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到了50歲,很多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能健康的活著,才是最大的贏家。 人過五十,要做到“五不貪”,身體健康易長壽 一、不貪肉膳食中,如果肉類脂肪過多,會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和新陳代謝紊亂; 易患高膽固醇血癥,不利于心腦血管病的防治。 二、不貪杯50歲以后,要盡量減少應酬,少喝酒、少抽煙。 酒精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尤其肝臟,當我們長時間喝酒,那么患上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的幾率就要比常人高出10倍。 建議50歲以后人們可以做到以茶代酒。 三、不貪快日常飲食,切不可貪快,狼吞虎咽更是不可取。 一定要讓食物得到充分的咀嚼,否則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 四、不貪氣生氣,只會讓身體變得更糟,心情更差,卻無法改變某件事情的發展。 “怒傷肝”,還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易使血壓升高,影響身體健康。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控制發怒,不順心的事情也會有改變。 五、不貪欲50歲以后,身體機能逐漸下滑,如果此階段依然縱欲過度,對健康極其不利。 因其消耗著人體最寶貴的腎精,腎精虧空,會出現腎虛、脾虛、頭暈眼花、腰膝酸軟、脫發等一系列現象。 人過50,想要少生病,多健康,記住三個字!一、吃 1、飲食少一點 50歲以后的中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為年輕時的1/5。 因而稍一吃多,就會肚子脹、不消化。 所以,50歲以后,每一餐的進食量應比年輕時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食多餐。 2、五色飯 50歲健康保養的關鍵期,而吃是身體的基礎營養的攝入,也是健康的基石。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下降,營養物質的流失,疾病的爆發,所以更要注意飲食的攝入。 英國食物標準局《居家老人膳食指南》中建議,中老年人養護健康要吃"5色飯"。 黃色:是指主食,建議常食土豆,紅薯,玉米等低熱量高纖維的食物。綠色:是指蔬菜,在一天中蔬菜水果應占1/3,不低于5種,共攝入400克,蔬菜水果可排毒,促進代謝,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粉色:主要是肉,魚,蛋,豆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占人體20%,是生命的根源。 藍色:是指奶制品,中老年人每天保證250毫升左右的奶制品。 紫色:是指零食,蜂蜜,堅果,果脯等小點心。 3、要吃早餐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男人如果能吃早餐,似乎變得不可能。 但是,有研究數據顯示,不注重吃早餐的人,壽命平均縮短2.5歲。 如果長期不吃早餐,而是把飲食多集中在中午和晚上,那么會給腸胃增加嚴重的負擔。 不僅危害腸胃,危害身體,還可能讓你無法精力充沛地完成工作。 長此以往,各種疾病便會找上門,想要健康長壽也難了! 所以,建議無論男女,早上一定要吃早餐,而且要做到營養搭配均衡。 二、喝 1、晨起一杯白開水 起床后,很多人選擇喝一杯蜂蜜水或者淡鹽水,還有人認為檸檬水是最佳選擇。 這三種水中,淡鹽水最不值得推薦,因為現代人鈉攝入量本來就過多,在身體不缺少鹽的情況下再喝淡鹽水,會增加鹽的攝入,反而讓人覺得口干舌燥。 而另外兩種水也有一些限制人群,蜂蜜水適合便秘的人群,但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和肥胖的人,對于胃酸過多的人而言,空腹喝檸檬水可能會增加胃部不適。 總體來說,白開水沒有熱量,不僅能有效補充體內水分,還可以讓血液迅速得到稀釋,促進血液循環,讓人更快地清醒過來,是絕大多數人的最佳選擇。 2、兩餐之間一杯茶 茶,在我國有3000多年歷史,人們將喝茶用于日常,長期喝茶有一定的養生功效。
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花,性溫,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調理血氣、促進血液輪回,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郁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郁的作用,對緩和情緒有幫助。
黃花苗根,作用影響最大的就是保肝,清肝毒,預防肝損傷。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曾報道,用黃花苗根泡水喝,對于排肝毒,預防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 3、睡前一杯牛奶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被譽為“白色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牛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鈣、磷、鐵、鋅、銅、錳、鉬。 最難得的是,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于鈣的吸收。 四、動 1、涌泉穴 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溫暖。 腳上的涌泉穴,是人體的一個“暖氣”開關,是養生防病的要穴,尤其適合腎虛、怕冷、體乏、精神不振的老年人。 位置:位于足心,在足底前1/3凹陷處。 方法:每天用雙腳掌對搓,或用右手搓左腳,左手搓右腳,堅持按摩可使精力旺盛,體質增強,提高御寒能力。 2、轉眼 肝開竅于目,所以,保護眼睛健康,也有助于肝臟健康。 保持頭部不動,轉動眼球,轉動5圈后,再從反方向轉動5圈。 3、拍手 拍手,能激活心臟的保護神:心包經和心經,使心血充盈,瀉除心火,加速身體毒素的代謝,還可以防治胸悶胸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