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10 文:meiyayibu來源:meiya(ID:OneStepUp)第一個孩子出生后的一兩年,是婚姻關系最脆弱的時期,有很多人會遭遇婚姻危機,比如因為育兒分歧爭吵不斷,婆媳矛盾無法處理,再加上工作、經濟壓力等導致關系出了問題。 在我的來訪者里面,就有不少這類家庭,他們的婚姻關系瀕臨破碎,有的夫妻撐不到孩子一歲,已經離婚了,真的感覺非??上?。 心理學的研究,在進入婚姻后,尤其是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后,有67%的女性對婚姻滿意度急劇下降,但是剩下的33%的人不僅可以毫發無損地度過這個時期,還有的人會說她們的婚姻從未像這樣好過。 那33%的人做了些什么呢? 1、首先,是丈夫跟上妻子的節奏(女性因為懷孕十個月的準備,有時比丈夫更快進入到父母的角色中),盡快轉變角色,提升自己的父親力,花更多的時間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積極承擔父親的責任,分擔育兒的工作,為妻子減輕育兒壓力。 很多男人在認知上就認為帶孩子是女人的事情,與男人無關,或者男人天生帶不了孩子。人是觀念的產物,當爸爸們有這樣的認知時,自動就會遠離育兒領域。而且選擇這樣的一種認知好處大大的,人都是有惰性,誰不喜歡舒服啊,誰不想躲懶呢。 很多人會說男人不會帶孩子,或者帶不好孩子。事實上,世界上任何一項技能都是可以通過訓練獲得的,帶娃這事也不例外,很多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的結果。 除了喂母乳,育兒中的其他事情,像拍嗝、換尿布、給孩子洗澡、陪玩耍、做輔食、哄睡沒有哪一樣是爸爸干不了的,就算剛開始干不了,多練習幾次就會了。 很多男人喜歡說,“我幫老婆帶孩子”,呵呵,兄弟,你搞搞清楚,不是“幫忙”帶孩子,而是“應該”帶孩子,孩子并不是妻子一個人的,需要夫妻共同照顧、養育。 2、其次,妻子要允許丈夫試錯,多多鼓勵丈夫參與育兒,懂得感謝和肯定伴侶的付出,千萬不要做將丈夫排擠出育兒隊伍的事情。 剛開始很多爸爸也很有熱情,想分擔帶孩子的工作,但是家里的女人(丈母娘、媽媽、妻子)要么不讓爸爸們插手育兒的工作,剝奪其干活的機會,要么就是否定和批評爸爸們的表現,在各種負面心理暗示和否定、批評、打擊下,再加上人性都是喜歡偷懶,依賴,害怕困難的,爸爸們索性就什么都不做了,不做,自然就沒有訓練的機會,然后就更加不會做,做不好,于是,更加被否定和打擊,最后就形成了男人越加不參與,女人越加嫌棄男人沒用的局面。 妻子要懂得讓步,懂得允許丈夫按照自己的方式帶孩子。拍嗝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男人給孩子換尿不濕偶爾一次漏尿也應當接受。 當你放下控制,放下追求完美,克制自己批評丈夫的沖動,你會發現自己可以輕松一些,丈夫也更愿意為家庭為孩子付出,你們的婚姻也會更加美滿。 3、再次,要懂得經營你們的感情,關注對方的需要,開創屬于夫妻倆的“精心時刻”。 在很多家庭中,有了孩子后,丈夫賺錢養家的壓力忽然變大,開始忙于工作,妻子一邊育兒一邊工作,身心俱疲,兩個人相處的時間變少,彼此之間的連接和互動變少,加上日常生活、育兒方面瑣事的煩惱和沖突,生活中的日復一日,慢慢的兩個人婚前的激情不再,原來親密的情感變得越來越淡。 要想改變這樣的狀態,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兩個人有時要創造一些約會的“精心時刻”:一周至少有那么一段時間,哪怕只有一兩個小時也好,兩個人約會,在一起喝杯茶或者吃些點心,沒有孩子、沒有工作、沒有日?,嵤?,兩個人高質量地相處,說說自己的心里話,了解彼此的心情和感受,哪怕只是聊聊孩子的趣事都是很好的增加夫妻感情的方式。 有了孩子之后,我和丈夫大衛再也沒有睡過一個整覺,每天都在照顧孩子中忙忙碌碌,再加上裝修、搬家等大事,育兒的疲憊,生活的瑣事和壓力,并沒有讓我們的關系變得疏遠,反而因為一起面對困難,承擔責任而變得更加親密。 這其中的關鍵除了大衛積極參與育兒,就是我們不忘經營我們的友誼,不忘創造一些彼此單獨相處的時間,我們依然關注著彼此的需要。 我們都希望作為父母的我們能夠自己多照顧,多陪伴孩子,但是像這樣單獨相處的時刻也穿插在我們的婚姻生活中:吃過晚飯,一起在小區里牽手散步聊天二十分鐘;天氣好的時候,兩個人一起騎著自行車在家附近轉轉;坐在街邊便利店里,喝杯茶,聊上十分鐘…… 有時候,我們還會出去約會,穿上漂亮衣服,一起出門看一場電影,看完電影,一邊談觀影感受,一邊走路或者吃東西,這種時候,我就會感覺兩個人的心靠得很近,很親密和溫暖(感謝公婆在我們約會時幫忙照看孩子)。 我們很重視這樣的時刻,約定在這樣的“約會”時間里不看手機,不抱怨生活的不如意,而是盡量把關注點放在對方身上,放在我們的關系上,讓彼此開心,讓關系更好。 忽然想起有一年,我和大衛在黃山過圣誕,他趁著我睡著,在我的臭襪子里塞了一支粉紅色鋼筆作為圣誕禮物。第二天早上,我醒來收到禮物,開心了很久?,F在每年到圣誕想起這個事情,我還會嘴角上揚。 在《欲望都市》中,有人問高富帥Mr.Big他喜不喜歡美女,擇偶時會不會選擇美女,他說:美麗不是永恒的,在你身邊或你所在的城市,美女有很多,但是最終你卻只想和那個逗你笑的人在一起。 很慶幸,在一起那么多年,有了孩子,你還是那個讓我笑的人。 有了孩子之后,身邊的ta還是當初那個逗你笑的人嗎? 有很多丈夫或者妻子,在有了孩子之后,會把所有的情感關注都放在孩子身上,會覺得“我們是老夫老妻了,就不要再關注對方了”。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我們每一個人在關系中都需要被關注,被看見,尤其是在親密的關系中,只要對方有關注我們,看見我們,我們的很多辛苦、壓力都會變輕變小。 親密關系一定是動態發展的過程,沒有什么人,什么關系會一成不變,如果不經營關系,持續地增加愛的存款,情感賬戶中再多的儲蓄都會消耗殆盡。 魯迅說,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 結婚并不是關系的終點,有了孩子也不是關系的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你不能松懈下來,而是應該更努力、更用心地經營。 兩個人要與婚前一樣,有互動,有交流,男人、女人之間能夠相互傾聽、傾訴、彼此體貼與表達愛意,這樣的兩個人的親密關系才能時時更新,向前發展的,彼此的理解會更深刻,愛意也會更濃厚。 注:參考書目:約翰·戈特曼《愛的博弈》 作者簡介:meiya,暢銷書作者、書評人、心理咨詢師,四年咨詢經驗,個人咨詢與團體帶領時間1500小時+,已出版《慢慢來,一切都還來得及》《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改變,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等多部作品。責任編輯:Spencer JXL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