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白領?我都搞不清自己是什么‘領’?!彼戳丝创┰谏砩系碾姎馑{襯衫,笑了。 他是金德華,上海電氣旗下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鍋”)的設備能源部副部長。 他穿上工作服,拿起螺絲刀,走進車間,是個出色的維修電工和高級技師,是個不折不扣的高級藍領。他打開計算機,敲起代碼,尋找BUG,又變成了能給各種電氣裝備“做手術”的高級工程師,是個如假包換的IT白領…… 這也難怪,藍領?白領?自己也分不清。 金德華喜歡和機器相處。就像年輕人迷戀游戲,老年人熱衷廣場舞,金德華和機器在一起的時候,總能感到愉悅、踏實、安心。在他眼里,機器冰冷,只是因為沒人懂它。只要你掌握了它們的語言,給出正確的指令,機器一定會給予你豐厚的回報。 對機器的癡迷激起了金德華無限的求知欲。同濟大學電氣技術學士學位,上海交通大學工程碩士學位,德國、美國、中國香港等多地學習培訓,這些經歷讓他如虎添翼,成為理論與實踐兩手都硬的技術專家。98年獲得高級工程師職稱,7年后獲得高級技師資格證書,他成了廠里的傳奇,被大家稱為電氣“雙師”。 厚積薄發顯功力 前些年,意大利進口的4米卷板機因控制系統老化,經常報廢鋼板,報廢一塊就是十幾萬的損失。 “這個燒錢的外國家伙得動動‘手術’?!苯鸬氯A投入到設備的改進中。通過分析控制原理、解讀工藝參數,金德華重新構建了復雜的數學模型,設計了新的控制系統。之后,他又簡化系統構成,編制控制軟件,增添新功能……通過一系列精密地調整,他一舉解決了卷板不均衡問題,使設備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節約質量成本百萬余元。 金德華為進口設備做“手術”越來越有經驗,在工廠承制1000MW超臨界火電機組時,蛇形管生產線成了技術瓶頸。他臨危受命,針對公司現有的三條蛇形管生產線,他重新設計了電氣控制系統,改進了相關的機械結構。經過反復試驗,新的生產線生產效率提高了近30%,每年產值提高數千萬元。 如今,上鍋有“精稀”設備和進口設備多達二十余臺。這些由外國人提供的設備動輒數千萬元,結構精密,控制復雜,由外方改造時耗時耗力耗資源。現在,經金德華改造的一臺臺設備,比純進口的更好用,更可靠,而改造費僅為外商報價的20%。 做個精明的“呆板人 ” “腦子活絡”是上海師傅的精明,“一板一眼”是德國工人的嚴謹。金德華在德培訓期間,感受到了“工匠”和“工人”的差別。 從剛開始私下議論,這些德國人干活怎么有點“呆”,不懂變通,明明有捷徑,卻偏偏按老套路做。到回國后反省,重新審視“活絡人”的工作狀態,悟出“呆”有“呆”的妙處,按一個規程,一個標準,技術就不會變形。慢慢地,金德華在自己身上,雕刻出了匠人的符號。 “今天我們并不缺乏‘工匠’苗子。有不少好苗子或流失,或上不了層次,不是因為不聰明,而是因為腦子太活絡。”金德華說,“真正的工匠不僅想干事、能干事,更能沉下心來干事,鉆進去干事。” 如今,金德華已經變成了“三師”。2006年,金德華被聘為上海電氣集團首席技師。同年,成立了“金德華電工技術工作室”。2013年,金德華工作室被授予“國家級大師工作室”。在他的主持下,工作室在設備維修、疑難技術問題診斷、合理化建議及設備改造等方面承擔了大量工作,先后完成了大小攻關課題二十余項。 不變的誠心和匠心 回憶年少時,金德華當年中專畢業走進上鍋,心中只有一個信條:“不能落于人后?!边@種上進心伴隨他一路走來,他對自己始終高標準、嚴要求,從未有過一天懈怠。 閑暇時光,金德華也投入在工作中。遇到長假,同事朋友四處旅行,在朋友圈曬美圖,曬靚娃,曬美食。金德華并不眼饞,他精打細算地過著自己的假期。閱讀專業書籍書刊,推敲手頭項目方案,做技術前瞻性學習。平時,他看到國外或同行推出一些新技術,即使廠里暫時用不到,他也會抽空先摸索起來。 正是這種孜孜不倦的勁頭讓他從一名普通的中專畢業生成長為上海電氣杰出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 金德華一直堅信,工匠不僅要用心做事,還要靜心做人。盡管環境在變,機型在變,周遭的事物在變,唯有金德華誠心和匠心從來沒有變。 |
|
來自: 阿明哥哥資料區 > 《2.上海電氣.科協.部市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