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人民畫報》元月刊罕見地以人物為封面,上一次這本藝術類權威刊物以人物為封面,是齊白石。而這一次的封面,竟然是一個年僅六歲的小屁孩,他手持毛筆抬頭,一臉童真地含笑仰望著什么。這個繼齊白石之后成為權威美術期刊人物封面的孩子,名叫譚文西,當時,他被畫壇譽為天才神童畫家。 △譚文西封面照 其父譚崢嶸也是有名的藝術家,在其父嚴加管教之下,五歲那年他以一副山水畫作拿下國際金獎,次年便成為繼齊白石之后榮登《人民畫報》的封面人物,譚文西三個字早早地響徹華夏藝術界。連國際繪畫大師大衛·霍克尼都慕名而來,在桂林見到譚文西后他驚喜地連連稱贊,十歲時,他畫的一幅《貓》(圖六)被制作成郵票在全球發行,譚文西也一躍成為聞名世界的神童天才畫家。 △譚文西主演電影 除開《自然之子》之外,早在他七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一部《漓江畫童》讓譚文西譽滿全國。驕傲是人類的天性,如果說在如此之多的榮譽環繞下一個孩子能始終保持“勝不驕”的心態,那他一定是真正的神而不是“神童”了,可惜譚文西并不是真正的神,他只是個孩子。他并不覺得自己“飄”起來了,但在父親譚崢嶸眼中自己的兒子“飄”了,他甚至嚴令兒子每天必須畫下數十幅小構圖,也會用細枝藤條讓譚文西嘗嘗皮肉之苦,對于一個傳統的父親而言他遵循著“嚴父出孝子”以及“不打不成器”的傳統教育理念。 隨之而來的便是神童天才的叛逆。譚文西開始留著長長的發型,開始離家出走,因為他對父親的態度不服:人家都說我是天才,就你說我不行……他逐漸在長大,在長大中同樣跌跌撞撞吃到不比庸人少的苦頭,圍繞在身邊的那些榮譽開始慢慢淡去,直到十六七歲他才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應該去讀一所好美院,認認真真讓自己的天賦成為真正的才能。但他連續多年落榜,因為他的文化實在太差,從前在那些掌聲和贊譽中他失去了打好文化基礎的機會。 △如今的譚文西 譚文西花了四年時間才終于考試一所著名美院,但在考入之后才半年他便遭遇了一次意外——他騎著一輛摩托沖向了隔離帶,造成的后果是他半身粉碎,盡管撿回來半條命但落下了嚴重的殘疾,這一年他已經二十三歲。等他他出院的時候,一邊手腳再也無法像正常人一樣使用,美院的學業也已經耽擱得一干二凈。那次意外將譚文西從輝煌的人生高高拋下…… 如今譚文西已經四十六歲了,他不再畫畫,他開了個小畫室教孩子們畫畫。就和每一天在這世間為生活奔波勞苦的俗人一樣,這個曾經的天才畫家,如今還在為女兒幾百元一節的課外輔導學費發愁。 |
|