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家里有煙火氣,比什么都治愈 但如果煙火氣過重是讓人很尷尬的 有人說廚房是家的靈魂 但濕噠噠亂糟糟的靈魂讓人懼怕 久而久之做飯也變成不愉快的事 想想這些可怕的場景 水槽外濺的水漬、粘膩惡心的下水口 臺面黑漆漆的油污、無處安放的小家電 OMG!簡直不能忍! 到現在為止,小編見過的裝修案例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關于廚房,好看的其實挺多,但是真正做到好看又實用的廚房卻少之又少…… 作為一個廚房的靈魂,櫥柜直接決定了廚房好不好用。對于愛下廚的小伙伴來說,如果櫥柜設計不合理,做菜不順手,動線不合理,連研究新菜的心情都大打折扣。 那么如何才能打造出一個既有顏值又很實用,讓人充滿做飯欲望的廚房呢? 01 動線流暢 做飯是否方便最主要的就是櫥柜的動線是否合理。 我們常見的櫥柜動線有一字型、雙線型、L型和U型四種,但不管是哪一種,都要考慮做菜的順序 ——從冰箱拿食材、水槽洗菜、切菜備菜、炒菜、起鍋裝盤,這個動線越流暢越好,減少不必要的走動。 一字型:適合比較窄廚房,但這種布局用起來不太順手,因為做菜不是一條線操作,中間穿插著接水、拿菜、洗刀洗勺子等,需要來回走動。 雙線型:適合一面是廚房門一面是陽臺門的廚房,中間是個通道。這個對廚房的寬度有要求,圍合式的布局可以縮短來回走動的距離,轉身就能洗切炒菜。 L型:中小戶型廚房最常見的一種布局,和雙線型相比,轉角的空間也利用起來。冰箱建議放在水槽旁,食材拿出來可以直接清洗,動線更流暢。 U型:大廚房推薦這種布局,儲物空間多,操作臺面寬,有足夠的彎腰和轉身空間,能容納多人操作。但和L型相比,多了一個轉角,很容易形成雞肋空間,要合理設計。 02 高度合適 不管是地柜還是吊柜,都需要一個合理的高度。這個需要根據下廚人的身高來設計,吊柜太低,個高的人容易碰到柜子;吊柜太高,個矮的人又夠不著。地柜的設計也是如此。 櫥柜參考尺寸: 吊柜的尺寸標準:一般情況下,高度在50~60cm之間最佳,與地面的距離在145cm~150cm之間,這個高度適合大部分人的身高,可以很方便拿放柜子里的東西。 地柜高度的一般標準:身高165以下,地柜高度80cm;身高165以上,地柜高度85cm。注意灶臺本身有高度,比操作臺降低7~10cm左右,炒菜的姿勢才是最舒服的。 臺面參考尺寸: 臺面的尺寸標準:一般高度為80cm,也要考慮下廚人的身高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公式來計算合理的高度。 公式1:身高的二分之一+(5-10cm),例如165cm高的人,臺面的高度為:82.5+5=87.5,理想的高度為90cm。 公式2:身高*0.54,例如165cm高的人,臺面的高度為:165*0.54=89.1,理想的高度為90cm。 03 內部布局合理 根據人體功能學原理,一般操作區左上位置的墻柜設計向左雙開門;操作區右上位置的墻柜設計向右單開門,這樣拉門比較順手。 地柜布局設計 地柜盡量設計大小、薄厚組合抽屜,第一層設計薄抽屜,放置零碎的小餐具。碗筷等餐具平鋪式分類收納,東西一目了然,俯身拿取更方便,不用蹲下身翻找。 水槽區域不要做抽屜,預留插座為凈水設備、小廚寶、垃圾處理器留出空間,然后在空余的地方用輔助工具,如伸縮置物架,把不規則的拐角空間利用起來。櫥柜的轉角處可以設計旋轉拉籃或者轉角抽屜來解決雞肋空間,顏值高又實用。 吊柜布局設計 吊柜的不方便之處在于太高,拿取不方便,可以分層設計,上下兩層柜門,或是開放式隔板+吊柜組合。 想要增加收納空間的,可以設計這樣的傾斜式吊柜。 墻面設計 吊柜和地柜中間的墻面空間也要利用上,L型轉角處裝上小柜門,把小電器都藏起來。 水槽或是備菜區上方裝上掛桿或隔板,用掛鉤來收納各種抹布、擦手布、道具、鍋鏟。 如果家里空間足夠,還可以直接做個立柜,完美解決廚房各種收納,解放操作臺面。 別小看了這些細節哦~一個實用好看的廚房能讓我們做飯的心情美美噠,好心情做出來的食物才更加美味。 “廚房本身可以不大,但做美食的心一定要撐滿整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