疫預防,生后12 h 內注射100 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并按0、1 和6 月方案接種乙肝疫苗[9]。預防后乙型肝炎e 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陰性母親的子女幾乎無感染(< 01%),HBeAg 陽性母親的子女感染率約為5%[10-11]。

    HBV 感染母親的乳汁中存在病毒。乳頭損傷等因素可導致乳頭出血,此時母乳喂養能使嬰兒暴露于更多病毒。但研究證明,母乳喂養并不增加HBV 母嬰傳播的風險。在沒有免疫預防的時期,母乳喂養和人工喂養兒童HBV 感染率分別為53% 和60%,說明HBV 母嬰傳播與喂養方式無關[12]。目前已廣泛應用聯合免疫預防,大量研究證實,母乳喂養兒童的HBV 感染率與人工喂養相似[13-14]。因此,無論母親HBeAg 是否陽性,都應鼓勵母乳喂養。與分娩時暴露的病毒量比較,母乳喂養暴露的病毒量很小,因此新生兒生后可立即開始哺乳,無須先注射HBIG。有研究認為,母乳喂養不增加HBV 感染風險的可能機制與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如乳鐵蛋白)能與HBsAg 結合有關[15-16]。

    除免疫預防外,目前傾向于對高病毒載量(HBV DNA ≥ 106 IU/ml)孕婦在孕晚期進行抗病毒治療,以減少HBV 母嬰傳播。抗病毒治療的主要藥物有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替諾福韋。這些藥物可通過乳汁分泌。雖然目前缺乏這類孕產婦母乳喂養后引起嬰兒不良事件的證據,但仍不建議哺乳。然而,上述抗病毒藥物能通過胎盤,孕晚期行抗病毒治療時,胎兒已暴露于這些藥物。研究發現,嬰兒經母乳吸收的替諾福韋和拉米夫定的血藥濃度僅為母體濃度的2%~27%,遠低于宮內暴露濃度[17]。如果乳汁中的藥物對嬰兒有不良影響,那么對胎兒的不良影響應當更加嚴重。因此,前述認為“孕期用藥對胎兒無不良影響,而因乳汁分泌藥物即不能母乳喂養”的觀點,理論上存在矛盾。小樣本研究顯示,母親產后服用抗病毒藥物1 個月,母乳喂養的新生兒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18-19]。基于此,本文建議對孕晚期以減少母嬰傳播為目的而開始用藥的母親,產后應立即停藥,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對于產后必須繼續服藥的母親,不應放棄母乳喂養。在母乳喂養的同時,隨訪其子代,觀察是否存在不良事件,以積累循證醫學證據。

    2. 丙型肝炎:診斷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的主要依據是檢測血清抗-HCV抗體。該抗體陽性者中,90% 以上為慢性感染,需進一步檢測HCV RNA。如果HCV RNA 陽性,即確認感染;如果低于檢測下限,則每6 個月復查1 次, 如持續2~3 年均為陰性,提示既往感染。目前大部分HCV 感染可以治愈,所用抗病毒藥物對胎兒有嚴重不良影響,治療期間需避孕[20]。

    HCV 母嬰傳播率為3%~10%,母嬰傳播率高低與母體病毒載量有關。抗-HCV 陽性,HCV RNA陰性或低于檢測下限時,通常不發生母嬰傳播[20]。HCV 母嬰傳播與分娩方式或喂養方式無關[20]。HCV 感染母親的乳汁中可檢測到HCV RNA,因此,理論上母乳喂養存在傳播風險。但大樣本、多中心研究顯示,母乳喂養和人工喂養兒童的HCV感染率相似[14], 證明母乳喂養不增加子女感染HCV 風險,其機制與母乳中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有關[21]。因此,應鼓勵HCV 感染母親母乳喂養。如果乳頭損傷,有明顯出血,因新生兒無免疫預防能力,建議病損乳房暫停哺乳,健康乳房繼續哺乳[20],或將病損乳房的乳汁消毒后再喂養。

    3. 甲型和戊型肝炎:均為經消化道傳播的急性自限性肝炎。孕早或中期發生甲型或戊型肝炎,分娩時已恢復的,母乳喂養不引起病毒的母嬰傳播。分娩前2~3 周內或哺乳期發生甲型或戊型肝炎者,乳汁中可檢測到病毒核酸[22-23],但母乳喂養不引起新生兒甲型肝炎[22],也未見因母乳喂養引起戊型肝炎的報道。研究發現,7~12 月齡嬰兒無戊型肝炎感染[24],提示因母乳喂養引起戊型肝炎母嬰傳播的可能性很小。

