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行書是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楷書的快寫,草書的慢寫。 行書書法中為了書寫的便利、流走,往往按照筆順序,依次關聯書寫的點畫有意無意的進行連帶書寫,這種連帶形成的符號,最后被固化形成一種特有的行書的偏旁部首的符號或連帶點畫形態。這種連帶不僅僅為了便利,也為書法的美學元素的豐富,提供了極大的內涵和形式。因此,連帶的符號也成為行草書的一個重要的筆法特征。 行書點畫的連帶形態與書寫,使得行書的字與字、點畫與點畫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強化,增強了上下、左右的呼應和連帶,也構成了行草特征獨具的的連貫筆勢。連帶,也使行書的風格顯得更加行云流水。 一、寫書法最忌程式化。 這種連帶關系并不是盲目進行的連帶,不是所有的點畫都需要和適合連帶,所有的連帶都是美的。連帶需要巧妙,該連則連,該斷則斷,實連和虛連、筆斷意連,要巧妙搭配,如米芾的“頓首、再拜”四字,“頓”字獨立,“首再拜”三字相連,這樣一個字組中有斷有連,就形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行草書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規律和原則。 連帶技巧方面,大約有兩種: 一是單字內部關聯點畫的連帶,如左右連帶,上下連帶,整字連帶; 二是一行中是字與字之間的連帶。 從連帶方式上看有:實連、虛連、筆斷意連。 連帶的度與量,也多少和書法家的審美風格取向有關。
三、連帶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空間分割,可以有效的調整書法章法或單字空間的虛實對比性格。 四、行書書法點畫連帶運筆問題。 我們知道,行書點畫或合成的符號,在書寫表達時,它的筆勢必須是連貫的、一致的,這就要求書寫者要有較好的對筆和技法的控制和駕馭的萬物如握能力,不能出現“斷氣”、”斷筆“和缺形少質等現象。因此,還要掌握好行書的基本筆法。筆法就是構成點畫線條的基本用筆技巧,學習行書首先就要從簡單的筆法開始,在提、按、起、落、收、轉等各個筆法上多下功夫,掌握要領,打牢基礎,為點畫線條的精準正確表達做足功夫。 行書的連帶點畫,因行書固有的特點,連帶點畫變化極其豐富。我們學習行書,不可避免要努力熟悉掌握連帶點畫的基本形態表現形式和書寫規律。 不過行書的連帶點畫雖然多,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在臨摹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盡量多記、多練。 翰墨書道整理了一些,我們來共同學習一下吧。 1、點連點 此連點右豎挑和點組成,取橫勢。左低右高。注意兩點收筆和第二點起筆間的節奏,要連貫且清晰,就是兩點間的連帶要清晰。用筆的收筆起筆要筆筆不茍。 下四點的連帶書寫在《集王圣教序》有多種寫法,這是其一。非常生動若浮鵝游戲與碧波湯漾間。 四點化為三個連貫的用筆節奏。整體看略平如橫。曲屈變化要和上部空間關系相適應。 2、點連橫 如“金”字旁的上捺點和王的上橫的連接。我們在臨摹練習這種多畫組合連帶的點畫符號時。點畫間的連與帶,一般情況下不能直接連與帶,要按照楷書點畫的起筆行筆,收筆運筆路線去連帶,否則,意思淺薄無點畫味,給人的感覺如粗細一律般無節奏變化。 3、點連豎 “豎心旁”的兩點和豎,是一筆寫就。第二點和豎的起筆的運筆路線在書寫前一定要讀清楚,做到胸有成竹,以保證書寫實踐中的一氣呵成。 4、點連撇 “為”字的點連撇,難點在于撇畫起筆處連帶的用筆轉換,脈絡要清晰,同時用筆要自然,力戒生硬。 “道”字的“首”兩點用筆如楷,較容易把握。力求勁實。撇的起筆要由畫內起筆調鋒。 5、橫連點 6、橫連橫 此字三點水,連帶成為一點和一豎折。 上面的點,逆鋒入筆作點,提筆轉鋒相左下,以應下部的豎折。 中點露鋒承接上面的筆勢,連帶運行與下一點成折筆。打開筆鋒向右上順勢而去。折筆時要略用力下按或停頓以蓄勢,并預判角度方向和長短比例,一揮而就,但要注意用筆的穩健,以防止用筆力弱勢去。 注意豎折后的上挑部分的長度比豎折的豎畫起筆略高。并不是直接去寫下一筆的,用筆要有所控制,以防止失勢力敗。 7、橫連豎 8、橫連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