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百字碑》有言:白云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呂祖,就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中的呂洞賓。什么是長生酒?就是口中的唾。唾液養生法,又稱“咽津養生法”。咽津亦稱“赤龍攪?!?、“胎食”,是古代的一種強身健體方法。唾液養生法傳說為西漢蒯京所創,蒯京因“食玉泉”而膚色紅潤,牙齒堅固,清風道骨,享年120歲。 古代養生家認為,咽津可以灌溉五臟六腑,滋潤肢體肌膚;流通血脈神氣,增強消化功能,延緩機體衰老。據記載,這也是老子的養生觀,每日必做,以此養生。唾液如果細分的話,分為涎和唾,中醫認為,脾是主管涎的,腎是主管唾的,因此唾液與脾、腎二臟密切相關。其中,脾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從這個角度上說,也為“吞津養生”提供了理論基礎。所謂吞津,就是使唾液運動起來,這也是對脾腎機能的順應和成全。 1、抗癌作用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唾液能消除致癌物所產生的超氧自由基。唾液的消毒過程不僅在口腔中,還會在胃里持續30分鐘。每口食物咀嚼30次,可使唾液與食物充分混合,自由基得到最大程度的清理,抗癌效果最佳。 2、護齒作用 唾液所含的鈉、鉀、磷酸、鈣、蛋白質、葡萄糖等營養成分能維持口腔酸堿度,調節PH值。牙齒表面琺瑯質的溶解和沉積是個動態過程,唾液中的鈣離子、磷酸根離子和氟離子等在保護琺瑯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3、消化作用 唾液能把嚼碎的食物“捆綁”成一個個“食團”,利于吞咽。同時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不僅讓人感覺到甜味,還讓食物在口腔中就進入了消化過程。 4、抗衰作用 唾液中含有一種能使人保持年輕的“口水腮腺激素”,能使人聰明、齒堅、肌強,這樣即使人到老年也會紅光滿面,不減青春活力。 5、消炎作用 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蛋白球A等抗菌成分,能抑制或消滅溶血性鏈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及葡萄球菌等,從而預防牙齦、口腔和咽喉發炎。 體內自有大藥,何須外求? 具體做法:全身放松,摒除雜念。自然呼吸,輕閉雙目,思想集中在口腔處。先用舌攪動口齒,一般是圍繞上下牙齒運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依次輕輕攪動各36次,用力要柔和自然,然后用舌尖頂住上腭部1~2分鐘,促使腮腺、舌下腺分泌唾液,待口中唾液滿時,鼓腮含漱36次?!∈蚝?,將口中津液分3小口咽下,咽時意識由口腔轉移到“丹田”?!兑捉罱洝な五\圖訣》說: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一為生于腎精,還補腎精。二是促進心腎相交,水火既濟。 另外一個重要的功效——那就是溝通任督二脈。中醫學認為,督脈循背,總督周身陽脈,為陽脈之海;任脈沿腹,總任一身陰脈,為陰脈之海,舌抵上腭即可溝通任督二脈,使全身經絡接通,上下之氣通暢。平時“舌抵上腭”,可疏通氣血,條達經絡,清爽頭腦,強健體質,也有助于多產生津液潤喉。 《黃庭經》說: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咽靈液災不干。體生光華氣香蘭,卻滅百邪玉煉顏。意思是說如此周而復始,自能使人肌膚光澤,顏如玉潤,氣如香蘭。古人有句話,叫體內自有大藥,何須外求? 口水能讓人起死回生?來看看這位老中醫的故事 有一位老中醫,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仍然身康體健。這位老中醫57歲的時候,死神盯上了他。他被確診為高血壓、冠心病、快速性心房纖顫、眼底Ⅱ期動脈硬化。老先生的病情非常嚴重,躺在床上一動也不能動,每次只要稍動一下,心臟就會劇烈跳動,好像快要蹦出來一樣。家人找了很多國內當時的知名專家前來會診,這些專家在了解了他的病情后,都得出了個安慰性的結論:聽天由命吧! 老先生說:“雖然病得那么重,我仍然對生命充滿了渴望,仍然不相信自己會就這樣死去?!被氐郊液螅姨稍诖采?,不停地反思。我想起了初學中醫時父親教導我的一句話:“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strong>這句話不好理解,打比方說,人感冒時多由外寒所致,但內因在于你自己的抵抗力差,也不注意保暖,所以才引起了變化,使外寒(外因)侵襲人體引發了感冒。我認定了,患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 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我又想起了中醫所講的“氣”。氣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生命延續的保障。“氣為血帥”,“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只要能增加人體的“氣循環”,就能推動“血循環”,從而增加血流,延緩疾病。 我暗自慶幸,即使我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還可以做“氣息調理”。于是,我躺在床上,開始慢慢地調理氣息。首先瞇起眼睛,讓自己的心靜下來,然后讓自己的呼吸變得細、勻、長。每天按時練習,慢慢地我感覺自己每次呼吸后全身的血管好像都被調動了,身上竟然微微出汗。其次,為了讓自己的腦子始終保持清醒,我在調理氣息之余還默默背誦自己所學的中醫典籍。 舌抵上腭、吞咽口水 后來,我又發現了一個小訣竅:除了鼻子可以呼吸、大腦可以記憶外,我的嘴也不用閑著。當我用舌頭抵住上腭牙齦時,口腔內的舌下腺、頜下腺、腮腺會分泌出很多津液。從現代醫學講,津液有助于改善胃腸消化功能,殺滅口腔細菌。傳統醫學認為這是“生津”,有唾液為“金津玉液”之說。 就這樣,我每天堅持“運動”。有一天,我調理過氣息后,試著想坐起來。讓我和家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成功了,房顫沒以前那么厲害,也沒有出現以前稍一動心臟就想跳出來的感覺。此后,我逐漸能下床了,能外出散步了,我也增加了其他的鍛煉。 數年后的一天,我在一本西方醫學翻譯過來的雜志中發現了一項有趣的研究:人體大小血管總長約10萬公里,可以繞地球兩周半,但人體靜止時所使用的血管僅占人體的2%~10%,我看后莞爾一笑,看來自己是把全身的血管都調動起來了?,F在,我已經90歲了,除了高血壓(已經控制得很好)和輕度的膽囊炎外,什么病都沒有。 |
|
來自: 陸根土p9y3fgkh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