    4.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母乳喂養能增加HIV 母嬰傳播。如果未采取任何干預措施,HIV 母嬰傳播率高達30%~40%。研究證實,HIV 感染母親的子代,完全人工喂養時,感染率最低;純母乳喂養6 個月以上時,感染率較低;混合喂養時,感染率最高[25]。因此,HIV 感染母親的子代應避免混合喂養。為保護母親,并預防HIV 母嬰傳播,HIV 感染母親孕期需要抗病毒治療,通常采取剖宮產分娩,子代出生后也需進行抗病毒治療[25]。

    無論母親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療,完全人工喂養可最大限度地減少HIV 母嬰傳播。因此有條件者建議完全人工喂養。但在不能提供足夠營養配方奶的地區,因人工喂養導致的其他傳染病和營養不良是嬰幼兒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完全采取人工喂養可能不切實際。選擇完全人工喂養還是純母乳喂養,還應取決于家庭經濟條件、人員結構以及當地的醫療條件,權衡利弊后再做決定[21]。

    5. 巨細胞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可分為潛伏性感染和活動性感染,診斷依賴于檢測血清CMV IgM 和IgG 抗體[26-27]。我國育齡婦女CMV IgG 陽性率> 95%,其中95% 的孕婦產后在乳房局部可再激活,產后1~6 周乳汁CMV DNA 陽性。母乳喂養能引起嬰兒感染,但對足月兒(或胎齡≥ 32 周或出生體重≥ 1 500 g 的早產兒),僅引起隱性感染,不引起發病,也不影響生長發育[28],故應鼓勵母乳喂養。對出生體重< 1 500 g 或胎齡<32 周的早產兒,母乳喂養是否導致不良后果,尚無明確結論[29]。但母乳對早產兒更為重要。乳汁經消毒后能滅活CMV,因此,這類早產兒也應鼓勵母乳喂養,但乳汁需要消毒。待新生兒體重≥ 1 500 g,或糾正胎齡≥ 32 周后,即可直接哺乳。即使嬰兒已經確診CMV 感染并發病,乳汁消毒后仍可哺乳。

    6. 其他皰疹病毒感染:(1)單純皰疹病毒:如果乳房無皰疹,可直接哺乳,但應避免嬰兒與皰疹處接觸。如果乳房出現皰疹,不能直接哺乳,應將乳汁消毒后哺乳。(2)水痘病毒:對于孕期發生的水痘,如果在分娩前水皰已結痂脫落,產后可直接哺乳。分娩時尚未結痂,或哺乳期發生水痘的,母嬰需暫時隔離,新生兒注射普通人免疫球蛋白。水痘常出現在胸部,需避免直接哺乳。乳房無皰疹時,乳汁吸出或擠出后無需消毒,可通過奶瓶哺乳;如果乳房有皰疹,應將乳汁消毒后再哺乳。(3)帶狀皰疹病毒:如帶狀皰疹未發生在胸部或乳房,則可直接哺乳;如果發生在胸部,則不能與皰疹直接接觸,應將乳汁吸出或擠出,通過奶瓶哺乳,乳汁無需消毒。如果在乳房或乳房周圍發生帶狀皰疹,則乳汁需消毒后再哺乳。

    7. 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通常不引起宮內傳播,也不通過乳汁傳播。母乳喂養可減少嬰兒呼吸道感染,因此,應鼓勵患流感的母親進行母乳喂養。流感起病最初2~3 d 傳染性較強,此時應暫時避免母嬰同室,可將乳汁吸出或擠出,由他人通過奶瓶哺乳。乳汁無需特別處理。流感恢復期無明顯噴嚏、咳嗽時,可指導母親在哺乳前做好自身清潔,如洗臉、戴口罩等,即可直接哺乳[30]。

    三、孕產婦結核與哺乳

    結核可發生在任何臟器,以肺部為主。除乳腺結核外,患其他部位結核病的產婦的乳汁中通常不存在結核桿菌。未經正規治療的活動性肺結核母親必須與嬰兒隔離。活動性結核經正規治療≥ 2 周,痰結核菌陰性,可解除隔離,也可直接哺乳[31]。但以下情況不能直接哺乳:(1)孕期確診肺結核,分娩時尚未開始治療;(2)已開始治療但痰結核菌陽性;(3)乳腺結核;(4)乳頭或乳房存在破損;(5)合并HIV 感染。但這些患者可間接哺乳。對于上述第1 和第2 種情況,可將母乳吸出或擠出,由他人哺乳,乳汁無需消毒;對于第3 和第4 種情況,可將乳汁消毒后喂養;對于第5 種情況,可參考HIV 感染母親的母乳喂養原則。

