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世界經典人文史地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先祖們在這片古色古香的華夏大地上,創造出了一系列令人震撼至極的古老東方文化。衡量一個國家歷史久遠的重要指標之一,便是該國博物館內館藏文物數量的多少。而博物館內大部分的文物都出自地下古墓,因此一個國家古墓的多與少成為了判別其文明程度的關鍵參數。一提到古墓,大家腦海中都會想到考古史上不少的名墓,比如馬王堆漢墓、中山靖王陵墓等。 ![]() 國際考古學界曾一致公認世界三大古墓分別為埃及的圖坦卡蒙墓、湖北隨州的曾侯乙戰國墓以及長沙馬王堆漢墓,雖然世界前三大古墓有兩座位于我國,但第一名卻是來自古埃及的著名法老圖坦卡蒙的王陵。至于是不是掌控著國際考古學界話語權的西方學者帶著有色眼鏡在瞎評,我們自然不得而知,但就小編來看,曾侯乙大墓無論在墓室的喪葬規模還是出土文物的價值程度上,均要完爆圖坦卡蒙墓。 ![]() 上世紀70年代,土地整改運動風行全國,曾侯乙墓就是這樣被隨州當地勞作取土的農民給發現的,隨后在考古隊的搶救性挖掘下,一座220平方米的大型豪華陵墓破土而出。 當考古隊進入墓室后,宛若到了一間富麗堂皇的地下王宮,整個槨室由底板、墻板、蓋板共171根巨型長方木鋪墊壘迭而成,使用成材楠木達500立方米。而入殮曾侯乙本人的墓棺則是一具有內外兩層的金絲楠木豪華棺槨,頂部棺蓋上分布著12個銅鈕,棺蓋青銅框架由2根縱梁和4根橫梁卯榫接合而成。這不僅遠勝過圖坦卡蒙的墓棺,在整個考古史上都是舉世無雙的國寶級棺槨。 ![]() 此外,令考古隊感到震驚的是曾侯乙墓棺旁還圍著21具彩繪陪棺,打開一看,里邊分別躺著一具十六到二十四歲的少女尸骸。看得出來,戰國時期的王侯都是以跟人殉合葬的方式入殮,非常的殘酷。 曾侯乙大墓中,除了墓棺比較特殊外,更是出土了各類青銅器、漆器、陶器以及金玉器等上萬件珍貴的古文物,其中就有三件跟墓棺一樣是考古史上的孤品文物,堪稱是頂級國寶! ![]() 考古隊在墓內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冰箱“青銅冰鑒”,它制作和雕刻的工藝極為精湛,里邊有專門的盛放冰塊的隔層,為戰國貴族王侯儲藏食物的奢侈家居。另外還有一件青銅尊盤,它采用了失蠟法進行鏤空精雕,上邊的夔龍和蟠虺被臨摹得栩栩如生,是古代上流社會款待賓客的酒尊。最后值得一說的就是寫進了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全套青銅編鐘,其磬架之精美、磬塊之眾多、編懸之明確、配件之完備,在考古發現的樂器中獨一無二。因此這樣看來,曾侯乙墓中僅以上這四件頂級古文物,便讓古埃及法老王陵無法招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