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燕過流聲 悟百味人生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每 晚 讓我の聲音 GOOD NIGHT SWEET DREAMS 荷,我習慣稱其蓮。蓮葉荷花,自古入詩入畫,名句佳作,層出不窮,廣為流傳,經久成典,讀來朗朗上口,觀之賞心悅目。 荷花雖是越南印度之國花,但在我國,種植之早分布之廣堪稱世界之最,史書記載西周便有種植。碧蓮藕花,最北落戶黑龍江,在江南河道淤灘與山岔泥塘隨處可見,清新脫俗。 周敦頤與世無爭,借荷抒懷,灑脫隨性地道出“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楊萬里炎炎烈日,乍見荷花,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大氣吟哦,也留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特寫神來之筆。 八大山人,明朝皇室的后裔,生不逢時,叫他抑郁,讓他癲狂。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他選擇了別樣人生,畢生傾心荷花水鳥,創作的丹青墨寶,名震一時,流芳百世,如今珍藏在多地博物館,抒寫了荷花繪畫藝術的傳奇。 一代國畫宗師張大千,所畫荷花,驚艷到人的內心深處,特別是《荷花圖》,兩片荷葉,濃淡相宜,數朵白蓮,或含苞,或綻放,生機勃勃,構思用筆意境皆是登峰造極之作,實為畫壇一絕,贈予偉大領袖毛主席,寓其高尚人格,象征國之興旺,匠心獨運,美妙致極。 寫荷畫荷的上乘之作舉不勝舉,寫荷得靠才情,畫荷要顯氣格,一切都源自賞荷的胸懷,氣度與坦然。我不及名家大腕的才情與氣格,但我可有我的任性,偏愛在微雨清風時,靜賞一塘淺水碧荷。 荷葉蓮花,蓮子蓮蓬,我最愛沐浴微雨的碧荷,大概是源于小時候的那次癡迷吧。 依稀記得很小的時候,父親在家為三哥開小灶講授《江南》,其中“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深深吸引了我,聽得入神,仿若自己變成那小小魚兒,自由俏皮,在荷葉叢中笑逐顏開。這般歡快的記憶,伴我慢慢長大,至今我仍執意那串記憶的珍珠是得滿塘荷葉的成全,每見碧荷,總會肅然起敬。清風微雨,觸碰荷池,如無數銀線跳蕩,即便無魚,也給人一種歡快之感,身處那般情境,怎一個樂字了得。 幼時這份美好的留存,讓我一生追念,在歲月的長河里,多了一份守望,守望心中那片似曾相識的風景。 村頭V型塘,山體掩映下的塘尾,難得陽光鋪照,卻是一口清水荷塘,平日如沉寂的明星,只有到了夏天,芙蓉出水才顯其固有的天生麗質,蓮花稀稀落落,倒是一塘圓圓綠綠的荷葉,如小傘般呵護,共舞一季歡愉。 有一次天下著小雨,雨吻水面,輕擊起一個個音符,配以歌詞聲樂,絕對不亞于方文山的《聽見下雨的聲音》,跟其旋律翩翩起舞,肯定能驚起一灘鷗鷺,我停下腳步,挽起褲腿,情不自禁探腿下去,可沒走兩步,被淤泥淹至膝蓋,真乃“可遠觀而不敢褻玩焉”,退坐荷塘邊,雨打荷葉,細密雨絲潤濕的荷葉,越發青綠逼人眼,暫且閉上,清風拂過,送來淡淡馨香,舒爽宜人,一切剛剛好!定眼看荷,葉上雨水,凝成水珠,有的靜美如寶石,有的隨意滑行,滴落荷池,像戀人離別時撒嬌的淚,使小性子的可愛,惹人更生愛意,纏纏綿綿,有了永不放下的牽掛。 大二時,我與同桌去另一室友的家,為了增添途中趣味,我們一致同意在鄰縣下火車,翻山越嶺邊走邊玩挺進梅塘。正是初夏的日子,深山幽蘭留有余香,樹上甜果引人尋尋覓覓,我們轉了又轉,挨了又挨,夜幕比我們預想的提早降臨,沒有一絲月光,水德星君偷著樂呢,一聲招呼,雷神風神隨聲應和,趁黑挑戰我們,不過神有神的仁慈,只是微風細雨一場。我們好像走過晨霧,濕潤潤的頭發,柔嫩的臉頰,耳目清醒,腳下生風,說要連夜趕到室友家,室友總覺不安,最終帶我們在她小學同學家借宿歇歇腳,第二天一大早起來,門前有荷塘,夜雨過后,碧荷如洗,我收獲滿眼新綠。此境此景,是我記憶珍品的他鄉再版,尤為親切,興奮得一時語塞,斗膽借詩仙的才氣“江南風景秀,最憶在碧蓮”,套得一句“江南風景秀,最美在綠荷”略表我心中的歡喜與禮贊。 如今家鄉致力綠色旅游,城里鄉下滿目勝景,碧荷蓮花是奉獻給夏季到訪者的最佳盛宴,當下,牌樓北灣百畝荷花競相開放,西海荷灣已開業迎八方游人,喜靜者賞荷,好動者攀巖,任人看,任人嗨。而我時常在雨露清晨,一個人悄悄走近新居旁的半畝荷塘,坐在植物長廊里,吹吹風,消消夏,靜靜心,發發呆,斜風細雨不須歸,唯愿化作荷上水珠一滴,或靜默不動,或嬌妮打滾,任意在荷葉母親的懷里聽其溫聲細語,可近兩年來,越發感覺這已成人生難以為繼的奢望…… 心有碧荷千千結,自兒時起,最愛微雨清風一塘荷,心頭意念,人生情思,有輕愁,有清歡,有如微雨遇綠荷,以清風為介,悄無聲息地劃過。人生如荷且從容,過去的就讓它過去,該來的就讓它來吧,一切的一切,坦然受之,才配得上一生愛荷親荷,敬荷之生機勃勃。 文章來源:劉央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八水中芙蓉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