    母親服用抗結核藥物時,仍可以哺乳。乳汁中藥物濃度很低,不必擔心對嬰兒的不良影響[32]。如果其子代也服用抗結核藥物,則需考慮乳汁中藥物的影響。母親服藥前或剛服藥后,乳汁藥物濃度最低,可選擇此時哺乳,或可將此時的乳汁吸出后冷藏或冷凍保存。服藥后2 h 左右藥物濃度最高,可將此時的乳汁棄去,以減少因哺乳而導致的藥物疊加。

    四、孕產婦梅毒與哺乳

    孕期或哺乳期梅毒現癥感染時,母親可將梅毒螺旋體傳給其子代。預防母嬰傳播的關鍵是對孕婦進行規范的驅梅治療[33],其配偶或性伴侶需同時接受治療。正規治療后,梅毒螺旋體的母嬰傳播發生率< 1%[34]。分娩前已接受規范治療的孕期梅毒患者,不管抗體滴度高低,產后均可進行母乳喂養。如果分娩前未規范治療或臨產前1~2 周才確診者,建議暫緩直接母乳喂養,但乳汁消毒后可哺乳,同時盡快開始治療。療程結束后,可直接母乳喂養。

    五、孕產婦弓形蟲感染與哺乳

    弓形蟲病是經消化道傳播的動物源性傳染病,根據特異性抗體檢測診斷。但因檢測特異性IgM 容易出現假陽性, 故需同時檢測弓形蟲IgM 和 IgG[35]。確診感染者需要治療。在妊娠的不同階段使用的藥物也不同[21]。確診弓形蟲感染的孕婦,分娩前經正規治療者,產后能直接哺乳。如果分娩前尚未經治療,或者療程未結束,或哺乳期確診感染,則不能直接哺乳,但乳汁經消毒后可哺乳。同時這些產婦應盡快開始治療,療程結束后,再直接哺乳。

    六、預防接種與哺乳

    哺乳期婦女接種所有的滅活疫苗(死疫苗)對嬰兒均無不良影響,因此接種后均可正常哺乳。母親接種黃熱病減毒疫苗(活疫苗)時,其中的病毒可通過乳汁將活病毒傳給子代,引起子代腦膜腦炎。因此,母親進行母乳喂養時,不能接種黃熱病疫苗。如果確需接種該疫苗,必須停止哺乳[21]。接種其他減毒疫苗時,均可哺乳。嬰兒接種任何疫苗,均不影響母乳喂養。

    七、家庭簡易母乳消毒

    表2 總結了常見母親感染與母乳喂養的要點,并列舉了需要將母乳消毒后才可以喂養的情況。常用的母乳消毒方法有如下幾種。

    1. 凍融法: 方法為-20~-10 ℃ 凍存1~3 d (可以更長),40~45 ℃融化。該方法雖對乳汁成分破壞最少,但只能抑制CMV 的感染性,不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感染性,因此僅適用于CMV IgG 陽性母親的乳汁,不能用于其他感染。

    2. 巴氏消毒法:方法為60~65 ℃消毒30 min。通常建議使用該方法,因為該方法既能殺滅本文提到的所有病原體,又能最大程度保持母乳的活性成分。在家中可用市售溫奶器,按說明書操作,溫度到達60 ℃開始計時,期間搖勻1~2 次。不要延長消毒時間,以免破壞活性成分。

    3. 常規加熱:方法為煮沸5~10 s。微波爐消毒雖然操作簡單,但因存在加熱不均勻、對乳汁營養成分破壞嚴重、容易燙傷等問題,一般不建議使用。

    消毒后的母乳在溫度適宜時應盡快喂養。如有剩余,在冷藏條件下(2~8 ℃)可保存12 h,也可冷凍保存數周。再次喂養時,40~45 ℃加熱即可,無需再次消毒,以最大程度保護母乳的活性成分。

    八、總結

    綜上所述,孕產婦感染時,從母嬰傳播的角度出發,母乳喂養幾乎沒有絕對禁忌證。采取適當策略后,幾乎都可以母乳喂養。對HIV 感染母親,盡可能完全人工喂養,如無條件者,可考慮純母乳喂養6 個月,禁忌混合喂養。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综合婷婷欧美综合五月|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无套内谢少妇一二三四|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成人拍拍拍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高跟黑色丝袜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成人无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 国产精品丝袜亚洲熟女|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 四虎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日韩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试看120秒体验区| 四虎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男女动态无遮挡动态图| 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A理论毛片| 色香欲天天影视综合网|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小说| 亚洲男女羞羞无遮挡久久丫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精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免费观看欧美猛交视频黑人| 国产精品女视频一区二区| 一二三四免费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十页|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的熟女水蜜桃AV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A级孕妇高清免费毛片|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