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到哪里去。故事總要有結束的時候,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尾聲的。——遲子建 前段時間,老師看到思想聚焦的一片文章,感觸頗大。 故事大致講的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女老總的勵志故事。 早年這位女強人是診所的護士,一個月的收入只有1000塊,光租房就要花掉幾百塊,和她住在一起的人多是社會的底層,他們整天住在惡臭、蟑螂、反胃的廁所,遍地的垃圾環境中。 更可怕的是,和她合租的室友比她還邋遢,而且時不時的欺負她。 診所里的工作更讓人糟心,老頭醫生一有機會就盯著她講黃段子,女同事為了20塊錢當眾對罵,病人基本都是底層,總覺得你在貪他錢、身體不舒服就罵護士撒氣…… 她漸漸地意識到:“這就是社會底層人的素質與修養,要想離開這樣的生活,必須自己努力奮斗。” 她也慢慢明白一個道理,越層次低的環境,爛人爛事越多。因為你本事不大我素養也不高,但欲望卻一點都不少,那就只能通過下三濫的手段去實現。說低級的謊,造低級的假,用最粗糙暴躁的方式解決問題。 其實這種現象充斥在我們身邊,不論社會哪個階層的人,都希望進入上流社會,盡管在中層和底層咆哮與抱怨,但他們心里還是默認:寧可在上層心煩的呆著,也不愿在底層糟糕的活著。 她也很快知道:如果不想面對這些,就必須跳出這個環境。 她勵志改變當時的處境,卻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她唯獨知道的就是拼命的學習。于是她選擇了辭職,辭掉了人們羨慕的職業,孤身一人跑到北京,報了自考本科。 很快,她取得了自己滿意的成績,她借助自己的學歷優勢和專業優勢,在一家藥企開始跑業務,如今的她,跌跌撞撞,憑著自己的精明與執著,在醫藥行業殺出了一條血路,現在年入已破千萬,擁有一家200人的企業。 她曾經的夢想是能租得起診所對面的一室一廳,后來那樣的房子她能買100套。 她曾經覺得嫁給隔壁帥帥的理發師就人生圓滿了,后來她身邊的男人個個甩他八條街。 她坦言現在當然也有很多煩心事,但那是更高級的煩,而不是悶在垃圾堆里喘不上氣那種。 這種狀態要讓她舒服得多。 更有意思的是,她說她自己很久沒有說過臟話了,她在各種場合都能感受到被尊重。 以前她夢寐以求的生活,如今只是自己的最低配置,因為對它來說,這一切簡直是易如反掌。 就像遲子建說的那句名言 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到哪里去。故事總要有結束的時候,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尾聲的。 沒錯,每個人都不知道未來的尾聲會怎樣,很多人認為自己30歲就應該泡著枸杞喝著保溫杯里的茶,有的人40歲就認定自己一事無成,最可怕的不是結束, 而是自己不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尾聲,尾聲在每個人心里存在,就看自己怎么去看待。 你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后半生過的太過勞累還是過的幸福,我想80%的人都希望給自己的孩子拼出一片天,讓他們過上富二代一樣的生活。 那就去奮斗,去拼搏,趁著自己最好的年華,把自己充實起來,讓自己更加值錢。 要知道,我們終會成長到忘了曾經的模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奮斗的路上!加油,每一位活出新模樣的年輕人! 文|自考助學平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