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能夠和諧相處的實質,其實都是建立在某些利益之上的。雖然有些人并不情愿承認這種說法,可是這就是一種最真實的人際交往原則。 無論是情感上的利益,還是經濟物質上的利益,總之人們能夠得以維系的關系,都離不開利益。 最初讓兩個陌生人能夠建立某些必要聯系的,一定是一方對另一方有好感,或者是說她尊重他,能夠讓他放下心里的防備。 這種簡單的需要,未嘗不是一種需求和利益。 人們總喜歡一段比較純粹的感情,而不希望摻雜過度的利益,所以我們會發現人們通常習慣于將感情無限的放大化,潛意識里更希望這段感情是簡單而真摯的。 可是當我們深一步的去研究發現,不論是任何一種關系,其實都是存在利益的。 婚姻更是如此,兩個人不僅僅是依據于情感而相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段感情如果不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夫妻之間不管多恩愛,感情也會變淡。 為什么有些人明明情感破裂了,但是依舊不離婚,而是習慣于在殘破的婚姻里尋找希望? 調查發現在一些新人剛剛步入婚姻的前幾年里是最容易提出離婚的,這個階段的離婚率更是普遍的高。 因為這個時候,他們不僅僅是情感上出現了問題,而是由于他們并沒有一個相對穩固的利益基礎。 相反,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年時期的時候,婚姻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但是這個時候的離婚率卻比之前是要低得多,這是因為夫妻在長期生活的過程中,已經建立了某些利益的需求。 不管任何一方的離開,都會各自造成利益的損害,所以人們很懂得去權衡這里的利弊。即便兩個人已經沒有了曾經親密的關系,可是他們還是選擇去維系整個家庭的正常運轉,以保證個人利益不受損害。 這就好比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沉沒成本”,你的成本投入的越多,那么你所受的羈絆也就越多。 婚姻是具有社會性的,兩個人不管是感情有多深厚,其實在某些階段都會因為一些細小的矛盾影響各自的情緒。 相比較于物質而言,其實情感是脆弱的,我們之所以能夠傾其所有的精力去維護好自己的婚姻,關愛自己的另一半,其實是因為相互之間建立的某些利益基礎。 演員袁詠儀曾經在節目中說到,要想對方一直愛你,一定要成為別人無法替代的。這里包含著情感,更包含著利益,而這個利益就是你自身存在的價值。 婚姻并不是單一的情感模式,而是復雜的結構體,這摻雜著各種各樣的利益關系。 我們要想建立一段穩定的婚姻關系,究竟該怎么做呢?一、維系夫妻親密度。夫妻關系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長期來維系彼此之間的親密度,所以要及時的溝通。 二、下一代的牽絆。當一對新人建立了婚姻之后,都會去生養下一代。這不僅僅是愛的結晶,更是一種對相互之間的牽絆,可以穩固婚姻,使得兩個人之間的紐帶更加的牢固。 三、人際關系上的溝通?;橐鲫P系是一個大家庭,這包含著各自雙方的親友,所以說這個范圍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 作為妻子也好,丈夫也好,不僅僅要處理好每一個人際關系,并且能夠為對方做一些付出,孝順彼此的父母。 我們所說的以上三種做法,其實都是存在著某些利益的,但是他們卻能夠讓我們的婚姻關系更加的牢固,夫妻之間的關系也能夠更加恩愛。 參考資料:《婚姻心理學》、《烏合之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